辛棄疾:我從來都不是一個詞人!

辛棄疾:我從來都不是一個詞人!

文/琳琅

1140年,南宋紹興十年,金天眷三年,靖康之恥已經過去了十多年,北方及中原也早已落入金人之手;

這年,金人再次背盟南侵,而以岳飛、韓世忠為首宋軍反守為攻、連戰連捷,兵鋒北上中原,失地紛紛收復,中原百姓翹首以盼,大有光復之兆;

豈料臨安竟連下十二道金牌急招岳飛班師,岳飛無奈撤軍,中原百姓哭聲震野,故國復興無望......

而就在此年,齊魯之地,濟南府近,一名男嬰呱呱墜地,家人早在出生前就給愛子取好了名字——棄疾

寄託了全家的希望,盼他以後能像封狼居胥的霍去病一樣,驅逐韃虜,立不世之功

若干年後,他將以自己的方式,將名字濃墨重彩的留在史書之中,

他就是——辛棄疾

武藝高強的熱血少年

年少的辛棄疾生的高大威猛,天生習武的好苗子,十八般兵器使得樣樣嫻熟,未及弱冠就已名揚齊魯;

跟武藝一同出名的還有他壯懷激烈的詩詞才氣,遠近的無論豪傑才子無不稱讚......

1161年 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下侵宋、江淮之地烽煙再起;

中原腹地兵防空虛,而齊魯百姓久受金人壓迫,也紛紛躍躍欲起;

祖父辛贊將辛棄疾召到身前:

“孩兒可知為何給你取名叫‘棄疾’?”

“祖父想讓孩兒像霍去病一樣,驅逐胡虜,衛我家國!”

“沒錯,你也已經二十有一了,霍去病像你這麼大時,已經領兵漠北,封狼居胥了,你也是時候去實現自己的報復了!”

辛贊雖是金國官吏,卻始終心念舊國,

這年他看時機成熟,便散家財、招豪傑,將義旗交到了辛棄疾手中;

山東百姓久處金兵肆虐之中,恰逢良機,眾心思變,21歲的辛棄疾很快拉就起了一支2000餘人的起義隊伍;

辛棄疾自然深知團結力量的重要性,於是他第一時間就帶人投奔了山東最大的義軍首領——耿京;

耿京十分喜愛辛棄疾的文采,命他為掌管文書的掌書記,卻不讓他過問軍事;這不禁讓自幼習武、熟讀兵書的辛棄疾感到有些鬱悶;

上天眷顧,沒多久 辛棄疾就迎來了他人生中第一次的發光出彩的機會:

當初一起跟辛棄疾拉扯義軍有個叫義端的和尚,是山東頗有名氣的匪僧,吃肉喝酒殺人,想著通過造反來發筆橫財,後來發現造反沒有當叛徒來錢快;

重金之下 義端偷走義軍的帥印,準備獻給金國朝廷。

辛棄疾聽聞後,怒不可遏,當即單人匹馬追了過去,風馳電掣、草木飛揚...

數日之後,義軍大營,渾身是血的辛棄疾當著滿營將士的面,將兩樣東西擲在了地上,一樣是沾滿鮮血的帥印,另一樣惡僧義端的頭顱......

義端武功高強,叛逃時也帶著十數名心腹,而眼前這個渾身是血的少年居然單槍匹馬便摘了其首級,該是何等的勇武!

在場將領無不側目驚歎,而士兵們則爆發了震耳欲聾的歡呼,軍心大振!為首的耿京更是喜得嘴角都趔到了天上去,連連點頭,手心拍的通紅;

是啊,得此文武雙全的良將,如何能不喜...

千軍萬馬取人首級的絕世猛將

文韜武略的辛棄疾

以驚人的速度在義軍中展露頭角

運籌帷幄可當軍師之才

衝鋒陷陣不乏猛將之勇

星移物換、局勢斗轉,金軍於採石磯遭逢大敗,君臣內訌,金主完顏亮橫死瓜州前線,一時間金國上下動盪不安;

臨此大變,辛棄疾當即自薦南下聯絡宋廷,趁此良機,南北相應,一舉擊潰金國,光復中原;

耿京同意了,辛棄疾立刻只帶著賈瑞幾名隨從匆匆南下,一路過關斬將,直穿刀兵正烈的江淮一線,到達建康(南京)行營;

慷慨激昂,痛陳利弊,辛棄疾的一番縱橫捭闔的演講讓建康的官員開了眼界:“北地竟有如此文武雙全之士!”

宋廷當即任命耿京為天平軍節度使,知東平府 兼節制京東、河北路忠義兵馬;

辛棄疾帶著委任狀,興而北上,這一刻他笑了,這是他這一生離夢想最近一次,復我中原,就在眼前......

然而命運卻跟辛棄疾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敵首完顏亮被叛將所殺,給了他光復中原的希望;

而上司耿京也被叛將所殺,又將他的希望擊碎成了粉末。

張安國

叛,殺耿帥(京),義軍四散。”

辛棄疾看過字條,心中氣血翻湧,目眥欲裂,指節攥的發白,連夜就要拔馬北上;

身邊賈瑞勸他:

“耿帥(京)已死,義軍已散,你現在回去還有什麼用?不如留在江南,以你的才能定能落場富貴,何苦還要北去送命?”

“耿帥於我有知遇之恩,不能為其報仇是為不忠;

當初隨我起事的一眾兄弟,捨棄他們獨求富貴,是為不義;

我辛棄疾頂天立地,難道要我做個不忠不義之人麼!”

辛棄疾當即又穿越烽火,北歸中原,聚集起50名兄弟,準備前往金軍大營截人。

“金軍大營足足有5萬兵馬,戒備森嚴,我們區區50人不是去送死麼?”

“5萬兵馬又如何,在我眼裡不過一群待宰的豬狗,我辛棄疾沒有十足的把握,又豈會叫兄弟們陪死。”

他們看著辛棄疾的雙眼,那是到從未感受過的堅定和踏實,

“好!我們就一起轟轟烈烈的幹票大的!”

流星飛火、戴月馳騁,狼奔六百里直抵濟州金軍大營;

那晚,天降大雨,電閃雷鳴,雨滴如幕如簾澆落下來,辛棄疾等人快馬來襲,人借雨勢,雷壯軍威,一道電光閃過,抬眼間,辛棄疾已快馬殺入營門!

人馬俱威,頭帶面具,獠牙猙獰,配以雷聲轟響、電光霹靂,如猛鬼撕出地獄,金兵皆畏之如怪,肝膽俱裂、伏地哭喊者無數。

五十人化作一柄利刃,割肉剔骨般直刺中軍大帳,金兵有阻擋者皆人仰馬翻,死傷甚重。

辛棄疾縱馬撕開軍帳,見半披著戰甲的張安國,身旁還有數名金兵護衛,大吼道:叛賊受死!

手中長槍揮轉如飛,一陣血霧之中將金兵性命輕鬆收割,張安國嚇得魂飛魄散,跪地求饒,高大的辛棄疾如抓小雞般將其拎上馬背,揚長而去。

天亮之後,只留下殘碎的屍體和狼藉滿地的金軍大營,彷彿地獄鬼怪來過一般,金兵一度談之色變。

辛棄疾一路押著叛賊南下,沿途還收集了上萬名散落的義軍;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籙,漢箭朝飛金僕姑。 ———— 《鷓鴣天》

就這樣,壓著叛賊、帶著義軍的辛棄疾過淮渡江、殺出重圍,來到臨安,南宋當廷還為這一萬名義軍組織了收編儀式...

臨安 東市菜市口 監斬官大聲吼道:這就是通敵叛國的下場!

說罷,儈子手刀鋒閃過,張安國的頭顱滑落當場

刑場旁的辛棄疾,仰天北望,熱淚盈眶;

“仇雖已報!可克復中原的良機 何日才能再有?”

......

將戰場血性帶進官場的鐵血州官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