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抓住要點,事半功倍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免不了要和他人打交道,而打交道往往離不開說話,因此,說話就成了我們交流感情、傳遞信息的一個重要方式。在職場和領導、同事溝通;在學校與老師、同學交流;在家中與父母兄弟閒談;向熟悉的人傾訴心聲,向陌生的人介紹自我;遇上麻煩尋求幫助;碰上喜事想和朋友分享,這一切的一切都要說話。說話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個不可缺少的內容。說話是給人聽的,理所當然,說話人的表述是否清楚,能否讓聽話人一聽就明,就成了我們評價說話能力的重要依據。那麼,怎樣才能使我們的表述清楚,讓人一聽就明呢?關鍵是說話前要理清思路和線索,說話時要緊緊抓住中心和要點,注意條理清晰。有這樣一則小故事給我們以很好的啟示:有一天動物園管理員們發現袋鼠從籠子裡跑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它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於是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一天長頸鹿和幾隻袋鼠們在閒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長頸鹿問。“很難說。”袋鼠說,“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其實很多人都是這樣,只知道有問題,卻不能抓住問題的核心和根基;只做一些無關痛癢的事,只說一些毫無用處的話,而忽略了處於核心位置的中心和要點。小王是設計公司的一名設計師,已經工作了有一年的時間,他是一個很優秀的設計師,可他最大的缺點就是說話抓不住重點,東一句,西一句,無條理,無層次感。每當有客戶來看作品時,小王都滔滔不絕地說了很多話,到最後客戶還是不明白他說了些什麼,甚至連最基本的設計理念和最初的想法都無法表述清楚。後來小王請同事幫忙,再有客戶來時,小王就和文案策劃人員一起來給客戶講解,其中起關鍵性作用的當然是文案策劃人員了。有時公司也搞活動,活動後總結,每個人都要發表自己的看法,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可是輪到小王,小王一會兒說策劃,一會兒說執行,一會兒又說流程,總之,一個大項還沒說完就跑到下一項去了,而且說的都是些泛泛的話,毫無重點,毫無層次可言,後來領導找小王談話,先肯定其專業能力,又說到他的講話,讓其改進,小王這才意識到,自己的講話能力必須改進了。那麼講話時如何抓重點呢?應該怎樣做呢?下面四條建議值得參考:一是多讀。看看別人在碰到一件事時怎麼說,有幾種說法,雅的怎麼說,俗的怎麼說,書面的怎麼說,口語的怎麼說,從中得到借鑑和啟發。讀時應注意一點——儘可能讀出聲來。二是多寫。多寫更能提高表達能力。古人曾說,訴之筆端,半折心始。意思是,有好多話要說,但真正能寫到紙上的,也就只有一半。這個道理說明,思路可能是很多的,只有通過多寫才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把自己想要說清的問題表達清楚。三是多調查研究。對所要說清的事情,要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這樣話題才會多。對所要說清的事情一知半解,就不僅是表達能力不足的問題了。四是多思。遇事要先想一想再發表意見,使自己說的話有條理,比如說問題,可圍繞“這個問題是什麼、是誰造成的、原因是什麼、錯在什麼地方、如何解決”等小題目去展開。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說話還是不著邊際,沒邏輯,東一句西一句。因此,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應該多練習一下“電梯測試”。所謂電梯測試,就是任何一份報告、產品說明、性能說明等,你能在利用坐電梯的幾十秒時間內向對方闡述清楚,可能你的報告有洋洋灑灑數十萬字,但是你一定要有能力用言簡意賅的幾句話表述清楚,並且這句話要能抓住對方的心理。無論從商業角度還是從職場角度來說,說話一定要有重點。

在職場中看問題最好做到抽絲剝繭,認清問題的本質,這樣才能抓住重點,有的放矢,抓住重點才會條理清晰,這樣做事才有效率,才能出色地完成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