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風口過去之後,百果園反而要在無人零售上發力?

為何風口過去之後,百果園反而要在無人零售上發力?

從2G到5G,中國從完全沒有發言權到在國際通信標準組織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反映了中國電信產業發展升級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有幾個關鍵節點,每個節點都伴隨著重大爭議。

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以GSM通信標準為主宰的2G時代,中國在技術上幾無積累,只有少數科研機構進行零星的跟蹤、研究和模仿。

那時,手機在中國普及率極低,移動通信技術在全球前景也不明確,但中國人口龐大,市場廣闊,在移動通信市場爆發之前,是否參與制定國際通信標準將對市場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1997年,國際電信聯盟向各國發出了3G技術標準的徵集函。中國政府有意競逐。多次討論和論證之後,提交標準方案的重任交給了提出TD-SCDMA技術的郵電部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即後來的大唐電信。2000年5月的ITU全會上,TD-SCDMA被正式確定為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標準之一。

1995年中國手機用戶數僅佔世界手機用戶總數的約4%,到2000年已近12%,2015年5月,我國移動用戶數12.93億,約佔全球手機用戶的20%。

由於通信產業鏈的特性,早期的TD-SCDMA產業鏈孱弱,從終端、系統、芯片,到儀表、測試,整個產業鏈只有中國廠商與少數韓國企業(當時韓國企業也處於產業起步的階段)參與,用戶從終端到網絡體驗都不如意。

但硬幣的另一面是,通過TD-SCDMA的產業化,建立起了以中國企業為主體的移動通信TDD技術產業鏈,由於沒有國際巨頭參與,中國市場為本土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足夠的空間,促進、提升了本土企業的產業化能力。在逐步成熟的產業鏈支撐下,中國市場爆發了巨大潛能——到2014年中,TD-SCDMA網絡用戶達2.5億,約佔中國3G用戶的二分之一,超額完成了在中國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標。

2007年,中國衝擊4G標準。中國移動聯合幾家國際運營商,將大唐移動等國內廠商提出的TDD演進方案,融合進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國際標準,形成TD-LTE標準。

此時,中國移動在艱難中啟動和發展的TD-SCDMA網,為其牽頭提交TD-LTE進入4G國際標準提供了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