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肉”按菜系劃分屬於什麼菜系?

迷路的男人337

紅燒肉應屬於南北交匯的大眾菜餚,八大菜系各個地區都能尋覓到它的蹤跡,比如毛氏紅燒肉屬於湘菜,東坡肉在浙菜、川菜等菜系裡都有,還有客家的梅菜扣肉……但是,紅燒肉在不同地方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口味。

據說毛澤東主席不吃醬油,所以毛家紅燒肉裡不加醬油,而是用糖色加鹽形成紅色湯汁,代替醬油給肉著紅色。對於東坡肉,追本溯源,相傳它的原型是徐州回贈肉,蘇軾被貶黃州期間,將烹飪紅燒肉的經驗寫入《食豬肉詩》中,在杭州任知州時,東坡肉逐漸聞名全國。

在漢族歷史上,紅燒肉的歷史並沒有其他菜品那麼悠久,但卻最受歡迎,因為它最家常,以至於人們很難忘記這種味覺的記憶。基本上家家戶戶都做過紅燒肉,它的烹飪並不需要多麼高超的技巧,豬肉、醬油或者糖,都是易得的材料,只需要時間,耐心燉制,就能做成一道美味的下飯菜。

豬肉要選上好的五花肉,一定要肥瘦相間富含脂肪,但是味道的濃淡,火候的各家各戶卻千變萬化。有人偏好甜口,就炒糖色,北方一般加老抽提色,味道的濃淡燉製出來的五花肉,保持了韌勁的口感,吸飽湯汁後嚼在嘴裡,肥肉肥而不膩,瘦肉入口即化,層次分明,唇齒留香。肉湯也是不能浪費的,把濃郁的湯汁加在白米飯上,米飯都能多吃幾碗!

在紅燒肉這種家常菜中,我們吃到的不僅僅是食物的味道,它還代表著母親製作食物時那種肌肉的記憶,對火候的掌握,一日三餐中包含的,還有親情的記憶。


蝦吃

壹周君要再強調一遍,紅燒肉超脫於八大菜系之外,不屬於任何一個菜系👌想當然地把它劃歸為魯菜、川菜或是浙菜之列,都是不負責任的說法。

據統計,全中國關於紅燒肉的菜品超過30種,而且每一個地區的做法都不一樣。比如魯菜的紅燒肉會放大醬提味;浙菜的紅燒肉糖漿多多益善;川菜的紅燒肉麻辣兼修;湘菜的紅燒肉與辣椒共舞.....還有醬油上色、焦糖上色,無水燒製之類的不同做法,你說它到底屬於哪個菜系?

當年孔子曾在《論語》中說過一句:“割不正,不食“。就被大家說成這是在指方方正正的紅燒肉,因為孔子是魯國人,紅燒肉顯然也就是魯菜。

親,要知道當年孔子身處的東周春秋末期,大家吃肉還是用水煮大塊,直接用刀割著吃的,哪來的紅燒?況且士大夫們平日裡吃最多的也是羊肉和狗肉,因為階層的劃分,他們對豬肉向來都是不屑的。

而孔子這句話其實是通過正確的肉食宰殺方式,來闡明做人的行為準則,與紅燒肉沒有半毛錢關係。

至於還有人指出《周禮》和《楚辭》中都記錄過紅燒肉,那隻能說是自己在YY。

真正意義上對紅燒肉的傳播有貢獻的,還是北宋的蘇軾,其實大家也都知道了啦,“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的東坡肉,據說還是蘇軾苦心研究改良過的私房菜譜,還有“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東坡兄確實遵循了葷素搭配,吃起來不累的黃金法則。

而在近代,對紅燒肉的發展起到推波助瀾作用的,就是我們敬愛的毛爺爺啦。

不紅不辣也不甜,風靡大江南北的毛氏紅燒肉,壹周君一想到就口水直流,還有當年陳毅陳老總在廬山接待辦,找大廚討紅燒肉解饞的趣事,也是膾炙人口。

所以說,紅燒肉不屬於任何一個菜系,它是屬於全中國人的美味!


武漢壹周

這個問題問法還真不好解釋,就說這紅燒肉吧除了山東、四川、浙江有其做法,湖南也有呀,比如著名的毛氏紅燒肉。

就按題主說的魯菜和川菜的劃分,紅燒肉在這兩個菜系都有其收錄,但是其做法不一樣。

在魯菜的做法就是用白糖炒糖色後用白糖上色,而在川菜中的做法就是用豆瓣醬炒制上色。

正因為一個採用的糖色一個採用的豆瓣醬,所以做出來的味道也略有不同,魯菜做出來的紅燒肉偏甜,而川菜的紅燒肉則是鹹香(有可能外地朋友還會覺得略帶有辣味,因為這可能出自於豆瓣醬)。

有時同樣是一道菜,不止在某一個菜系有收錄,同時在其他菜系也有收錄,比如糖醋排骨,也同樣是在川菜和魯菜中都有收錄(包括江浙一帶也有收錄),而做法卻不一樣。

川菜的做法用的白糖和醋,魯菜則是多用番茄醬。



所以一道菜看它屬於那個菜系,主要是看它的做法和烹飪技巧,並不是單單的說這道菜是哪個菜系。


胡揚私廚

紅燒肉這道菜,應該屬魯菜,二千多年前聖人孔子,就雲遊四方,並廣收門徒,傳授政治,經濟,文學,軍事,農業,其中包括烹飲,再從孔子說過,治大國如烹小鮮,就足以證明孔子是精通廚藝的,修身治國才可以平天下,也是飲食文化的追求,加上魯菜又是官菜,這點也可以說,平民百姓只能維持在裹腹階叚,何談會做紅燒肉,史記也記載過紅燒肉一菜的扦曲,楚漢相爭時《鴻門宴》就有紅燒肉一菜,那是離孔子時代是幾百年後的事,所以紅燒肉納入浙菜說不過去,四川是天險,又有上天難,川路更難的說法,從冶煉,陶器,炊具製作應用,到文化的發祥,都由中原傳入,屬川菜也說不過去,我是廣東客家人,自己深知人家會做紅燒肉,廣東還沒有開埠,說是粵菜那更不成,所以它應該屬魯菜,是合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