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云十六州被石敬瑭送给辽国,辽国占了15个,被最后1个拒之门外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延续数千年的矛盾,无论哪个朝代,哪个皇帝在位,都不能彻底解决。这个矛盾就是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的碰撞冲突。从有历史记载以来,双方的对峙融合就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西周王朝被游牧民族犬戎所灭,一统六合的秦始皇也被匈奴搞得没脾气,不惜兴师动众修筑万里长城,来防御匈奴侵袭。

幽云十六州被石敬瑭送给辽国,辽国占了15个,被最后1个拒之门外

到了汉朝时,汉高祖被匈奴包围在白登山,汉武帝发倾国之力才把匈奴击灭。唐朝时与薛延陀、吐谷浑、九姓铁勒等游牧部族杀得难解难分。中原王朝与游牧部族之间有一个基本规律,每当中原王朝衰落瓦解、内战频仍时,北方游牧部族往往会乘机南下,侵犯中原。五代十国时期,就是这样一个局面。中原军阀混战、小国林立的混乱形势,再度给北方的辽国提供了可乘之机,让他们浑水摸鱼捞得盆满钵满。

幽云十六州被石敬瑭送给辽国,辽国占了15个,被最后1个拒之门外

俗话说没有家贼引不来外鬼,辽国之所以能长驱直入进犯中原,有一个中原军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此人就是后晋的汉奸皇帝石敬瑭。石敬瑭在五代十国大混战中,为了战胜对手当上中原皇帝,已经到了丧心病狂、不择手段的地步。在另一个汉奸桑维翰的建议和促成下,石敬瑭与辽国的国君耶律德光达成一笔可耻的交易。

幽云十六州被石敬瑭送给辽国,辽国占了15个,被最后1个拒之门外

双方约定,耶律德光出兵中原,帮石敬瑭消灭最大的对手后唐,把石敬瑭扶植为中原皇帝。当然辽国人可获得丰厚的回报,石敬瑭把中原北部的幽云十六州,一次性打包送给辽国。石敬瑭以出卖国土为代价,满足个人称帝野心,使他沦为千古罪人。更为恶劣的是,石敬瑭此举还有一个严重后果,使得此后将近五百年时间里,中原王朝北部边境失去屏障,门户洞开无险可守,此后金国灭北宋、元朝入主中原,都与幽云十六州的易手有莫大关系。

幽云十六州被石敬瑭送给辽国,辽国占了15个,被最后1个拒之门外

石敬瑭这种近乎疯狂的举动,不仅被后世唾骂千年,就在当时,也招致有识之士的极力反对。甚至他部下的武将中,也有很多人对此极为不满。《资治通鉴》记载,武将刘知远曾说:“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其兵,不必许以土田,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认为给辽国人丰厚的金银财宝,足以诱使他们出兵,而割让土地将会后患无穷。石敬瑭置若罔闻。

后晋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对石敬瑭此举也极为愤慨。安重荣甚至直接上书石敬瑭,不顾个人前途安危,严厉斥责他“屈中国以尊夷狄,此晋万世耻也!”可石敬瑭像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把汉奸当到底,谁的话也不听。石敬瑭冒天下之大不韪,终于惹出了祸端。在幽云十六州的交割过程中,一件让他尴尬无比的事发生了。

幽云十六州被石敬瑭送给辽国,辽国占了15个,被最后1个拒之门外

幽云十六州中,有十五个州的守将,都遵从石敬瑭的旨意,完成了与辽国人的交接。而剩下最后一个州,却让辽国人吃尽苦头,死活进不去。这个州就是云州,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一带,直接与北部契丹接壤,历来是军事重镇。云州有个武将吴峦,是个敢作敢当的好汉,颇有忠义爱国之心。他听说幽云十六州要送给辽国,暗暗横下一条心,绝不让云州落到辽国人手里。

天福元年,辽国大军帮石敬瑭灭掉后唐,回来时就路过云州。按照辽国与后晋协议,云州此时已经成了辽国的土地。《旧五代史》记载,云州最高长官沙彦珣,出城与辽国人商谈交割事宜,结果辽国人气焰嚣张,懒得理他,把他关押起来,直接要求进城。城中军民对辽国人的骄横十分愤慨,吴峦乘机振臂一呼,“岂有礼仪之人而臣于异姓乎!”咱们都是礼仪之邦的子民,他们辽国人算老几,想让咱们称臣,门儿也没有!

幽云十六州被石敬瑭送给辽国,辽国占了15个,被最后1个拒之门外

吴峦把城门一关,守军戒备森严站立城头,辽国人想进城,好说,拿命来换!辽军饥渴交加,抻着脖子等了半天也进不了城。辽国人也恼了,一声令下开始攻城。吴峦毫不畏惧,奋勇迎击。云州是边防重镇,城高池深,加之军民同仇敌忾,死战不退,辽国人死伤惨重,死活攻不下来,“契丹大怒,攻之,半岁不能下”,整整攻了半年多,云州还是把他们拒之门外。

幽云十六州被石敬瑭送给辽国,辽国占了15个,被最后1个拒之门外

辽国人气急败坏责问石敬瑭,搞得石敬瑭好不尴尬。他多次派人去信催促吴峦交割云州,怎奈五代十国时期的武将,都一个德行,只要手里有兵,天王老子也不怕,皇帝的话也只当耳旁风。说的轻了没人理你,逼急了敢直接造反。石敬瑭急得直跺脚,无奈他只得央求辽国人先回去,容他把内部矛盾理顺再说。辽国人悻悻而去,吴峦这才接受石敬瑭的调令,回到京师。石敬瑭也敬他是条汉子,没有难为他,把他任命为复州防御使,后来他最终战死在与辽国人的战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