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探訪中國“高考工廠”:高考臨近 考生充滿信心

據日本《東京新聞》5月31日報道,下午5點,結束完模擬考試的學生走出毛坦廠中學。校門外是拿著飯盒等待孩子的母親們。學生們就地狼吞虎嚥地吃飯。從下午放學到晚自習開始,中間有30分鐘時間。

他是一年前從距毛坦廠鎮140公里的霍邱縣轉學來的。他對高考充滿信心地說:“我一直很努力。我受到了朋友的激勵,一年來進步很大。”

報道稱,毛坦廠中學高考錄取率達90%。根據課程表安排,從早上6點半到晚上10點50分都是學生上課時間。

報道稱,考試合格率提升後,這所學校的口碑提高,其他村莊的學生也紛紛來此就學。

中國每年高考生超過900萬人。政府連續五年新增1300萬個就業崗位,也是為了給每年的畢業生就業機會。

19歲的復讀生李長順希望到大學學習物理專業。當被問到“你覺得考試痛苦嗎?”,長順立刻搖頭說:“高考是改變人生的重要一步。”(編譯/馬曉雲)

日媒探訪中國“高考工廠”:高考臨近 考生充滿信心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延伸閱讀】暖心信訪, 圓孩子一個高考夢

“親愛的叔叔阿姨,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向你們報告,我的戶口問題已經解決,感謝你們對我的關心關愛。”不久前,國家信訪局的辦信人員收到一封來自河南省某縣高中生小雪(化名)的感謝信,讀到來信的內容,辦信司的工作人員心裡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

這封信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原來在2017年5月的時候,高二學生小雪來信反映,其與哥哥戶口被註銷,影響其註冊學籍,無法參加高考,希望有關部門幫助其解決戶口問題。

這封信很快就轉到小雪居住的A縣所在某市。時任市領導作出批示,要求主動包案,迅速安排化解。經查,小雪父親系B縣人,母親系C縣人,兩人長期在A縣某鎮生活。由於小雪兄妹二人屬非婚生子女而無法取得出生證明,導致不能辦理戶籍手續,於是就在兄妹倆將要上小學時,父親出具虛假材料,將二人戶口落到現居住地。可是到了2014年,經派出所核查,發現了其中的材料作假,遂將兄妹倆戶口註銷。

戶籍被註銷後,還在讀書的孩子該如何參加高考就成了一個大問題。“絕不能讓悲劇重演。”當該市相關領導瞭解到小雪哥哥正是因為戶口問題不能參加高考而早早輟學時,表示不能讓小雪失去接受教育的權利,要求儘快解決小雪的戶口問題。不久後,河南省公安廳制定下發《關於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通知》,這個文件的出臺終於給兩兄妹隨父母落戶開了政策上的綠燈。

然而問題又接踵而至:小雪家的戶籍問題又涉及A、B、C三個縣,但是因父母無合法婚姻手續,其父無法把兩兄妹戶口落到父親原籍B縣,而母親由於多年前離家出走,C縣的戶口已被註銷,孃家也不同意兩兄妹在老家補錄戶口。怎麼辦?該市市縣兩級公安局又多次召開會議研究解決方案,經過多部門的共同努力,最終A縣居住地派出所按戶口政策規定給兄妹二人辦理了入戶手續。

(2018-05-30 09:38:28)

【延伸閱讀】探訪安徽毛坦廠中學 高考臨近陪讀家長比孩子還緊張

日媒探訪中國“高考工廠”:高考臨近 考生充滿信心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毛坦廠中學的大門口,家長給孩子們送飯。

高考臨近,錢報探訪毛坦廠

這個位於大別山深處的超級中學,常年保持2萬多在校學生,被稱為“亞洲最大高考工廠”

快要高考了,陪讀家長們比孩子還緊張,連廣場舞都沒心思跳,忙著燒紅燒肉給孩子補補

再過一週,被外界稱為“亞洲最大高考工廠”的安徽六安毛坦廠中學,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的高考季。

這座在校學生常年保持在兩萬多人的超級中學,近年來一直都演繹著高考神話——不僅送考人數保持在萬人以上,此前四年間,本科上線人數也接連突破萬人大關。

而在高考成績背後,則是外界對其教育模式的質疑。

位於大別山深處的毛坦廠鎮,因這所中學催生出特殊社會生態。從陪讀家長的生活點滴、商業形態乃至發展趨勢,無不因高考而轉;從這所中學走出去的學生們,亦對極為嚴苛的學習狀態詬贊各異。

各人都有自己的辛酸

毛坦廠的下午是寂靜的,靜得連風都不敢發出一絲聲音。浸堰村油坊街村民組20號的出租房內,方慧和其他幾個陪讀媽媽在摸牌。旁邊的平房裡,71歲的吉芳正奮力壓著井水,替孫子刷球鞋。

今年過年隨孫子回來後,吉芳再沒回過老家。老伴身體不好,她挺牽掛。吉芳不識字,在老家種地,識字沒啥大用。她現在能做的,是幫孫子洗衣、做飯,孫子說一句“奶奶你也吃啊”,吉芳能高興半天。

毛坦廠是個濃縮社會,各人的貧富辛酸一目瞭然。有老人80多歲還在陪讀,有人擠在住了28戶的四合院,有人同時帶著還上小學的孩子。

他們圍著子女的三餐打轉

對於毛坦廠幾乎所有的陪讀家長來說,三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事。他們的一天通常是從早上5點開始的,孩子6點10分前要到校,他們得估摸時間,給孩子做好早飯:既要吃得飽、有營養,又不能太燙,這樣才能讓孩子多睡5分鐘。子女到校後,毛坦廠唯一的菜市場被擠得水洩不通。大樹下,當地的農民挑來新鮮的土菜,家長們挑挑揀揀。

“我的紅燒肉怎麼顏色不如你們的?”一個陪讀媽媽鏟了幾下鍋底,有些發愁。接近午餐時分,油坊街17號的七八個灶頭裡都燒的紅燒肉,空氣中瀰漫著脂肪和焦糖的香氣,“快考試了,給孩子補補。”一個家長說。

5月16日,氣溫忽然升到35攝氏度。這天中午,方慧的兒子王鼎沒吃多少,說天氣熱沒胃口,想吃涼麵。下午5點,同屋的家長招呼她一起上街,方慧拒絕了:“面泡在湯裡久了就不好吃了!”三分鐘後,方慧像聽到衝鋒號角,快步走到小吃攤,花5塊錢買了一碗涼麵。

另一些住得遠的家長,則成了“送飯大軍”。每天中午和傍晚,他們提前來到學校各個門口守著。張娜一手拎著保溫飯盒,一手提著板凳,腋下還夾著一把蒲扇,沿著曲折的田間小路,快步走向15分鐘路程開外的東門,這裡離女兒所在的“復讀樓”最近。

一邊陪讀一邊打工

對於方慧來說,孩子吃好晚餐,這一天最重要的事情結束了。黃昏時,幾個“毛友”叫她一同去跳廣場舞。方慧拒絕了,“快考試了,嘴上說不緊張,但沒心思跳了,”方慧獨自沿著河邊,漫無目的地走了幾圈。

黃昏也許是一天中,毛坦廠的陪讀家長最愜意的時間。她們呼朋引伴,三三兩兩出現在毛坦廠的街道上。還有人養了狗,小狗汪汪吠叫,歡快地穿行在人群中。廣場上跳舞的家長都有固定的舞伴,還有些人在鎮商業區新開的健身房揮汗如雨。

與此同時,胡仁榮像打仗一樣,匆匆扒了幾口飯,就換上灰色制服出門了。她趕著去街面上的服裝廠車衣服。這能為她帶來一個月千元左右的收入,差不多把房租抵扣掉。

一些媽媽們在街上的旗袍店試衣,挑選寓意“旗開得勝”的旗袍時,另一些媽媽和胡仁榮一樣,在高瓦數日光燈的光線下,踩著縫紉機。街上隨處可見短期招工小廣告,寫明“適合陪讀家長”。有數據說,整個毛坦廠中學的學生80%都是農村生源,家長們需要在陪讀同時兼顧生計。

高中3年花了20多萬元

中考結束,王鼎只考了400多分。那是個重點初中裡的重點班。方慧憤怒不已,她不止一次去網吧揪回沉迷遊戲的兒子。

30歲那年,中學文化、分配進國企上班的方慧下崗了。她不服輸,擺過小攤,也一天打過五六份工,最困難時還幫啤酒廠刷過瓶,手指都泡白了。憑著這股子勁頭,方慧有了份在縣城月入過萬的工作。

毛坦廠成了方慧和兒子的最後一根稻草。“依我們家的條件,他以後什麼都不做,也吃喝不愁,”方慧只擔心,兒子還這麼小,學壞怎麼辦。來毛坦廠那天,一家人開著車在鎮裡轉了個遍,也沒看到一間網吧,方慧滿意了。嚴苛而高強度的學習,讓兒子也根本沒空“瞎玩”。方慧也驚喜地看到,兒子堅持下來了,“我們壽縣來毛坦廠上學幾個,受不了就走了。”兒子上高三後,方慧索性把工作辭了,全心陪讀。現在,雖然兒子幾次的模擬考成績顯示只能考上二本學校,算下來,高中3年花了20多萬元,方慧卻覺得值得。

不同於外界對毛中“壓榨學生”的詬病,家長們普遍都對毛中的教學管理很滿意。也因此,他們並不介意學校的一些“非常”手段。“孩子吃不了苦,趁早不要送到這來,”有家長說。

臨走,我們打上一輛“三蹦子”去客運站,開車的是個中年女性,烈日下,帽子和墨鏡把她的臉遮得嚴嚴實實。

“是的,”她黝黑的臉上浮現一絲笑意,“快能回家了。”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2018-05-30 07:49:52)

【延伸閱讀】高考在即突發自發性氣胸 急診科醫生建議考生調整心態

日媒探訪中國“高考工廠”:高考臨近 考生充滿信心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急診科醫生為患者行胸腔閉式引流術後將其收住入院。 趙永峰 攝

(2018-05-29 10:17:48)

【延伸閱讀】高考倒計時10天 多地出招保障考試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28日電(冷昊陽)今天,距離2018年高考只剩下10天時間。每年的高考,關於考風考紀、高考安全的話題都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今年,各地又出臺了哪些舉措來保障高考安全?

日媒探訪中國“高考工廠”:高考臨近 考生充滿信心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相關部門三令五申 部署高考安全

早在今年3月,教育部就對高考安全工作做了部署。3月5日,教育部發布的《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出,集中開展淨化涉考網絡環境、打擊銷售作弊器材、淨化考點周邊環境、打擊替考作弊等專項行動。加強標準化考點管理,把好考場入口關,著力抓好考務實施和考場管理,確保考風考紀嚴明有序。

兩個月之後,高考安全問題再次被專門提及。5月8日,教育部會同國家教育統一考試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全面動員和部署2018年高考安全工作。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在會上指出,進一步強化部門協作機制,抓重點行動、重點群體、重點地區,出重拳懲治,形成打擊考試舞弊的高壓態勢。嚴把入場關、監考關、閱卷關、錄取關。

與之同時,公安部黨委委員、副部長侍俊也在會上要求,各地公安機關要堅持重拳出擊,加強網上巡查,開展重點整治,強化偵查打擊,嚴防嚴打涉考違法犯罪。要強化風險防控,加強考點周邊治安管理,營造良好的校園周邊環境。

而在距離高考不足半月的5月25日,教育部官網發佈消息,與各省(區、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簽訂了高考安全責任書。

責任書明確,各省(區、市)要健全高考工作管理責任制、責任追究制,完善有關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採取有力措施,確保高考安全、順利進行。

日媒探訪中國“高考工廠”:高考臨近 考生充滿信心

資料圖:2017年高考,技術人員在福州一考場開展無線電信號監測。張斌 攝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保障高考安全,各地有何舉措?

防範考題洩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此,河南提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招辦要加強對制卷、運送、保管、分發、施考、評卷等涉密環節全過程、全鏈條監管,確保試題試卷絕對安全。

而河南信陽則提出了更詳細的措施。具體包括,保密室錄像要做到24小時不間斷、全方位、無死角監控存儲。要加強試卷從保密室到考點運送途中的視頻監控,實時跟蹤,做到專車運送、專用保密箱存儲、雙鎖加固、公安護送,全程視頻監控等。

防範高科技作弊同樣也是今年高考安全工作中的一大亮點。北京發佈的2018年高考安全工作方案提出,將提前啟動覆蓋全市和局部遠郊區的固定監測網,對考點及周邊開展專項電磁環境監測和治理工作,排查可疑信號。考試期間,監測車輛將在路上巡查,配合固定監測網,確保考點電磁環境的無縫隙監測,兩組無線電執法人員還將在考試期間分片值守。

此外,在保障考場安全方面,湖北武漢提出,在全市每個考場均配備金屬探測儀、手機屏蔽儀,考生進入考場後需接受安檢。考場情況將全程錄音錄像,遠程電子監控。此外,今年武漢高考考場將全部更換為智能化自動校時的電波鍾,考生不能戴手錶進入考場。

而在防範打擊替考方面,江西提出,高考期間,各高校要嚴格學生請假制度,沒有特殊理由,高校在校生6月7日、8日兩天不準請假離校。對經批准請假離校或單獨在外實習的學生,要在高考期間考試開考半小時後與學生電話聯繫,發現可疑替考者立即上報。

日媒探訪中國“高考工廠”:高考臨近 考生充滿信心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多地周密部署,為考生保駕護航

在嚴厲打擊涉考安全問題的同時,多地也不乏一些溫馨舉動,來為考生保駕護航。

例如,陝西省招辦近日發佈了陝西2018年高考守則來提醒考生,進入考場,只准攜帶2B鉛筆、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直尺、圓規、三角板、無封套橡皮、小刀、空白墊紙板、透明筆袋等文具。而手機、無線電發射和接收設備、電子存儲記憶錄放設備、手錶、塗改液、修正帶、助聽器、文具盒和其他非考試用品則嚴禁攜帶進入考場。

食品安全問題同樣是考生和家長關注的熱點。對此,湖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日發佈高考期間食品安全消費警示。具體則包括了家長要注意製作好的食物到食用時間間隔不能超過2小時;家長和考生不可迷信所謂“補腦”產品等溫馨提示。

考生遇到證件問題怎麼辦?重慶市公安局近日在居民身份證服務大廳直接專設考生證件發放點,為考生推出加急受理、優先制證、縮短領取時限等措施,為急需用證的考生們提供便捷服務。

此外,四川樂山規定,5月10日至6月14日為中、高考禁噪時間,並對禁噪期內在建工地施工時間、機動車輛使用聲響裝置、廣場舞使用音響等方面進行部署,以保障考生的學習和休息。(完)

(2018-05-29 09:51:50)

【延伸閱讀】高考臨近!這些新設專業圍繞國家急需

新增專業瞄準科技前沿 行業發展

在東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蘇州大學等高校今年的招生計劃中,智能醫學工程、3D打印、網絡空間安全等科技領域的最新發展動向都成為了今年新增的專業領域。

日媒探訪中國“高考工廠”:高考臨近 考生充滿信心

日媒探訪中國“高考工廠”:高考臨近 考生充滿信心

伴隨著人工智能、工業4.0、互聯網+等新興產業的迅速崛起,高校也不斷將產業需求與院系特色相結合,讓專業培養更好地服務於行業戰略需要。其中,中國石油大學今年就在資源勘查專業中增設了地熱方向,在機械專業增設了機器人方向。北京林業大學今年新增的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森林康養方向)和林產化工(生物質能源科學與工程方向)專業則瞄準了綠色發展、美麗中國建設。

日媒探訪中國“高考工廠”:高考臨近 考生充滿信心

北京林業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 穆琳:“國家現在把汙染防治攻堅戰,放在了非常重要位置。林業大學這個生物質能源科學與化工專業,他就瞄準了這麼一個點,利用我們這種可再生的生物質,比如樹木、草、莊稼廢棄物,把他們轉化成我們可應用的清潔能源,它是一個非常環保的,而且是可持續的一種研究方向。”

複合型學科建設 面向國際

日媒探訪中國“高考工廠”:高考臨近 考生充滿信心

隨著教育對外開放的程度不斷加深,很多學校在強化國際學術交流的同時,也更加註重培養面向全球化發展的多元人才。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學生比例已有五分之一,今年,學校新增了兩個國際組織人才基地班和量化金融實驗班。

日媒探訪中國“高考工廠”:高考臨近 考生充滿信心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 李永樂:“我們需要更多的人才,複合型的高端國際性的人才,參與到國際經濟事務,參與到全球治理裡面去,我們的實驗班的開設,也是為了迎合全球開放經濟的要求而設立的。”

新增專業圍繞國家急需

日媒探訪中國“高考工廠”:高考臨近 考生充滿信心

圍繞國家急需,今年,天津大學新增了智能醫學工程、風景園林、海洋科學三個本科專業。其中,智能醫學工程專業,是全國首個智能方向的醫學類本科專業,面向“健康中國2030”國家戰略,培養兼具醫學基礎知識和工程實踐能力的醫·工複合高端人才。

日媒探訪中國“高考工廠”:高考臨近 考生充滿信心

天津大學招辦主任 李斌:“海洋科學專業實際上是在我國走向藍海的這樣一個重要時期,天津大學及校內多學科的綜合優勢,聚焦海洋資源環境災害等問題,開設的新專業,打造海洋學科的一流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