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及零部件:“跳躍性”發展,撐起“製造之都”的脊樑

“我是一個放牛娃,上小學時,我利用暑假為生產隊放牛,每天0.15元,一個暑假能賺6元—10元人民幣,對我來講這是一筆大錢……”

前不久,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寫的一篇《向改革開放四十週年致敬》文章刷爆了朋友圈,佔據了各大媒體的新聞網頁。

汽車及零部件:“跳躍性”發展,撐起“製造之都”的脊樑

起源於台州的吉利控股集團是台州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的一個縮影,汽車及零部件被列為我市重點發展七大千億級產業之一。

今年一季度,我市汽車產業預計實現規上產值205.7億元,同比增長42%,其中:整車製造方面,預計實現產量9.54萬輛,同比增長64%,實現規上產值75.7億元,同比增長106%;零部件製造方面,預計實現規上產值130億元,同比增長20%。

汽車及零部件:“跳躍性”發展,撐起“製造之都”的脊樑

擁有50多年曆史的汽車全產業鏈

在陸地面積僅僅378平方公里的玉環市,遍佈著大大小小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1700多家,集中在五個大型零部件製造園區內,產業集聚度高,集群優勢得到了極大的發揮,產業分工精細,工序合作緊密。

台州汽摩配產業發展歷史悠久,50多年前,以緊固件製造為主的家庭作坊,在玉環已經開始出現,是台州汽摩配產業的發源之地。

汽車及零部件:“跳躍性”發展,撐起“製造之都”的脊樑

台州汽摩配產業起源於上個世紀60年代,早在1966年,玉環就誕生了首家民營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到80年代,玉環就有“南方最大的汽摩配生產基地”之稱,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2004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授予玉環“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稱號,2016年,玉環汽摩配產業首次突破500億大關,2017年,更是實現產值540.38億元。

放眼整個台州,近年來,我市以創建全產業鏈汽車城為契機,大力打造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整車製造迅速崛起,零部件優勢日益鞏固,汽車產業核心競爭力獲得全面提升。

汽車及零部件:“跳躍性”發展,撐起“製造之都”的脊樑

在浙江凱名瑞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內,一位工人控制四臺機器加工汽車零配件,這些機器便是浙江凱名瑞汽車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建國不久前從日本採購的最新設備。

“採用更先進的進口設備,引進深層次人才,研發全新產品,在更高層次謀求發展才能走得通。”周建國說。

汽車及零部件:“跳躍性”發展,撐起“製造之都”的脊樑

據玉環市汽摩配行業協會秘書長鬍士亮介紹,由於產業集群的形成,與零部件製造相關的行業如產品測繪製圖、機床生產與銷售、企業樣本設計、展會公司、出口公司、翻釋公司、物流公司、刀量具專賣、原材料專賣等等都應運而生,為當地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不僅如此,目前,台州還擁有一大批熱衷汽車製造業的企業家。

汽車及零部件:“跳躍性”發展,撐起“製造之都”的脊樑

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擁有吉利豪情、吉利沃爾沃等多家整車生產企業以及6000多家汽車零部件及配件生產企業,湧現了雙環傳動、銀輪股份、長鷹信質、躍嶺股份、浙江仙通等10家上市公司,形成了臨海、路橋、台州經濟開發區等整車製造基地,以及玉環、天台兩大國家級汽車配件製造特色產業基地。

打造享譽國內乃至世界的汽車城

經過多年的發展,台州已經形成“整車與零部件並重、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並舉、製造業與服務業協同”的產業發展思路。

汽車及零部件:“跳躍性”發展,撐起“製造之都”的脊樑

例如,年產20萬輛整車的吉利V項目、年產30萬輛整車的吉利豪情臨海新基地擴建項目的投產和逐步釋放產能,年產40萬臺發動機項目的加快建設,吉利整車及零部件產業化項目、年產6.5萬輛高端新能源汽車項目、吉利汽車配套園區項目的順利簽約。

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相關人員表示,這些舉措,必將帶動台州現有零部件配套企業進行技術提升、規模擴張,推動產品向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方向發展,並吸引更多國內外著名零部件配套企業落戶台州。這為台州積極打造以汽車整車生產企業為核心、關鍵零部件製造企業為依託的協同發展體系增添了新動能。

汽車及零部件:“跳躍性”發展,撐起“製造之都”的脊樑

在吉利等整車企業對產業鏈的帶動作用日益顯著,新型“整車—零部件”合作體系逐步完善,形成了“自主整車企業—龍頭零部件企業—中小零部件企業”帶動發展的雁形方陣,湧現出了一批上市公司、“瞪羚企業”。

但良好發展態勢的背後也存在著挑戰,比如汽車產業作為帶動性強的支柱產業,各地均高度重視,作為稀缺資源的汽車整車項目、關鍵零部件投資商等成為各地激烈爭奪的焦點,區域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政策優惠的範圍和力度都在逐步加強,台州產業招商面臨很大挑戰。

汽車及零部件:“跳躍性”發展,撐起“製造之都”的脊樑

圍繞著打造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現代化、全產業鏈汽車城,下階段,台州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將按照“產業構建與城市規劃並進、企業發展與園區建設同步、核心區域與特色中心協同”的產業佈局思路和“產業向區域集聚、企業向園區集中”的產業集聚原則,以臨海頭門港、吉利汽車小鎮、台州灣產業集聚區東部新區、台州經濟開發區為戰略核心區,構築沿海沿江產業集聚帶,逐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發展導向明確的“一核二軸三片八區”的產業佈局,使台州汽車城成為“製造之都”建設的脊樑工程。

全球產業鏈的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

製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一個自主的、強大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製造業是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標誌,汽車製造業責無旁貸。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中國市場不能解決汽車工業面臨的各種挑戰,需要超越國界考慮問題,更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

因此,以吉利控股集團為代表的台州汽車及零部件製造企業堅持以全球化的視角發展,以滿足不斷提升並且多樣化的消費者的需求。

汽車及零部件:“跳躍性”發展,撐起“製造之都”的脊樑

二十一世紀初,中國加入了WTO。一方面,中國的汽車零部件融入了國際採購體系,市場容量得到了迅速放大。合資、獨資企業形成的新技術、新理念、新裝備,以及由此帶來的新產品,使市場競爭也進一步從低層面向高層面升級。

胡士亮介紹,入世之前,玉環只有幾十家企業擁有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取得TS16949的只有廖廖幾家。並且很多企業只是為了迎合配套的要求,只求有體系認證這塊牌,不求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的嚴格運用。

而入世以後,這種情況就有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絕大多數企業通過了ISO9000認證,並且不少企業已經通過TS16949認證;另一方面,現在認證的企業看重的不僅僅是證書,更注重的是質量體系的實施,往往都選擇高資質的認證公司從事這方面的工作。

汽車及零部件:“跳躍性”發展,撐起“製造之都”的脊樑

除了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與國際接軌之外,整車製造企業同樣不落下風。

抱著“吉利汽車夢從台州再出發,跑遍全世界”的目標,吉利汽車致力於打造高品質、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精品車型。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旗下吉利汽車集團台州基地已擁有路橋、臨海兩大整車生產基地和路橋V項目工廠。

汽車及零部件:“跳躍性”發展,撐起“製造之都”的脊樑

汽車及零部件:“跳躍性”發展,撐起“製造之都”的脊樑

2010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從福特汽車手中收購了沃爾沃汽車,海外市場也不斷增長,包括在中國建設製造基地、投產和出口,形成了良好的全球協同效應……

2013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收購倫敦出租車公司,2017年宣佈公司正式更名為倫敦電動汽車公司,致力於打造全新的輕量化、具有零排放能力的電動車平臺,標誌著公司正式開啟了面向全球新能源城市商用汽車市場的轉型……

2017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發佈高端合資品牌領克汽車,領克誕生於當今汽車產業全球化、一體化的趨勢背景下,是採用歐洲技術、歐洲設計,並致力於實現全球製造、全球銷售的高端汽車品牌……

2017年11月,吉利汽車在白俄羅斯落成的白俄吉工廠建設項目是我國“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產業項目之一……

汽車及零部件:“跳躍性”發展,撐起“製造之都”的脊樑

汽車及零部件:“跳躍性”發展,撐起“製造之都”的脊樑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相關人員表示,汽車產業是高度技術密集型產業,汽車企業必須要有核心技術及可持續的研發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存活發展。因而,在加快全球化進程的時候,確保團隊持續專注科技創新和協同效應的發揮,不斷擴大、加強研發和設計體系在全球的佈局。

外向型戰略增強產業融入國內外發展

近日,財政部宣佈自2018年7月1日起下調汽車進口關稅,這一舉動標誌著中國汽車產業開放進程進一步加快。那麼對於台州汽車製造業來說是否會受到衝擊?

自中國加入WTO以後,汽車進口關稅從1986年的220%到如今大約17%,並沒有對中國的汽車行業帶來巨大沖擊。

汽車及零部件:“跳躍性”發展,撐起“製造之都”的脊樑

對於台州而言,汽車工業增加值也持續增長,行業從業人員數量不斷增加,自主品牌不斷成長壯大。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相關人員分析,目前的關稅調整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僅會促進國內的產業升級和貿易平衡,也會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

事實上,越是汽車工業強國,汽車進口關稅越低。換言之,眾多汽車強國在產業發展道路上,都經歷過隨著一國汽車工業的全球競爭力提升,逐步降低汽車進口關稅的過程。

汽車及零部件:“跳躍性”發展,撐起“製造之都”的脊樑

為了達到“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目標,台州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將著力“龍頭引領、突破發展”“協同融合、協調發展”“創新驅動、全面發展”“開放合作、共贏發展”。

龍頭引領、突破發展——緊緊圍繞吉利豪情、吉利領克、吉利沃爾沃等核心整車企業和重點配套功能區建設,整合全市資源、聯動支撐平臺……

協同融合、協調發展——深入實施補鏈強鏈工程,做大做強整車及關鍵零部件製造業、做精做優汽車特色服務業,不斷拉長、拓寬、做厚汽車產業鏈條……

創新驅動、全面發展——加快落實創新驅動戰略,完善“政、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增強汽車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優勢和自主研發能力……

開放合作、共贏發展——全力實施外向型戰略,擴大整車及核心零部件出口規模,加快融入跨國汽車採購體系,不斷提高開放合作水平,增強台州汽車產業融入國內外產業發展、吸納外部優質要素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