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东北大学内迁三台县始末

1937年11月淞沪会战失利后,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并确定以四川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1938年12月,蒋介石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要机关抵达重庆,标志着国民政府西迁工作结束,重庆成为名副其实的战时首都,其政治地位空前提高。

1937年淞沪会战失利,国民政府内迁重庆,至1938年,共计37所大学内迁。三台县迎来内迁的东北大学。

抗战时期,东北大学内迁三台县始末

三台东北大学校门(现三台中学大门位置)

东北大学于1923年4月由张作霖创建于沈阳,"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东北大学也开始流亡生涯。入关后,东北大学先后设校于开封、西安。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软禁南京,次年,国民政府派藏启芳接收东北大学,改称国立东北大学。在西安复课后不久,日军逼近潼关,东北大学被迫南迁。1938年3月,东北大学内迁三台,"当地政府和各界群众召开了有3000人参加的欢迎大会",租赁县城东街潼川府贡院和杜甫草堂寺一部分房屋、军阀田颂尧军部旧址(现三台中学一角)以及潼属联立高中的部分校舍,于5月10日正式复课。后来又陆续兴建了礼堂、图书馆、教室、宿舍、餐厅和各学系研究室、防空设施等。又租赁省立高中校在北坝的校产百多亩作体育场,买蚕丝公司职员训练班作新生院。规模也从初期的文、法两个学院,中文、史地、化学、政治、经济五个系,扩展为文、法、理、商四个学院,增加外文、数学、物理、工商管理等系,成为抗战时期较为完整的大学。

东北大学在三台这座川北小城度过8年时光,"办公、学生补助、学术研究等费,极感支细",校舍简陋,物资匮乏,土木老屋,糙米黑面,桐油照明,无车无舆, 生计危及。但东大师生直面困苦,再续弦歌,追求学术发展,传播进步文化,开展社会教育,倡导体育运动,办学成绩甚佳,"各级中学林立",使得川北"学风丕变,蔚极一时之盛"。一批名师如陆侃如、冯沅君、金毓黻、高亨、杨荣国、姚雪垠等齐集东大。不少课程均由知名教授主讲,如姜亮夫(1902~1995)、潘重规(1908~2003)、蒋天枢(1902~1988)等知名教授在三台县为各系大学一年级主讲国文课;川内知名人士、川籍学者李季伟任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东大编印的学术刊物《东北集刊》《志林》收录了师生数百万字的论文,研究课题从"大学精神"到"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从"三台物价"到"东北人口发展的特点",调查缜密,论证严谨,实用性强,令人叹服。

抗战时期,东北大学内迁三台县始末

东北大学图书馆(遗址位于现三台中学校内)

在三台期间,东北大学广大师生还举行义演,修建防空洞,捐赠前线,支援抗战。通过一系列文化宣传活动,三台成为了抗日救国的前沿阵地,不少学生参加远征军,出川抗日。在三台人民的眼里,内迁三台的东北大学,在流亡中克服重重困难和各种压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青年。

抗战时期,东北大学内迁三台县始末

抗战时期东北大学在牛头山修建防空洞情形的公函

1946年5月,迁回沈阳,结束在三台长达8年的办学生涯。东北大学迁回沈阳后,在原三台东北大学的校址上诞生了川北大学,后来发展成为现在的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

抗战时期,东北大学内迁三台县始末

东北大学离开三台时部分师生合影

审核:梁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