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還在路上,4億多高血壓後備軍如何從時間裡搶健康

2018年5月29日,我國高血壓抽樣調查結果正式在著名的《循環》雜誌發佈,同時刊發的專家評述文章指出,中國高血壓防控是時候從發現問題過渡到解決問題了。為什麼這麼說呢?高血壓大爆發的根源是什麼?有通過疫苗進行預防的可能嗎?在認真閱讀這篇文章之前,先請您記住,不論您自己是不是高血壓患者,高血壓預防都與您相關,因為,即使您和家人血壓都還正常,在現在以及今後,您的親友中一定會有高血壓患者。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科學研究依據的。

疫苗還在路上,4億多高血壓後備軍如何從時間裡搶健康

此次公佈的最新調查是在全國範圍內採用分層多階段隨機抽樣方法進行的研究,共調查18歲以上人群中的45萬人,準確地反映了我國高血壓的流行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在18歲及以上人群中,2.45億人為高血壓,占人口比例為23.2%;此外,還有4.35億人是正常高血壓值,人口占比為41.3%。也就是,5個成年人中有1個是高血壓,另外,每10個人中有4個未來會很快成為高血壓。更悲觀的是,高血壓患者中有超過1.2億的人不知道自己已患病,1.5億患者還沒用開始用藥,所有患者中只有15.3%,即3700萬人的血壓得到了控制。調查採用的標準是140/90mmHg的當前診斷標準,如果按2017年美國最新高血壓標準為衡量的話,那意味著我國成年人有近一半已經是高血壓。

疫苗還在路上,4億多高血壓後備軍如何從時間裡搶健康

高血壓大爆發的原因,按目前國際研究的共識觀點來看,是由人的基因、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等共同作用導致的,在這其中影響巨大,且可以由個人改變的,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導致高血壓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發病增多的生活方式包括久坐不動且缺乏足夠鍛鍊;攝入過高的卡路里;肥胖或超重;鹽、糖、酒精的攝入量過大;吸菸等。

疫苗還在路上,4億多高血壓後備軍如何從時間裡搶健康

生活方式導致疾病,根源被認為是基因跟不上生活變化。以鹽的攝入為例,在傳統的生活環境裡,缺鹽是人們普遍面臨的問題,身體缺鹽,就會抽筋,人體因此會修煉出盡力吸收鹽分的機能,並隨基因保留並遺傳下去。但隨著現代化生活的到來,食鹽變得便宜而易得,但基因中對鹽的渴望卻不會在幾十年內就消除。100年以前,食鹽的攝入量約為50毫克到2克,而現在,美國人每天平均食鹽攝入量是10克,我國超過12克,北方某些地區超過14克,而人體維持正常生理活動的每日鹽需要量為2克到3克。食鹽攝入過多是導致高血壓的主要原因,而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食鹽攝入量標準是,成年人每天不超過6克;糖尿病患者及65歲以上老年人不超過5克;高血壓及腎病患者不超過2克。請記牢,防高血壓一定要淡口,淡口,淡口。

疫苗還在路上,4億多高血壓後備軍如何從時間裡搶健康

高血壓的本質,既是獨立的心血管疾病,又是其他疾病的危險因素,在所有慢病中,高血壓是第一位的致死及致殘原因,因此稱為沉默的殺手。高血壓的主要危害是卒中、冠心病、心衰、尿毒症、失明等併發症,高血壓出血性腦卒中一旦發生,即使能僥倖活下來,餘生也將因半身不遂而在輪椅中思考人生。有如此嚴重的後果,卻有那麼多的人不重視,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因為多數高血壓患者症狀不明顯或不特異,只是偶爾感覺頭暈或頭痛,因此,真正建立防控高血壓的健康意識是關鍵。

疫苗還在路上,4億多高血壓後備軍如何從時間裡搶健康

疫苗還在路上,4億多高血壓後備軍如何從時間裡搶健康

有些朋友可能會想,這又限制吃東西又要運動,還要吃藥,太麻煩了,能不能搞點疫苗出來,打一針就預防高血壓呢?這個是有希望有的,但目前研究還在路上。2015年時,日本大阪大學的學者曾設計了一種DNA疫苗,靶向作用於血管緊張素2,在動物試驗中,疫苗可以使小鼠產生抗體,抗體應答效果可成功降低血壓達6個月,同時也減少了相關的心臟及血管組織周圍纖維化,小鼠生存率也有顯著改善。在此之前,我國也有學者進行過疫苗研究並申請了專利,其理論是發現高血壓患者體內有自身抗體,通過疫苗則可由抗體反應降低血管緊張素含量。高血壓疫苗的問題是不能達到永久效果,其安全性也有待驗證,這個領域的相關研究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但目前還沒有進入到人體臨床試驗階段。我們還是一邊祈禱,一邊好好測血壓,並且改變生活方式,血壓高就認真吃藥,先把自己和家人的防控做起來吧。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