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第二十八句註譯)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第二十八句註譯)

上德不德,下德執德。

德行崇高的人,不自覺有德行,德行低下的人,執著於德行。

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德者,不著物,不以私心造作,不自覺有德。下德者,著物,以私心造作,逢以為有德。王弼雲:”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無執無用,故能有德而無不為。不求而得,不為而成;故雖有德而無德名也。下德求而得之,為而成之,則立善以治物,故德名有焉。求而得之,必有失焉;為而成之,必有敗焉;善名生,則有不善應焉;故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也。無以為者,無所偏為也。凡不能無為而為之者,皆下德也。“上德和下德的差別在於一是無為,一是有為。

古注有:

唐·杜光庭注:”上德無為者,道德所稱也。又云:‘有若無,實若虛。’道者若執有見有名,即非上德也。……下德執德者,有名跡功業以成,稱名自見。凡諸有見,皆生分別……即有分別,即為執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