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宁用平庸的亲戚朋友,也不用开口闭口都要高薪的人才!

很多人找工作,多是冲着高薪高职去的,这无可厚非。但很多人为了高薪高职几乎就完全迷失了自己。高薪、配套的免费车、房,独自带领一个团队,一定的企业股份和分红,这样的待遇固然不错,但是也形成了一股风气,只为自己负责,一旦不符合自己的利益,要么带领团队离开,要么就是混日子,一件企业风向不对,马上走人。所以很多老板对开口闭口就是高薪的人持怀疑态度,宁可用听话照做的资质平平的亲戚,也不愿意用外人。

老板:宁用平庸的亲戚朋友,也不用开口闭口都要高薪的人才!

这样的企业并不少见,其中也不乏一些知名的大企业。所以,在开口跟老板要高薪的时候,你先要认清你自己,不能过于盲目了。

(1)路要一步步走,先有量的积累,然后才会有质变

就如同很多的年轻人一样,刚毕业,几乎没有什么够工作经验,更不要说拿得出手的成绩,开口就是月薪上万,而且还要求税后。能不能胜任先不说,能不能给企业创造业绩先不说,没上任就要求高薪,实在有些让人难以接受,做企业不做赌博!

几年前面试过一个年轻人小李,自以为名校,读书这么多年,刚毕业就想着收回之前的投资,开口就让你不由得的想拒绝,对中小企业的老板更是如此,所以大家一般不愿意用新人,除了支付工资还要付出不小的培训费用。当初也是咬咬牙忍着付出了,两年后,从新人到老人,从入门到熟手,本以为小李可以为公司做一些贡献了,公司可以收回之前投资成本了,小李转身走了,丝毫没有留恋,更不要说感恩了。令公司的高管难堪不已,好不容易培养出来了,居然走了,之前的手把手教导,甚至下班时间还不辞辛劳的指点,付诸东流。

于是,公司的招聘开始排除新人,即使很优秀,一样需要从头做起,坚决不拿高薪做交换。而那些相对不是名校的新人,往往都接受了公司的条件,一步步做起,逐步成为熟手,几年后留下的人还是多数。

之所以说这个故事,就是希望你能明白,企业在高薪招人这一块已经吃了太多的亏,除非你足够优秀,不然你就做好从底层做起的准备,一步步来,公司不会让老实人吃亏的。

老板:宁用平庸的亲戚朋友,也不用开口闭口都要高薪的人才!

(2)不要让周围的人影响了你的判断

很多年轻人找工作,往往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你选择了一个夕阳行业,马上就会招来亲朋好友的质疑,甚至嘲笑。于是,很多年轻人毕业就是冲着的500强、大企业,对小企业往往不屑一顾,及时去了大企业薪水很低也要混迹其中,美其名曰混在成功人士的圈子里。但是事实上,在大企业做出成绩,往往比中小企业更难,从长远来看升迁、加薪更是没有中小企业快。

还有就是行业的选择,投行、电商、互联网公司、咨询公司、英语培训等都是年轻人相对热门的选择,从来不问自己到底喜不喜欢,适合不适合,而是一窝蜂地跟着大家走。还有人在曹营心在汉的,边工作边准备公务员考试,父母之命,不得不从,当然很多年轻人向往公务员也有一定的社会原因。

很多人工作受到周围人影响太多,今天做这个明天又想做那个,就像挖井,快挖出水来的时候,又换地方挖了,浪费了大好的青春年华,几年过去后依然没有什么特别的长处,待遇不见得有什么提升。

老板:宁用平庸的亲戚朋友,也不用开口闭口都要高薪的人才!

(3)公司,不仅仅是工作、工资,更是有价值的平台

工作之后,很多人发现,公司就是工作和工资,拼命工作,获得更多的回报,而当初的理想,早已经搁置;还有那种混日子的,混一天算一天,至少有人给发着工资,什么抱负,早已忘在了九霄云外,混不下去了就换一家公司,换一个东家比换一台电脑都随意,完全把工作当成了一种交易。

工作是交易吗?是!但是公司更是一个平台,工作收获的不仅仅是工资,还有经验还有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你能做聚集多少资源,你就能做多大的事。如果仅仅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工资而工作,不去深挖这个平台的资源,又怎么能实现更大的价值呢?

老板:宁用平庸的亲戚朋友,也不用开口闭口都要高薪的人才!

(4)一切从利益出发,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

很多时候,我们面试应聘者,总是会或多或少地问一些看似毫无意义的问题,你是哪里人?父母是做什么的?你曾经在哪里生活过?你大学在哪读的?读大学期间都做过什么,有什么收获?尝试从家庭文化和个人价值观来理解一个人,相对看到的也会更深更多。

见多了职场上那些一切从自己利益出发的人之后,我曾仔细分析他们的家庭背景和个人价值观,当我们看透了一些人,往往工作的重心不会过多偏移过去,你敢相信一个以自己利益为中心的人会对企业忠诚吗?能任劳任怨地为企业做贡献吗?这也避免万一哪天老板做的不让他满意了,他离职了,公司的业务一下子瘫了一半。尤其是一个创业型的公司,不可能给太好的待遇,而且恨不得一个人当两个人用,对个人价值观这块更是看重,否则而核心成员的不稳定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麻烦。

老板:宁用平庸的亲戚朋友,也不用开口闭口都要高薪的人才!

谈了这么多,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可以去接触一些成功人士,听听他们的建议。如果你处于工作的困境中,先认真地分析自己,然后分析你的平台,找到一个可以发挥自己能力的契合点。总之,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工作和公司,不要过多地计较现在,你应该去计较未来,那才是属于你的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