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寻根,46年的老屋完好,他流着泪说:你们才是我的根啊

故乡寻根,46年的老屋完好,他流着泪说:你们才是我的根啊

赵东生今年58岁,他不远千里从东北来到胶东,一个很平常的山村,看着村里一排排的新房,再也找不到儿时的迹象了,他不由老泪横流,物是人非,人世沧桑啊,去哪里寻根?

46年前,赵东生随全家一起闯了关东,那时的他才12岁。这么多年来,赵东生做梦都回来过,直到今天才踏上这片梦里千百回的故土。

1972年,赵东生的父母还不到五十岁,养育了六个儿女,老大都27岁了没娶上媳妇,最小的女儿才八岁,家里穷得吃了上顿没了下顿,眼瞅着这一大家人,待在这座低矮的草屋里,会越来越穷。

赵东生是老四,他还记得,父母常常商量到半夜,“走吧,人挪活树挪死,老辈人闯关东的人多着呢,听说东北那里有的村子,就是咱这儿的搬去的人,还用老家的村名呢,老乡亲啊,咱去闯一闯,指不定会有活路呢。”父亲这样说,母亲有些不放心:“咱也没个人奔着去,这样盲目地闯去,会有活路吗?”

故乡寻根,46年的老屋完好,他流着泪说:你们才是我的根啊

故事示图

赵东生的父亲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心思,带着全家人打起包裹上的路。家里没有多少值钱的东西,只剩下一栋老旧的祖屋,老赵家在村里是独姓,没有亲近的人。临走时,赵东生的父亲把房屋托付给邻居老张。

老张家里也是多儿多女,日子过得一样穷。老张答应了,临上路时,老张让家里的煮了一锅麸子面条,“赵哥啊,实在寒碜啊,你们临走了,我也拿不出好东西送你们,喝碗麸子面条,走得顺溜啊。听说现在外面抓盲流呢,在外面待不下,咱就回来,好歹咱还有乡亲啊。”

那年头,一锅麸子面条也是老张家填饱肚子的东西啊,两家人挥泪告别。

闯关东的人,家家有本心酸史,赵东生的父母带着儿女来到东北,几十年的挣扎,儿女们一个成家立业。父母健在的那些年,常听父亲念叨“叶落归根”,想着回老家看一眼,却一直没能实现。记得,在东北刚落脚的时候,求人给老张家打过一封报平安的信,后来,他们又挪腾了几个地方,才真正扎下根。

如今,赵东生也有了儿孙,这些年家里的条件都好了,他寻根找回老家。

故乡寻根,46年的老屋完好,他流着泪说:你们才是我的根啊

故事示图

阔别近五十年,打听老张,村里人告诉他,老人已经去世有些年头了,这让他心里凉了半截。这时,有人给他指道,老张的三儿子张明晓正在村里砌路基石呢。

张明晓只比赵东生小一岁,两人是发小。赵东生找到张明晓时,两人对视了半天才相识,曾经的小屁孩,现在都老了。张明晓有点意外地说,东生哥,你可算是回了!

他带着赵东生往村北走去,眼前一栋老屋,俨然出现在面前,仍然是草顶的房屋,那木棂的窗户,门板儿上被铁拉环磨下深深的凹槽,古老又沧桑,看着门前那棵老杏树,赵东生不由再次流下眼泪。

张明晓找来几个与赵东生年龄相近的人,在家里摆了丰盛的一桌饭菜。每个人都有一些记忆。说起房屋,张明晓说,父亲去世前一直吩咐,要给老赵家看好啊,这么多年,张明晓的兄弟们先后三次上山割草,换过房顶。

席上有人说,现在换山草的房顶,那比瓦都贵呢。以前是村中的房屋,现在变成村北面了,那棵老杏树死过一次,树桩上发芽后,又长成树了……

故乡寻根,46年的老屋完好,他流着泪说:你们才是我的根啊

故事示图

张明晓感慨地说,幸亏东生哥回来了,要不我还真遇到难题。现在新农村改造,那老房的院墙只是石头垒的矮墙,房屋也太破旧了,是翻新还是拆掉,你们不回来,我还真做不了主,父亲说过,尽量保持原样,让你们回家的人能找个念想呢。

赵东生拿起电话,给兄弟姐妹五人打了电话,说起房屋的事,都很感动。听说房屋影响了村容,他们都说要出钱翻新。

老屋不久翻新了,房顶还沿用了冬暖夏凉的草顶,窗户用了古老的木棂。建完房,赵东生郑重地将房屋交给张明晓,这房屋今后就归你了,我们只要个怀旧的地方,偶尔回来看一看,也看看好心的乡亲们,老家的人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啊!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若有不当,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