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尋根,46年的老屋完好,他流著淚說:你們才是我的根啊

故鄉尋根,46年的老屋完好,他流著淚說:你們才是我的根啊

趙東生今年58歲,他不遠千里從東北來到膠東,一個很平常的山村,看著村裡一排排的新房,再也找不到兒時的跡象了,他不由老淚橫流,物是人非,人世滄桑啊,去哪裡尋根?

46年前,趙東生隨全家一起闖了關東,那時的他才12歲。這麼多年來,趙東生做夢都回來過,直到今天才踏上這片夢裡千百回的故土。

1972年,趙東生的父母還不到五十歲,養育了六個兒女,老大都27歲了沒娶上媳婦,最小的女兒才八歲,家裡窮得吃了上頓沒了下頓,眼瞅著這一大家人,待在這座低矮的草屋裡,會越來越窮。

趙東生是老四,他還記得,父母常常商量到半夜,“走吧,人挪活樹挪死,老輩人闖關東的人多著呢,聽說東北那裡有的村子,就是咱這兒的搬去的人,還用老家的村名呢,老鄉親啊,咱去闖一闖,指不定會有活路呢。”父親這樣說,母親有些不放心:“咱也沒個人奔著去,這樣盲目地闖去,會有活路嗎?”

故鄉尋根,46年的老屋完好,他流著淚說:你們才是我的根啊

故事示圖

趙東生的父親抱著“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心思,帶著全家人打起包裹上的路。家裡沒有多少值錢的東西,只剩下一棟老舊的祖屋,老趙家在村裡是獨姓,沒有親近的人。臨走時,趙東生的父親把房屋託付給鄰居老張。

老張家裡也是多兒多女,日子過得一樣窮。老張答應了,臨上路時,老張讓家裡的煮了一鍋麩子麵條,“趙哥啊,實在寒磣啊,你們臨走了,我也拿不出好東西送你們,喝碗麩子麵條,走得順溜啊。聽說現在外面抓盲流呢,在外面待不下,咱就回來,好歹咱還有鄉親啊。”

那年頭,一鍋麩子麵條也是老張家填飽肚子的東西啊,兩家人揮淚告別。

闖關東的人,家家有本心酸史,趙東生的父母帶著兒女來到東北,幾十年的掙扎,兒女們一個成家立業。父母健在的那些年,常聽父親唸叨“葉落歸根”,想著回老家看一眼,卻一直沒能實現。記得,在東北剛落腳的時候,求人給老張家打過一封報平安的信,後來,他們又挪騰了幾個地方,才真正紮下根。

如今,趙東生也有了兒孫,這些年家裡的條件都好了,他尋根找回老家。

故鄉尋根,46年的老屋完好,他流著淚說:你們才是我的根啊

故事示圖

闊別近五十年,打聽老張,村裡人告訴他,老人已經去世有些年頭了,這讓他心裡涼了半截。這時,有人給他指道,老張的三兒子張明曉正在村裡砌路基石呢。

張明曉只比趙東生小一歲,兩人是發小。趙東生找到張明曉時,兩人對視了半天才相識,曾經的小屁孩,現在都老了。張明曉有點意外地說,東生哥,你可算是回了!

他帶著趙東生往村北走去,眼前一棟老屋,儼然出現在面前,仍然是草頂的房屋,那木欞的窗戶,門板兒上被鐵拉環磨下深深的凹槽,古老又滄桑,看著門前那棵老杏樹,趙東生不由再次流下眼淚。

張明曉找來幾個與趙東生年齡相近的人,在家裡擺了豐盛的一桌飯菜。每個人都有一些記憶。說起房屋,張明曉說,父親去世前一直吩咐,要給老趙家看好啊,這麼多年,張明曉的兄弟們先後三次上山割草,換過房頂。

席上有人說,現在換山草的房頂,那比瓦都貴呢。以前是村中的房屋,現在變成村北面了,那棵老杏樹死過一次,樹樁上發芽後,又長成樹了……

故鄉尋根,46年的老屋完好,他流著淚說:你們才是我的根啊

故事示圖

張明曉感慨地說,幸虧東生哥回來了,要不我還真遇到難題。現在新農村改造,那老房的院牆只是石頭壘的矮牆,房屋也太破舊了,是翻新還是拆掉,你們不回來,我還真做不了主,父親說過,儘量保持原樣,讓你們回家的人能找個念想呢。

趙東生拿起電話,給兄弟姐妹五人打了電話,說起房屋的事,都很感動。聽說房屋影響了村容,他們都說要出錢翻新。

老屋不久翻新了,房頂還沿用了冬暖夏涼的草頂,窗戶用了古老的木欞。建完房,趙東生鄭重地將房屋交給張明曉,這房屋今後就歸你了,我們只要個懷舊的地方,偶爾回來看一看,也看看好心的鄉親們,老家的人才是我們真正的根啊!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若有不當,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