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達來回復雷軍:順為是誰,順為為什麼而奮鬥

許達來回復雷軍:順為是誰,順為為什麼而奮鬥

順為資本創始合夥人及CEO 許達來

昨天,小米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雷軍是小米的創始人,同時也是順為資本的創始人。而我作為順為資本的聯合創始人,這 7 年來,有機會和雷軍一路走來,一同感受一家世界級偉大公司的橫空出世、鳳凰涅槃,以及見證中國風起雲湧、驚天動地的變化,我感到無比榮幸、無比驕傲。

我是新加坡人,和雷軍結識在 2005 年,那時我代表 GIC 投資了金山,加入了金山董事會。雷軍略大我兩歲,那時就是一位極其勤奮、富有遠見卓識的企業家。在與他共事的十餘年中,我從雷軍身上也學習到了許多。對我來說,雷軍不僅是朋友,他更多時候像個兄長,有時候我會覺得他也是老師,因為與他進行對商業、世界的交流總讓人受益匪淺。

認識他這麼多年來,雷軍一直堅信價值的力量,無論是創業還是投資,都有一種堅持不懈的使命感:為中國及世界廣大消費者提供“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產品,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科技帶來的更加美好的生活體驗。

2011 年,當雷總和我在聊起國內的 VC 和創業環境時,我們一致認為國內的 VC 市場已經相對比較成熟了,應該有很大的本土 VC 崛起的機會。於是我們就一拍即合創辦了順為資本。創辦順為資本的初衷,是希望做成一支本土崛起的,更懂中國、更懂創業者的投資基金。

在小米成立約半年後,順為資本於 2011 年正式成立。

順為資本成立後,第一筆投資就是和晨興一起 co-lead 了小米的 C 輪投資,我們有時候開玩笑說:“哎,如果順為成立更早,就能更早參與小米的成長。”

現在回想起我記憶中的 2011 年,仍然是洋溢著高漲的創業精神與熱情的。那時候我們和小米在同一座樓裡辦公,就在望京的卷石天地,順為和小米的同事經常上下來往——那個時候,我們都T恤短褲,一腔熱情,面孔天真,對未來充滿無窮無盡的期待。

後來,一晃 7 年過去了,小米成長為萬人級別的公司,搬到了清河,成為清河地區最大的“房價推手”;而順為也搬離了望京,在東三環地區接待來自五湖四海、壯志昂揚的創業者們。

這 7 年裡,順為和小米遠隔八環,但是我們對未來有著共同的想象,順為超過 300 家投資企業中,和小米合作共同投資了近百家企業。

然而這其中最為重要的意義是,在小米和順為這兩家兄弟公司7年的相互陪伴中,在雷軍作為強大精神領袖的感召下,順為資本的投資方向逐漸清晰:

我們投資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改造(互聯網+);

我們投資將會徹底改變生活方式的智能硬件(物聯網);

我們投資可能會有重大突破從而顛覆我們現有生活的先進科技;

我們投資農村互聯網和新興房地產這兩類正在發生的中國巨大變革;

我們把投資中國的先進互聯網經驗帶到印度、印度尼西亞去的海外嘗試……

我們共同構建想象中的、更美好的未來。

當我們面對每一家公司的時候,我們都會問自己:十年後這家公司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能夠通過今天的投資改變未來浪潮的方向,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嗎?

這 7 年來,順為投資了超過 300 家公司,其中 19 家公司成為了獨角獸,他們包括為農民和城鎮人群提供更新鮮、更優惠的蔬果的美菜、包括為孩子們提供效率更高的學習方式的一起作業、包括為大家提供了更有趣的智能硬件產品的Ninebot(平衡車)、智米(小米空氣淨化器等)、華米(智能手環)等等等等,值得驕傲的是,這 300 家公司每一家公司都經住了我們對於“十年”的拷問,每一家都在用心做產品、旨在為大家提供更美好的生活。一想到這裡,我就感到十分踏實和欣慰。

許達來回復雷軍:順為是誰,順為為什麼而奮鬥

截止今日順為資本投資的獨角獸企業

2018 年至今短短 5 個月,順為已經迎來了 3 家 IPO,他們是在 A 股上市的御家匯和赴美上市的華米和愛奇藝,而我們也預見到以剛剛啟動 IPO 的小米為首的更多優秀公司,將在未來陸續證明他們的偉大。

我們希望,順為可以在更廣泛意義上,通過投資影響我們生活的世界。

正如雷軍在招股書中所說的小米的奮鬥目標——同時也是順為的奮鬥目標:

“感謝您關注小米,和我們並肩投身於創造商業效率新典範,用科技改善人類生活的壯麗事業。許商業以敦厚,許科技以溫暖,許大眾以幸福,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現在才剛剛走出了第一步,我們已經改變了幾億人的生活,未來我們將成為全球幾十億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厚道的人運氣不會太差。請和我們一起,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許達來


附贈彩蛋三個=w=

許達來回復雷軍:順為是誰,順為為什麼而奮鬥

順為資本於望京卷石天地辦公室

許達來回復雷軍:順為是誰,順為為什麼而奮鬥

2014年勞模雷總生日於順為卷石天地辦公室

許達來回復雷軍:順為是誰,順為為什麼而奮鬥

2017年雷軍於順為資本順風堂互金峰會演講

下面附上雷軍的於昨日發佈的公開信,順為與小米、與所有投資夥伴、與所有創業者們一起砥礪前行。

雷軍的公開信:

小米是誰,小米為什麼而奮鬥

您好!感謝您對小米的關注和支持。當您打開這份文件時,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家風華正茂、勃勃向上的公司,更是一份由勇氣和信任所支撐的新商業藍圖。

在此,我想向您說明,小米是誰,小米為什麼而奮鬥。

小米不是單純的硬件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

具體而言,小米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 IoT 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我們的使命是,始終堅持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8 年來的每一天裡,“和用戶交朋友,做用戶心中最酷的公司”的願景都在驅動著我們努力創新,不斷追求極致的產品和效率,成就了一個不斷締造成長奇蹟的小米。

2010 年 4 月成立小米時,我和我的合夥人們只有一個簡單的想法:做一款讓我們自己喜歡、覺得夠酷的智能手機。我們 8 個聯合創始人中,6 人是工程師,另外 2 人是設計師,都是消費電子設備狂熱的“發燒友”。

“感動人心,價格厚道”這八個字是一體兩面、密不可分的整體,遠超用戶預期的極致產品,還能做到“價格厚道”,才能真正“感動人心”。創新科技和頂尖設計是小米基因中的追求,我們的工程師們醉心於探究前人從未嘗試的技術與產品,在每一處細節都反覆雕琢,立志拿出的每一款產品都遠超用戶預期 。我們相信打破陳規的勇氣和精益求精的信念才是我們能一直贏得用戶欣賞、擁戴的關鍵 。

不止於技術,我們推崇大膽創新的文化。從手機工藝、屏幕和芯片等技術的前沿探索,到數年贏得的 200 多項全球設計大獎;從“鐵人三項”商業模式,到通過“生態鏈”公司集群 ;從“用戶參與的互聯網開發模式”,到小米線上線下一體的高效新零售…… 創新精神在小米蓬勃發展並滲透到每個角落,並推動我們不斷加快探索的步伐。

目前,我們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制造商,並且創造出眾多智能硬件產品,其中多個品類銷量第一。我們還建成了全球最大消費類 IoT平臺,連接超過1億臺智能設備。與此同時,我們還擁有 1.9 億 MIUI 月活躍用戶,併為他們提供一系列創新的互聯網服務。

真正讓我們更加自豪的並非是這些數字,中國智能手機和智能設備等一系列行業的面貌因為我們的出現而徹底改變。

我們推動了智能手機在中國的快速普及和品質提升,這為中國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爆發打下堅實基礎。移動支付、電商、社交網絡、短視頻等行業在中國的蓬勃發展都有賴於移動互聯網湧入了數以億計的龐大人口。中國這一全球最大市場中,移動互聯網行業的跨越式發展、成熟的背後,我們也被公認作出了不少貢獻。

優秀的公司賺的是利潤,卓越的公司贏的是人心。更讓我們自豪的是,我們是一家少見的擁有“粉絲文化”的高科技公司。被稱為“米粉”的熱情的用戶不但遍及全球、數量巨大,而且非常忠誠於我們的品牌、並積極參與我們產品的開發和改進。

浴火重生,小米商業模式被充分驗證

作為一家年輕的互聯網公司,小米的發展並非一路坦途。2016 年,我們的市場佔有率曾有過下滑。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早先幾年過於迅猛的發展背後還有很多基礎沒有夯實,因此我們主動減速、積極補課。

2017 年,小米順利完成“創新+質量+交付”的三大補課任務,迅速重回世界前列。

據我們瞭解,除了小米,還沒有任何一家手機公司,銷量下滑之後能夠成功逆轉。

浴火重生,小米經歷了一家能夠長期穩定發展的公司所必需的修煉。我們的管理更加有序,我們的人才儲備更加充實,我們的技術積累更加深厚,我們的供應鏈能力和產能管理能力更加強大。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商業模式經歷了考驗,得到了充分驗證。

小米不是單純的硬件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儘管硬件是我們重要的用戶入口,但我們並不期望它成為我們利潤的主要來源。我們把設計精良、性能品質出眾的產品緊貼硬件成本定價,通過自有或直供的高效線上線下新零售渠道直接交付到用戶手中,然後持續為用戶提供豐富的互聯網服務。

這就是我們獨創的“鐵人三項”商業模式:硬件+新零售+互聯網服務 。小米至今的成就說明了這一模式強大的生命力。創業僅7年時間,我們年收入就突破了千億元人民幣,這一成長速度是許多傳統公司無法企及的。

效率的提升來自於運營成本,尤其是交付產品給用戶時的交易成本的極大降低。小米獨特的商業模式使得商品既好又便宜得以實現,造就了用戶信任的基礎。

永遠堅持硬件綜合淨利率不超過5%

小米創辦之初,我們就有一個宏大的理想:要改變商業世界中普遍低下的效率。

一件成本 15 美元的襯衣在中國的商店裡要賣到 150 美元,定倍率有驚人的 10 倍。一雙鞋要加 5 到 10 倍,一條領帶加 20 多倍,這樣的例子舉不勝數。

但我始終難以理解,為什麼生產和流通的效率長期不能提高?為什麼商業運轉中間環節的巨大耗損要讓用戶買單?為什麼所有“ cost down ”的努力都只在那 10% 的生產成本里摳索,而從不向無謂耗損的那 90% 運營、交易成本開刀?

小米有勇氣、有決心推動一場深刻的商業效率革命 。在 2011 年初,小米迎來第一次年會時,我向在場的全公司 100 多名員工和他們的家屬們說,我們要做出性能、體驗都最好的智能手機,只售 300 美元——當時主流的智能手機售價普遍在 600 美元以上。

偉大的公司都是把好東西越做越便宜,把每一份精力都專心投入做好產品,讓用戶付出的每一分錢都足有所值。

用戶是我們一切業務運轉考量的核心。小米前進的路上,我們一直在思考:從古至今,商業世界變化紛繁,跳出形形色色的商業模式話題之外,始終不變的是什麼?

用戶對“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產品的期待,這就是小米的答案。

有很多我們的用戶說,進入小米之家或者登錄小米商城,可以放心地“閉著眼睛買”,因為品質、價格一定都是最優的。這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也是我們的終極追求。

沒有用戶的信任,就沒有我們追求的高效。用戶的信任,就是小米模式的基石。效率,就是小米模式的靈魂。持續贏得用戶的信任,我們的任何業務都將無往不利。而一家真正實現世界級效率的公司,將擁有穿越經濟週期、持續抓住行業湧現的新機會和長久保持優秀運營表現的能力。

“感動人心、價格厚道”不是一句空話,這八個字是我們的價值觀和精神信條。在此,我要向所有現有和潛在的用戶承諾:從 2018 年起,小米每年整體硬件業務的綜合淨利率不會超過5%。如有超出部分,我們都將回饋給用戶。

因為,我們始終堅信,相比追求一次性硬件銷售利潤,追求產品體驗更有前途;相比渠道層層加價,真材實料、定價厚道終究更得人心。

我們始終堅信,我們的信念——大眾消費商品應該主動控制合理的利潤——將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任何貪戀高毛利的舉措都將走向一條不歸之路。

硬件綜合淨利率永不超過 5% 就是小米高效的證明。我們深知,小米的理念最終成為社會的共識尚需時日,但時間會是小米的朋友,我們固執的堅持、持續的投入、堅決的執行終將換來理想的實現。

建設全球化開放生態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今天,小米走到了歷史性的重要節點。面向未來,小米建立的全球化商業生態有著極具想象力的遠大前景。

小米要構建的絕不是一個封閉的商業帝國。小米也不僅是一家創新的科技公司,更是數字時代的生活方式的創立和推動者。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要實現這一目標,1 家小米遠遠不夠,需要 100 家甚至更多的“小米”,一起建立起豐富而繁榮的新商業生態。

“德不孤,必有鄰”,通過獨特的“生態鏈模式”,小米投資、帶動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創業者,圍繞手機業務構建起手機配件、智能硬件、生活消費產品三層產品矩陣。現在,小米已經投資了 90 多家生態鏈企業,改變了上百個行業,未來這個數字會更加龐大。

這樣的改變不僅發生在中國。以智能手機業務為例,在全球已進入的 70 多個國家和地區市場中,我們已經在印度取得份額第一,並在 15 個國家名列前茅。我們正在並將繼續證明,小米模式在全球都具有可快速複製的普適性 。

建立全球化的開放生態,讓小米長期發展的機遇更多、邊界更廣闊、根基更穩健。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時代就在眼前,我們相信我們全球生態平臺所生成的大量獨特的消費和行為數據,能讓我們更為敏銳、精準地洞察用戶的需求,為我們在未來贏得巨大優勢。

小米是一家工程師文化主導的公司。工程師們的夢想就是持續探索先進技術,並惠及儘可能多的用戶,做用戶心中最酷的公司是我們的願景。我們堅信,科技創新進步帶來的利益應該能被大眾輕易共享,互聯網精神的本質是透明、高效以及平等普惠。

最大的平等,莫過於日常生活體驗的平等:讓所有人,不論他/她是什麼膚色、什麼信仰,來自什麼地方,受過什麼教育,都能一樣輕鬆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這就是我和小米所有員工夜以繼日持續奮鬥的目標。

感謝您關注小米,和我們並肩投身於創造商業效率新典範,用科技改善人類生活的壯麗事業。許商業以敦厚,許科技以溫暖,許大眾以幸福,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現在才剛剛走出了第一步,我們已經改變了幾億人的生活,未來我們將成為全球幾十億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厚道的人運氣不會太差。請和我們一起,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雷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