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探访中国“高考工厂”:高考临近 考生充满信心

据日本《东京新闻》5月31日报道,下午5点,结束完模拟考试的学生走出毛坦厂中学。校门外是拿着饭盒等待孩子的母亲们。学生们就地狼吞虎咽地吃饭。从下午放学到晚自习开始,中间有30分钟时间。

他是一年前从距毛坦厂镇140公里的霍邱县转学来的。他对高考充满信心地说:“我一直很努力。我受到了朋友的激励,一年来进步很大。”

报道称,毛坦厂中学高考录取率达90%。根据课程表安排,从早上6点半到晚上10点50分都是学生上课时间。

报道称,考试合格率提升后,这所学校的口碑提高,其他村庄的学生也纷纷来此就学。

中国每年高考生超过900万人。政府连续五年新增1300万个就业岗位,也是为了给每年的毕业生就业机会。

19岁的复读生李长顺希望到大学学习物理专业。当被问到“你觉得考试痛苦吗?”,长顺立刻摇头说:“高考是改变人生的重要一步。”(编译/马晓云)

日媒探访中国“高考工厂”:高考临近 考生充满信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延伸阅读】暖心信访, 圆孩子一个高考梦

“亲爱的叔叔阿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向你们报告,我的户口问题已经解决,感谢你们对我的关心关爱。”不久前,国家信访局的办信人员收到一封来自河南省某县高中生小雪(化名)的感谢信,读到来信的内容,办信司的工作人员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这封信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原来在2017年5月的时候,高二学生小雪来信反映,其与哥哥户口被注销,影响其注册学籍,无法参加高考,希望有关部门帮助其解决户口问题。

这封信很快就转到小雪居住的A县所在某市。时任市领导作出批示,要求主动包案,迅速安排化解。经查,小雪父亲系B县人,母亲系C县人,两人长期在A县某镇生活。由于小雪兄妹二人属非婚生子女而无法取得出生证明,导致不能办理户籍手续,于是就在兄妹俩将要上小学时,父亲出具虚假材料,将二人户口落到现居住地。可是到了2014年,经派出所核查,发现了其中的材料作假,遂将兄妹俩户口注销。

户籍被注销后,还在读书的孩子该如何参加高考就成了一个大问题。“绝不能让悲剧重演。”当该市相关领导了解到小雪哥哥正是因为户口问题不能参加高考而早早辍学时,表示不能让小雪失去接受教育的权利,要求尽快解决小雪的户口问题。不久后,河南省公安厅制定下发《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通知》,这个文件的出台终于给两兄妹随父母落户开了政策上的绿灯。

然而问题又接踵而至:小雪家的户籍问题又涉及A、B、C三个县,但是因父母无合法婚姻手续,其父无法把两兄妹户口落到父亲原籍B县,而母亲由于多年前离家出走,C县的户口已被注销,娘家也不同意两兄妹在老家补录户口。怎么办?该市市县两级公安局又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方案,经过多部门的共同努力,最终A县居住地派出所按户口政策规定给兄妹二人办理了入户手续。

(2018-05-30 09:38:28)

【延伸阅读】探访安徽毛坦厂中学 高考临近陪读家长比孩子还紧张

日媒探访中国“高考工厂”:高考临近 考生充满信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毛坦厂中学的大门口,家长给孩子们送饭。

高考临近,钱报探访毛坦厂

这个位于大别山深处的超级中学,常年保持2万多在校学生,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

快要高考了,陪读家长们比孩子还紧张,连广场舞都没心思跳,忙着烧红烧肉给孩子补补

再过一周,被外界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安徽六安毛坦厂中学,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高考季。

这座在校学生常年保持在两万多人的超级中学,近年来一直都演绎着高考神话——不仅送考人数保持在万人以上,此前四年间,本科上线人数也接连突破万人大关。

而在高考成绩背后,则是外界对其教育模式的质疑。

位于大别山深处的毛坦厂镇,因这所中学催生出特殊社会生态。从陪读家长的生活点滴、商业形态乃至发展趋势,无不因高考而转;从这所中学走出去的学生们,亦对极为严苛的学习状态诟赞各异。

各人都有自己的辛酸

毛坦厂的下午是寂静的,静得连风都不敢发出一丝声音。浸堰村油坊街村民组20号的出租房内,方慧和其他几个陪读妈妈在摸牌。旁边的平房里,71岁的吉芳正奋力压着井水,替孙子刷球鞋。

今年过年随孙子回来后,吉芳再没回过老家。老伴身体不好,她挺牵挂。吉芳不识字,在老家种地,识字没啥大用。她现在能做的,是帮孙子洗衣、做饭,孙子说一句“奶奶你也吃啊”,吉芳能高兴半天。

毛坦厂是个浓缩社会,各人的贫富辛酸一目了然。有老人80多岁还在陪读,有人挤在住了28户的四合院,有人同时带着还上小学的孩子。

他们围着子女的三餐打转

对于毛坦厂几乎所有的陪读家长来说,三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事。他们的一天通常是从早上5点开始的,孩子6点10分前要到校,他们得估摸时间,给孩子做好早饭:既要吃得饱、有营养,又不能太烫,这样才能让孩子多睡5分钟。子女到校后,毛坦厂唯一的菜市场被挤得水泄不通。大树下,当地的农民挑来新鲜的土菜,家长们挑挑拣拣。

“我的红烧肉怎么颜色不如你们的?”一个陪读妈妈铲了几下锅底,有些发愁。接近午餐时分,油坊街17号的七八个灶头里都烧的红烧肉,空气中弥漫着脂肪和焦糖的香气,“快考试了,给孩子补补。”一个家长说。

5月16日,气温忽然升到35摄氏度。这天中午,方慧的儿子王鼎没吃多少,说天气热没胃口,想吃凉面。下午5点,同屋的家长招呼她一起上街,方慧拒绝了:“面泡在汤里久了就不好吃了!”三分钟后,方慧像听到冲锋号角,快步走到小吃摊,花5块钱买了一碗凉面。

另一些住得远的家长,则成了“送饭大军”。每天中午和傍晚,他们提前来到学校各个门口守着。张娜一手拎着保温饭盒,一手提着板凳,腋下还夹着一把蒲扇,沿着曲折的田间小路,快步走向15分钟路程开外的东门,这里离女儿所在的“复读楼”最近。

一边陪读一边打工

对于方慧来说,孩子吃好晚餐,这一天最重要的事情结束了。黄昏时,几个“毛友”叫她一同去跳广场舞。方慧拒绝了,“快考试了,嘴上说不紧张,但没心思跳了,”方慧独自沿着河边,漫无目的地走了几圈。

黄昏也许是一天中,毛坦厂的陪读家长最惬意的时间。她们呼朋引伴,三三两两出现在毛坦厂的街道上。还有人养了狗,小狗汪汪吠叫,欢快地穿行在人群中。广场上跳舞的家长都有固定的舞伴,还有些人在镇商业区新开的健身房挥汗如雨。

与此同时,胡仁荣像打仗一样,匆匆扒了几口饭,就换上灰色制服出门了。她赶着去街面上的服装厂车衣服。这能为她带来一个月千元左右的收入,差不多把房租抵扣掉。

一些妈妈们在街上的旗袍店试衣,挑选寓意“旗开得胜”的旗袍时,另一些妈妈和胡仁荣一样,在高瓦数日光灯的光线下,踩着缝纫机。街上随处可见短期招工小广告,写明“适合陪读家长”。有数据说,整个毛坦厂中学的学生80%都是农村生源,家长们需要在陪读同时兼顾生计。

高中3年花了20多万元

中考结束,王鼎只考了400多分。那是个重点初中里的重点班。方慧愤怒不已,她不止一次去网吧揪回沉迷游戏的儿子。

30岁那年,中学文化、分配进国企上班的方慧下岗了。她不服输,摆过小摊,也一天打过五六份工,最困难时还帮啤酒厂刷过瓶,手指都泡白了。凭着这股子劲头,方慧有了份在县城月入过万的工作。

毛坦厂成了方慧和儿子的最后一根稻草。“依我们家的条件,他以后什么都不做,也吃喝不愁,”方慧只担心,儿子还这么小,学坏怎么办。来毛坦厂那天,一家人开着车在镇里转了个遍,也没看到一间网吧,方慧满意了。严苛而高强度的学习,让儿子也根本没空“瞎玩”。方慧也惊喜地看到,儿子坚持下来了,“我们寿县来毛坦厂上学几个,受不了就走了。”儿子上高三后,方慧索性把工作辞了,全心陪读。现在,虽然儿子几次的模拟考成绩显示只能考上二本学校,算下来,高中3年花了20多万元,方慧却觉得值得。

不同于外界对毛中“压榨学生”的诟病,家长们普遍都对毛中的教学管理很满意。也因此,他们并不介意学校的一些“非常”手段。“孩子吃不了苦,趁早不要送到这来,”有家长说。

临走,我们打上一辆“三蹦子”去客运站,开车的是个中年女性,烈日下,帽子和墨镜把她的脸遮得严严实实。

“是的,”她黝黑的脸上浮现一丝笑意,“快能回家了。”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2018-05-30 07:49:52)

【延伸阅读】高考在即突发自发性气胸 急诊科医生建议考生调整心态

日媒探访中国“高考工厂”:高考临近 考生充满信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急诊科医生为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将其收住入院。 赵永峰 摄

(2018-05-29 10:17:48)

【延伸阅读】高考倒计时10天 多地出招保障考试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28日电(冷昊阳)今天,距离2018年高考只剩下10天时间。每年的高考,关于考风考纪、高考安全的话题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今年,各地又出台了哪些举措来保障高考安全?

日媒探访中国“高考工厂”:高考临近 考生充满信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相关部门三令五申 部署高考安全

早在今年3月,教育部就对高考安全工作做了部署。3月5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出,集中开展净化涉考网络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等专项行动。加强标准化考点管理,把好考场入口关,着力抓好考务实施和考场管理,确保考风考纪严明有序。

两个月之后,高考安全问题再次被专门提及。5月8日,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全面动员和部署2018年高考安全工作。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会上指出,进一步强化部门协作机制,抓重点行动、重点群体、重点地区,出重拳惩治,形成打击考试舞弊的高压态势。严把入场关、监考关、阅卷关、录取关。

与之同时,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侍俊也在会上要求,各地公安机关要坚持重拳出击,加强网上巡查,开展重点整治,强化侦查打击,严防严打涉考违法犯罪。要强化风险防控,加强考点周边治安管理,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而在距离高考不足半月的5月25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消息,与各省(区、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签订了高考安全责任书。

责任书明确,各省(区、市)要健全高考工作管理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完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高考安全、顺利进行。

日媒探访中国“高考工厂”:高考临近 考生充满信心

资料图:2017年高考,技术人员在福州一考场开展无线电信号监测。张斌 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保障高考安全,各地有何举措?

防范考题泄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此,河南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办要加强对制卷、运送、保管、分发、施考、评卷等涉密环节全过程、全链条监管,确保试题试卷绝对安全。

而河南信阳则提出了更详细的措施。具体包括,保密室录像要做到24小时不间断、全方位、无死角监控存储。要加强试卷从保密室到考点运送途中的视频监控,实时跟踪,做到专车运送、专用保密箱存储、双锁加固、公安护送,全程视频监控等。

防范高科技作弊同样也是今年高考安全工作中的一大亮点。北京发布的2018年高考安全工作方案提出,将提前启动覆盖全市和局部远郊区的固定监测网,对考点及周边开展专项电磁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排查可疑信号。考试期间,监测车辆将在路上巡查,配合固定监测网,确保考点电磁环境的无缝隙监测,两组无线电执法人员还将在考试期间分片值守。

此外,在保障考场安全方面,湖北武汉提出,在全市每个考场均配备金属探测仪、手机屏蔽仪,考生进入考场后需接受安检。考场情况将全程录音录像,远程电子监控。此外,今年武汉高考考场将全部更换为智能化自动校时的电波钟,考生不能戴手表进入考场。

而在防范打击替考方面,江西提出,高考期间,各高校要严格学生请假制度,没有特殊理由,高校在校生6月7日、8日两天不准请假离校。对经批准请假离校或单独在外实习的学生,要在高考期间考试开考半小时后与学生电话联系,发现可疑替考者立即上报。

日媒探访中国“高考工厂”:高考临近 考生充满信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多地周密部署,为考生保驾护航

在严厉打击涉考安全问题的同时,多地也不乏一些温馨举动,来为考生保驾护航。

例如,陕西省招办近日发布了陕西2018年高考守则来提醒考生,进入考场,只准携带2B铅笔、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无封套橡皮、小刀、空白垫纸板、透明笔袋等文具。而手机、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设备、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手表、涂改液、修正带、助听器、文具盒和其他非考试用品则严禁携带进入考场。

食品安全问题同样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对此,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高考期间食品安全消费警示。具体则包括了家长要注意制作好的食物到食用时间间隔不能超过2小时;家长和考生不可迷信所谓“补脑”产品等温馨提示。

考生遇到证件问题怎么办?重庆市公安局近日在居民身份证服务大厅直接专设考生证件发放点,为考生推出加急受理、优先制证、缩短领取时限等措施,为急需用证的考生们提供便捷服务。

此外,四川乐山规定,5月10日至6月14日为中、高考禁噪时间,并对禁噪期内在建工地施工时间、机动车辆使用声响装置、广场舞使用音响等方面进行部署,以保障考生的学习和休息。(完)

(2018-05-29 09:51:50)

【延伸阅读】高考临近!这些新设专业围绕国家急需

新增专业瞄准科技前沿 行业发展

在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今年的招生计划中,智能医学工程、3D打印、网络空间安全等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都成为了今年新增的专业领域。

日媒探访中国“高考工厂”:高考临近 考生充满信心

日媒探访中国“高考工厂”:高考临近 考生充满信心

伴随着人工智能、工业4.0、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高校也不断将产业需求与院系特色相结合,让专业培养更好地服务于行业战略需要。其中,中国石油大学今年就在资源勘查专业中增设了地热方向,在机械专业增设了机器人方向。北京林业大学今年新增的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森林康养方向)和林产化工(生物质能源科学与工程方向)专业则瞄准了绿色发展、美丽中国建设。

日媒探访中国“高考工厂”:高考临近 考生充满信心

北京林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穆琳:“国家现在把污染防治攻坚战,放在了非常重要位置。林业大学这个生物质能源科学与化工专业,他就瞄准了这么一个点,利用我们这种可再生的生物质,比如树木、草、庄稼废弃物,把他们转化成我们可应用的清洁能源,它是一个非常环保的,而且是可持续的一种研究方向。”

复合型学科建设 面向国际

日媒探访中国“高考工厂”:高考临近 考生充满信心

随着教育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很多学校在强化国际学术交流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培养面向全球化发展的多元人才。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学生比例已有五分之一,今年,学校新增了两个国际组织人才基地班和量化金融实验班。

日媒探访中国“高考工厂”:高考临近 考生充满信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李永乐:“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才,复合型的高端国际性的人才,参与到国际经济事务,参与到全球治理里面去,我们的实验班的开设,也是为了迎合全球开放经济的要求而设立的。”

新增专业围绕国家急需

日媒探访中国“高考工厂”:高考临近 考生充满信心

围绕国家急需,今年,天津大学新增了智能医学工程、风景园林、海洋科学三个本科专业。其中,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是全国首个智能方向的医学类本科专业,面向“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培养兼具医学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医·工复合高端人才。

日媒探访中国“高考工厂”:高考临近 考生充满信心

天津大学招办主任 李斌:“海洋科学专业实际上是在我国走向蓝海的这样一个重要时期,天津大学及校内多学科的综合优势,聚焦海洋资源环境灾害等问题,开设的新专业,打造海洋学科的一流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