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以為寶寶長的小疙瘩是痱子,看了對比圖才知道,沒那麼簡單!

導語

寶寶的臉上身上經常會莫名其妙冒出一些疹子,媽媽往往束手無策,到底是不是溼疹?如果是的話,究竟是哪種類型的溼疹?該怎麼應對?

有時候,咱們當媽的如果能夠提前學點小常識,也就不至於一不小心成了“好心辦壞事”的糊塗媽了。嬰幼兒常見的皮疹不外乎溼疹、熱疹(痱子)、幼兒急疹、蕁麻疹、嬰兒痤瘡等,那應該如何簡單辨別區分呢?不羅嗦了,直接看圖說話吧!

01嬰兒溼疹

溼疹的特點:發紅、乾燥、連片、脫屑、有明顯瘙癢,嚴重時會有小裂口甚至伴有滲水、結硬痂、輕微紅腫等。皮疹一般先從兩頰開始,嚴重起來的話會逐漸擴散到耳後、頸部、四肢甚至頭部也會有。溼疹遇熱會加重,容易反覆。

寶媽以為寶寶長的小疙瘩是痱子,看了對比圖才知道,沒那麼簡單!

這張圖比較典型,符合上面列出的嬰兒溼疹的幾個明顯特徵。

寶媽以為寶寶長的小疙瘩是痱子,看了對比圖才知道,沒那麼簡單!

這個寶寶臉上的溼疹也明顯連成片了,皮屑明顯,而且乾燥。

寶媽以為寶寶長的小疙瘩是痱子,看了對比圖才知道,沒那麼簡單!

這個寶寶臉上的溼疹已經很嚴重了,結硬痂有皮屑,皮損厲害,有小裂口。

寶媽以為寶寶長的小疙瘩是痱子,看了對比圖才知道,沒那麼簡單!

這是頭頂部位的溼疹,紅色的小顆粒,症狀已經有點嚴重了。

寶媽以為寶寶長的小疙瘩是痱子,看了對比圖才知道,沒那麼簡單!

這個寶寶看起來很痛苦,這種屬於口水疹,出現在嘴巴周圍和下巴附近,皮損嚴重,發紅明顯

寶媽以為寶寶長的小疙瘩是痱子,看了對比圖才知道,沒那麼簡單!

02熱疹(痱子)

熱疹也就是常說的痱子,夏天比較常見,在悶熱環境下,出汗後汗液停留在皮膚表面不易蒸發,刺激皮膚後出現熱疹,繼發感染後還會形成膿皰疹。熱疹的特點:受熱後出現,密集顆粒樣丘疹,皮疹消退後有輕度脫屑。有時會呈針頭大小圓而尖形的淺表性小水皰或膿皰。嬰幼兒熱疹常見於頭面部、脖頸、軀幹等處。

寶媽以為寶寶長的小疙瘩是痱子,看了對比圖才知道,沒那麼簡單!

這是寶寶胸前長出了大片熱疹,應該與平常穿太多有關係,說白了就是捂出來的。

寶媽以為寶寶長的小疙瘩是痱子,看了對比圖才知道,沒那麼簡單!

這張圖片中寶寶臉上是較典型的膿皰疹,出現熱疹後如果沒有控制好嚴重下去繼發感染就會形成膿皰疹

03嬰兒痤瘡

嬰兒痤瘡一般以新生兒痤瘡最為常見,其原因是胎兒時期經胎盤傳至嬰兒體內的母體激素水平開始降低所致,隨著嬰兒體內雌激素水平的降低,皮膚就會迸發出小疙瘩樣的痤瘡。(崔玉濤觀點)新生兒痤瘡特點:發生在出生後數天至4周以內,主要發生在面頰、額及頦部,以丘疹和膿皰為主,偶見黑頭粉刺,少見結節和囊腫。

寶媽以為寶寶長的小疙瘩是痱子,看了對比圖才知道,沒那麼簡單!

這是比較典型的一種嬰兒痤瘡的症狀,符合上面所說的新生兒痤瘡特點。

​04蕁麻疹‍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也叫風團。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侷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有時也會反覆發生新的皮疹。蕁麻疹特點:常先有皮膚瘙癢,抓撓後出現風團,風團大小形態不一,高出皮膚界限不清,逐漸蔓延融合成片,一般可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

寶媽以為寶寶長的小疙瘩是痱子,看了對比圖才知道,沒那麼簡單!

圖中是大腿根部抓撓後出現蕁麻疹,可以看到明顯的小風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