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排名第六的高士廉:決定玄武門之變成敗的關鍵人物

高儉(575年-647年),字士廉,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

高士廉曾任唐初宰相,也是名門之後,北齊清河王高嶽之孫,隋朝洮州刺史高勱之子;更為關鍵的身份是,他是李世民長孫皇后的舅父。

正因為如此,他成為李世民的嫡系力量也屬必然;而在李世民人生關鍵的玄武門之變中,高士廉也起到了關鍵作用。

凌煙閣排名第六的高士廉:決定玄武門之變成敗的關鍵人物

凌煙閣繡像

後來,他位列凌煙閣,排名第六,甚至在第一武將尉遲敬德之前。

那麼,高士廉在李唐王朝的建立過程中,到底是一個什麼角色呢?他在玄武門之變中到底如何幫助李世民取得勝利、最終走向權力之巔的呢?

《舊唐書·高士廉傳》記載,“士廉少有器局,頗涉文史。隋司隸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並稱先達,與士廉結忘年之好,由是公卿藉甚”。

這其中與其相交甚厚的薛道衡,是在隋代藝術成就最高的詩人之一。

即便如此,高士廉非常低調,自以為是北齊宗室,不宜廣交名流,一開始隱居在終南山,閉門謝客。

隋煬帝大業年間,高士廉出任治禮郎。

而高士廉還有一個名頭甚大的妹夫,隋朝著名軍事家、外交家長孫晟。他受隋文帝、煬帝重用,多次奉命出使突厥,在同突厥交往的二十餘年中,雖未指揮過大的作戰,但憑其出眾的謀略,為分化瓦解突厥,保持隋朝北境安寧、促進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貢獻。

長孫晟的兒子就是唐朝名相長孫無忌,女兒是李世民的文德皇后長孫氏。大業五年,長孫晟去世。高士廉便將妹妹高氏接回家中,並厚待外甥長孫無忌、甥女長孫氏。

後來,目光如炬的高士廉發現李淵次子李世民才華出眾,便將甥女長孫氏嫁給他,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的文德皇后。

凌煙閣排名第六的高士廉:決定玄武門之變成敗的關鍵人物

李世民

大業九年,高士廉被貶為朱鳶縣主簿。那時候,天下已經大亂。

後來,高士廉依附蕭銑。武德四年,高士廉前往江陵(今湖北荊州)朝見蕭銑,途中聽聞蕭銑被唐軍主帥李孝恭擊敗,便轉而投降李孝恭。次年,高士廉被任命為雍州治中。當時,李世民正擔任雍州牧,因高士廉是自己妻子的舅舅,而且素有聲望,對他非常器重。

武德九年,突厥進犯,李淵命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出征,意在奪取李世民兵權。李世民與隱太子李建成的矛盾進一步加劇,高士廉與長孫無忌、侯君集等人日夜勸諫李世民,欲誅殺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

在關鍵的玄武門之變中,面對有可能兵力不足的情況,高士廉釋放在押囚犯,發給他們武器,並與他們趕到芳林門,有效地配合了李世民行動的最終成功。

如果沒有這部分兵力,以太子黨的實力以及後來的事態發展來看,很難講誰是最後的勝利者。

貞觀元年,高士廉獲罪,被貶為安州都督,後調任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在益州任上,高士廉做了不少移風易俗的事情。

當時,蜀地民俗輕薄,百姓都害怕鬼怪而厭惡病人,對病情危重的父母,“多不親扶侍,杖頭掛食,遙以哺之”,大多不親自伺候,用棍棒挑著食物,遠遠地遞給他吃。高士廉“士廉隨方訓誘,風俗頓改”。

貞觀五年,高士廉再次入朝,任吏部尚書,進封許國公。高士廉善於鑑別人才,又熟悉門閥之事,凡是他任用的官員,無不稱職。

貞觀十七年,唐太宗將高士廉的畫像掛在凌煙閣上。不久,高士廉上表請求退休。

貞觀十九年,唐太宗東征高句麗,讓皇太子李治監國,留守定州。高士廉被任命為太子太傅,主持朝政。

貞觀二十一年,高士廉病逝,終年七十二歲,諡號文獻,陪葬昭陵。

凌煙閣排名第六的高士廉:決定玄武門之變成敗的關鍵人物

外甥長孫無忌

李世民這樣評價高士廉:“涉獵古今,心術明達,臨難不改節,當官無朋黨;所乏者骨鯁規諫耳”。高士廉得到千古一帝唐太宗基本正面的評價,只是對他不能直言進諫稍微提出了批評。

綜觀高士廉一生,出身名門,卻為人謙遜,具有較強的政治眼光和政治判斷力,抓住了好的歷史機遇,敏銳、正確、及時地與李唐王室聯姻,成為李唐王朝的肱股之臣,成就了自己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