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发条的那些事


发条是手表的动力源泉,指的是盘绕在发条盒内的“片装弹簧”。材质方面,早先为碳素钢,如今常见的Nivaflex合金。

但无论何种,在手表中的工作原理大同小异,简单来说就是上链时发条轴顺时针转动并利用发条轴上的钩子卷紧发条,以此“存储能量”。

随后,弹性力促使发条放松,这一步可以理解为之前储存的能量的释放过程。但因为发条轴已经止逆,所以发条只能通过外钩带动发条盒旋转来释放能量,而发条盒的旋转子让也会带动后续啮合齿轮的运转,直至发条粘于发条盒盒壁上的。

由上可知,动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条的干工作圈数,但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发条的工作圈数与发条的长度并不一直是正比关系,其有一个上限的存在。

这是很好理解的一点,过长的发条虽然乍看之下能使得盘绕的总圈数增加,但同时也会减少长发条以增加手表动储时间的方式,是一个阈值的。毕竟对于机芯来说,发条盒不可能无限大。

经常手动上发条,是否会损伤机芯? 这确实是很多人都存在一个疑问。现代生产的质量合格的机械表,不管是手动上弦还是自动上弦,上弦系统在结构和材质上都进行了很大的改良,经常手动上发条,不会给机芯带来伤害,仅可能会造成表把表头的磨损,但也属于外观的自然损耗,不会影响腕表的走时。当然,这里讲的“经常上弦不会有伤害”是有条件的。 因为,不正确的上弦方式,确实能给机芯带来伤害。

避免过度上弦:完全空弦的腕表,手动上弦20-30下即可上满;对于每天佩戴的机械表,两天左右上一次,一次补充上弦10-15下就已足够。一天几次的过于频繁,或者每次上弦过多过久,会增加上弦系统出故障的几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