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系統兩步走跟隨還是超越?蘇-57步履維艱中終有點突破

180千牛的發動機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成就,而目前俄羅斯多款戰鬥機是裝備有這類發動機,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俄羅斯潛心研製多年的蘇-57戰鬥機,這款戰鬥機當時被稱為T-50戰鬥機,其實從研製之初T-50就有了一個需求,發動機的推力必須滿足超過190千牛,因為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發動機是裝備在F-35閃電II上面的F135大推力渦扇發動機,F-35戰鬥機憑藉這款發動機都沒有實現超音速巡航的飛行能力,當然F-35閃電II只有一臺發動機,而蘇-57則有兩臺發動機。俄羅斯土星公司為了蘇-57的配套發動機已經花了10年左右的時間,而推出的所謂的產品30就是起主要成果,目前已經在蘇-57戰鬥機機上進行各種測試工作。

動力系統兩步走跟隨還是超越?蘇-57步履維艱中終有點突破

對於戰鬥機來說,發動機推力越大越好,當然也不是無限制的放大發動機的推力,這個也要和發動機本身的重量有關係,這就是推重比了。俄羅斯在航空發動機發展領域有獨到之初,這也是支撐其戰鬥機研製的一個基礎,隨便拿出一款發動機就能支撐多款戰鬥機的研製,但是在蘇-57上面是俄羅斯難得一次戰鬥機等待發動機的案例,從蘇-27開始,AL31F發動機的研製成功讓俄羅斯在幾十年裡吃吃老本就能夠發展出一系列的戰鬥機,包括各種戰鬥轟炸機等。

動力系統兩步走跟隨還是超越?蘇-57步履維艱中終有點突破

當美國的F-22A猛禽戰鬥機大力發展的時候,俄羅斯也開始了追趕的過程,不過這個追趕晚了十多年,而在這10年間美國已經完成了F135發動機的研製過程。航空發動機的研製是一個延續的過程,核心機的運用可以大大降低開發的難度和提高進度,美國的F119 到F135的變化 就是一個例子,如今F135發動機已經成為世界上推力最大的戰鬥機發動機。

動力系統兩步走跟隨還是超越?蘇-57步履維艱中終有點突破

蘇-57為了趕上進度不得不採用了AL41F這款成熟的發動機進行試飛工作,一直到2017年年底作為蘇-57的終極發動機才被安裝到了蘇-57的測試用機上進行試飛工作。但是如果這款發動機需要真正安裝到服役機型就需要更長的時間了。其實不僅僅蘇-57在研製過程中為了趕上進度而是用現成的成熟發動機,中國在研製殲-20的時候也是採取了這策略,因為中國在航空發動機的不足,不得不使用了進口的AL31F發動機,這款發動機並不具備矢量功能。

動力系統兩步走跟隨還是超越?蘇-57步履維艱中終有點突破

動力系統兩步走其實是一個權衡利弊的結果,戰鬥機先飛起來或者戰鬥力,再測試新型的發動機升級系統,這個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從2011年1月11日開始,中國殲-20的原型機就開始了試飛的過程,而最近又傳出了安裝國產發動機的消息。

動力系統兩步走跟隨還是超越?蘇-57步履維艱中終有點突破

中國研製殲-20在動力系統上並不是跟隨俄羅斯蘇-57的發展模式,這是在特定條件下的一種解決方案,AL31F渦扇發動機是中國戰鬥機普遍裝備的型號,從殲-10到殲-11系列等。如今使用AL31F發動機的殲-20已經在作戰部隊服役,這就說明這個做法是成功的。同時俄羅斯的蘇-57至今還沒有服役,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遺憾,至於俄羅斯的產品30發動機也是蘇-57發展過程中的一個亮點了,未來將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發動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