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公開宣佈你的個人目標?這個回答絕對顛覆你的認知

該不該公開宣佈你的個人目標?這個回答絕對顛覆你的認知

-1-

比如一個月減重10斤,全年閱讀20本書,3個月通過司考,CPA等資格考試......個人目標囊括生活,學習和工作,內容豐富,不一而足。

讓人感覺似乎對著全世界立下flag,就可以鞭策自己奮發圖強,實現那些雄心壯志和雞血誓言,彷彿看到自己實現後被周遭親友羨慕和膜拜的眼神......

公開宣佈自己的個人目標一下子變得時髦又勵志。

然而最近的一條微博熱搜《TED演講:不要公開宣佈你的個人目標》,卻顛覆了人們的認知,非常值得琢磨。

-02-

Derek Sivers在演講過程中提到這樣一組測試:

163個被測試者的人分成兩組,一組在做活動之前要將任務目標大聲講出來,另一組則沉默留在心底。接下來每個人有45分鐘開展任務,但中途任何時候都可以停下。

結果那些沒宣佈目標的人平均工作了整整45分鐘,在結束之後的訪問中,他們感到為了實現目標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而那些宣佈目標的人在工作平均大約33分鐘後就放棄了,當之後被問及原因時,他們說因為感到快要接近目標,所以放棄了。

Derek Sivers認為:

當你向外公佈了你的個人目標時,你的潛意識裡就認為你很快就要完成這個任務了,而且你會想當然認為任務很簡單。在做任務的過程時你常常沒有用盡全力,導致最終無法實現目標。

-03-

許多心理學家給出類似結論:

Telling someone your goals make them less likely to happen(告訴別人你的目標,會使你幾乎不能達成目標)。

之所以會造成這個局面,是因為如果我們在目標還沒實現前,就將其告訴朋友或同事,當大家都認可這個目標時,就會無形中造成一種社會現實和思維模式:讓我們感覺到目標已經達到。

然後有了虛幻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過程中我們反而就不那麼積極地去做了。

讓我們回憶身邊曾經或正在發生的事,就會深有同感。

當你和室友宣佈1個月減肥10斤,室友投來極其羨慕的目光說:“哇,你好有野心,好有毅力啊,真佩服你!”

你聽後,心裡這個美啊,彷彿身上有10斤肉已然消失,然後之前制定每天跑10公里和節食計劃在執行過程中總是一拖再拖,大打折扣;

當你和閨蜜宣佈兩個月內一定找一份漲幅50%的新工作時,閨蜜直誇你有本事,有魄力,於是彷彿新工作offer已在手上,本職工作你開始心不在焉,小獵頭告公司的電話你也懶得去接,心想你們手頭有啥好的offer。

兩個月後,不僅找工作毫無進展,還收到現任領導的warning letter(警告信)。

你突然意識到,這一切都歸咎於自己被自己設定的目標麻痺了,誤以為“目標”就是“結果”,而忘記了忽略和超越真正努力付出的過程,目標將永遠只是目標而已。

-04-

也許你會說,這不合理啊,我把目標說出來,正好可以讓周圍的人監督我,鞭策我,不是更容易幫我達成目標嗎?

一件事情,如果需要旁人的監督,而不是發自內心的驅動,你覺得這件事情完成的可能性會有多少?

外人的監督,最多是一個善意的提醒,但如果你自己根本不想動,你一樣可以找出100個理由拖延和放棄,不是嗎?

工作忙,沒時間,天氣不好,身體不適等等,這些理由隨便你挑。

當然如果你能找到和你有同樣目標的夥伴,一路前行,彼此支持和鼓勵,順帶監督和打氣,卻是個不錯的容易達成目標的辦法。

在實現理想的路上,這個辦法讓自己不再孤單,倍感煎熬,反倒更容易堅持下來。

但這和你向全世界公開宣佈個人目標截然不同:因為你的同伴身在其中,和你一樣需要為實現目標付出汗水,努力和執著。

-05-

不必將個人目標昭告天下,並非是不願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計劃,更不是暗地裡偷偷摸摸去做一件事情,而是為了讓自己更專注於完成任務本身。

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不管是一帆風順還是百轉千回,你都無需過分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言論,尤其來自負面和消極的評論。

網上看到一個微博段子,很有意思,也印證了個人目標不要輕易宣佈的道理。

該不該公開宣佈你的個人目標?這個回答絕對顛覆你的認知

韓非子早就用“事以密成,語以洩敗”的古語提醒世人止語是一種修行,不論是秘密,還是目標。

低調努力前行,一旦實現目標,暢享和眾人歡慶成功帶來的喜悅;

目標未成,也不必氣餒,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會讓你變得更強大,未來你一定會在某個轉彎處邂逅那個更好的自己。

該不該公開宣佈你的個人目標?這個回答絕對顛覆你的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