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及零部件:“跳跃性”发展,撑起“制造之都”的脊梁

“我是一个放牛娃,上小学时,我利用暑假为生产队放牛,每天0.15元,一个暑假能赚6元—10元人民币,对我来讲这是一笔大钱……”

前不久,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写的一篇《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致敬》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占据了各大媒体的新闻网页。

汽车及零部件:“跳跃性”发展,撑起“制造之都”的脊梁

起源于台州的吉利控股集团是台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一个缩影,汽车及零部件被列为我市重点发展七大千亿级产业之一。

今年一季度,我市汽车产业预计实现规上产值205.7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整车制造方面,预计实现产量9.54万辆,同比增长64%,实现规上产值75.7亿元,同比增长106%;零部件制造方面,预计实现规上产值130亿元,同比增长20%。

汽车及零部件:“跳跃性”发展,撑起“制造之都”的脊梁

拥有50多年历史的汽车全产业链

在陆地面积仅仅378平方公里的玉环市,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1700多家,集中在五个大型零部件制造园区内,产业集聚度高,集群优势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产业分工精细,工序合作紧密。

台州汽摩配产业发展历史悠久,50多年前,以紧固件制造为主的家庭作坊,在玉环已经开始出现,是台州汽摩配产业的发源之地。

汽车及零部件:“跳跃性”发展,撑起“制造之都”的脊梁

台州汽摩配产业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早在1966年,玉环就诞生了首家民营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到80年代,玉环就有“南方最大的汽摩配生产基地”之称,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2004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授予玉环“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称号,2016年,玉环汽摩配产业首次突破500亿大关,2017年,更是实现产值540.38亿元。

放眼整个台州,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全产业链汽车城为契机,大力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整车制造迅速崛起,零部件优势日益巩固,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获得全面提升。

汽车及零部件:“跳跃性”发展,撑起“制造之都”的脊梁

在浙江凯名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内,一位工人控制四台机器加工汽车零配件,这些机器便是浙江凯名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建国不久前从日本采购的最新设备。

“采用更先进的进口设备,引进深层次人才,研发全新产品,在更高层次谋求发展才能走得通。”周建国说。

汽车及零部件:“跳跃性”发展,撑起“制造之都”的脊梁

据玉环市汽摩配行业协会秘书长胡士亮介绍,由于产业集群的形成,与零部件制造相关的行业如产品测绘制图、机床生产与销售、企业样本设计、展会公司、出口公司、翻释公司、物流公司、刀量具专卖、原材料专卖等等都应运而生,为当地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不仅如此,目前,台州还拥有一大批热衷汽车制造业的企业家。

汽车及零部件:“跳跃性”发展,撑起“制造之都”的脊梁

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拥有吉利豪情、吉利沃尔沃等多家整车生产企业以及6000多家汽车零部件及配件生产企业,涌现了双环传动、银轮股份、长鹰信质、跃岭股份、浙江仙通等10家上市公司,形成了临海、路桥、台州经济开发区等整车制造基地,以及玉环、天台两大国家级汽车配件制造特色产业基地。

打造享誉国内乃至世界的汽车城

经过多年的发展,台州已经形成“整车与零部件并重、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举、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的产业发展思路。

汽车及零部件:“跳跃性”发展,撑起“制造之都”的脊梁

例如,年产20万辆整车的吉利V项目、年产30万辆整车的吉利豪情临海新基地扩建项目的投产和逐步释放产能,年产40万台发动机项目的加快建设,吉利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化项目、年产6.5万辆高端新能源汽车项目、吉利汽车配套园区项目的顺利签约。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人员表示,这些举措,必将带动台州现有零部件配套企业进行技术提升、规模扩张,推动产品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方向发展,并吸引更多国内外著名零部件配套企业落户台州。这为台州积极打造以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为核心、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为依托的协同发展体系增添了新动能。

汽车及零部件:“跳跃性”发展,撑起“制造之都”的脊梁

在吉利等整车企业对产业链的带动作用日益显著,新型“整车—零部件”合作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自主整车企业—龙头零部件企业—中小零部件企业”带动发展的雁形方阵,涌现出了一批上市公司、“瞪羚企业”。

但良好发展态势的背后也存在着挑战,比如汽车产业作为带动性强的支柱产业,各地均高度重视,作为稀缺资源的汽车整车项目、关键零部件投资商等成为各地激烈争夺的焦点,区域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政策优惠的范围和力度都在逐步加强,台州产业招商面临很大挑战。

汽车及零部件:“跳跃性”发展,撑起“制造之都”的脊梁

围绕着打造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全产业链汽车城,下阶段,台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将按照“产业构建与城市规划并进、企业发展与园区建设同步、核心区域与特色中心协同”的产业布局思路和“产业向区域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的产业集聚原则,以临海头门港、吉利汽车小镇、台州湾产业集聚区东部新区、台州经济开发区为战略核心区,构筑沿海沿江产业集聚带,逐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的“一核二轴三片八区”的产业布局,使台州汽车城成为“制造之都”建设的脊梁工程。

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一个自主的、强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汽车制造业责无旁贷。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市场不能解决汽车工业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超越国界考虑问题,更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因此,以吉利控股集团为代表的台州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坚持以全球化的视角发展,以满足不断提升并且多样化的消费者的需求。

汽车及零部件:“跳跃性”发展,撑起“制造之都”的脊梁

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加入了WTO。一方面,中国的汽车零部件融入了国际采购体系,市场容量得到了迅速放大。合资、独资企业形成的新技术、新理念、新装备,以及由此带来的新产品,使市场竞争也进一步从低层面向高层面升级。

胡士亮介绍,入世之前,玉环只有几十家企业拥有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取得TS16949的只有廖廖几家。并且很多企业只是为了迎合配套的要求,只求有体系认证这块牌,不求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的严格运用。

而入世以后,这种情况就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绝大多数企业通过了ISO9000认证,并且不少企业已经通过TS16949认证;另一方面,现在认证的企业看重的不仅仅是证书,更注重的是质量体系的实施,往往都选择高资质的认证公司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汽车及零部件:“跳跃性”发展,撑起“制造之都”的脊梁

除了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与国际接轨之外,整车制造企业同样不落下风。

抱着“吉利汽车梦从台州再出发,跑遍全世界”的目标,吉利汽车致力于打造高品质、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精品车型。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吉利汽车集团台州基地已拥有路桥、临海两大整车生产基地和路桥V项目工厂。

汽车及零部件:“跳跃性”发展,撑起“制造之都”的脊梁

汽车及零部件:“跳跃性”发展,撑起“制造之都”的脊梁

2010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从福特汽车手中收购了沃尔沃汽车,海外市场也不断增长,包括在中国建设制造基地、投产和出口,形成了良好的全球协同效应……

2013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收购伦敦出租车公司,2017年宣布公司正式更名为伦敦电动汽车公司,致力于打造全新的轻量化、具有零排放能力的电动车平台,标志着公司正式开启了面向全球新能源城市商用汽车市场的转型……

2017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发布高端合资品牌领克汽车,领克诞生于当今汽车产业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背景下,是采用欧洲技术、欧洲设计,并致力于实现全球制造、全球销售的高端汽车品牌……

2017年11月,吉利汽车在白俄罗斯落成的白俄吉工厂建设项目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产业项目之一……

汽车及零部件:“跳跃性”发展,撑起“制造之都”的脊梁

汽车及零部件:“跳跃性”发展,撑起“制造之都”的脊梁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相关人员表示,汽车产业是高度技术密集型产业,汽车企业必须要有核心技术及可持续的研发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存活发展。因而,在加快全球化进程的时候,确保团队持续专注科技创新和协同效应的发挥,不断扩大、加强研发和设计体系在全球的布局。

外向型战略增强产业融入国内外发展

近日,财政部宣布自2018年7月1日起下调汽车进口关税,这一举动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开放进程进一步加快。那么对于台州汽车制造业来说是否会受到冲击?

自中国加入WTO以后,汽车进口关税从1986年的220%到如今大约17%,并没有对中国的汽车行业带来巨大冲击。

汽车及零部件:“跳跃性”发展,撑起“制造之都”的脊梁

对于台州而言,汽车工业增加值也持续增长,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自主品牌不断成长壮大。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相关人员分析,目前的关税调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仅会促进国内的产业升级和贸易平衡,也会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事实上,越是汽车工业强国,汽车进口关税越低。换言之,众多汽车强国在产业发展道路上,都经历过随着一国汽车工业的全球竞争力提升,逐步降低汽车进口关税的过程。

汽车及零部件:“跳跃性”发展,撑起“制造之都”的脊梁

为了达到“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目标,台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将着力“龙头引领、突破发展”“协同融合、协调发展”“创新驱动、全面发展”“开放合作、共赢发展”。

龙头引领、突破发展——紧紧围绕吉利豪情、吉利领克、吉利沃尔沃等核心整车企业和重点配套功能区建设,整合全市资源、联动支撑平台……

协同融合、协调发展——深入实施补链强链工程,做大做强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业、做精做优汽车特色服务业,不断拉长、拓宽、做厚汽车产业链条……

创新驱动、全面发展——加快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完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增强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优势和自主研发能力……

开放合作、共赢发展——全力实施外向型战略,扩大整车及核心零部件出口规模,加快融入跨国汽车采购体系,不断提高开放合作水平,增强台州汽车产业融入国内外产业发展、吸纳外部优质要素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