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革命與財富轉移(轉自翟老師)

人類社會不斷髮展,個人和企業的需求都越來越多,依靠自身能力賺取的貨幣就不能滿足獲得這些需求的條件了(錢不夠了),就會希望獲得別人的投資(借貸、股權、合夥等),用別人的投資來繼續滿足自身的需求(計劃未來可以用勞動力、生產力來歸還這些投資),而獲得別人投資的代價就是用自己擁有的資產或權利向別人做抵押。最終這些別人的資金會進入到需求提供方的賬戶,成為需求提供方的收入,而需求提供方會向個人或企業給予他們需求的產品、服務、技術等~

需求提供方拿到收入,如果這部分收入也不能滿足需求提供方自己的需求時,他也會重複上面的活動~假定這一切都是公平和自然的,社會的發展就會是公平和自然的,可惜的是上面活動中投資的資金基本上都來自於金融機構(最大的機構就是央行),他們需要賺取豐厚的利潤~社會中自然的需求根本不能滿足他們賺取利潤的期望,他們就開始努力的“幫助”個人或企業創造需求,讓個人或企業努力融資(想想信用卡會不會讓你消費更多了?)~

當你歸還不起投資時,你抵押的資產或權力就消失了,變成投資人的資產或權力(認真想想你的企業真的需要貸款或風投才能生存下去嗎?誰讓你有這種錯覺的?)~央行會通過增發貨幣、調整利率、調解保證金等方式,隨心所欲的讓大家覺得使用投資的成本很低(你覺得還的起)或很高(結果還不起了,你的資產沒了),而究竟是高是低就要看央行實力控制人的心情了~每家擁有牌照的金融機構都有這種類似的權力,只是表現的方式和使用的途徑不一樣而已~

人類從工業革命開始(使用紙幣),上面的遊戲就逐步控制了整個世界,最終的結果就是整個人類生產力創造的所有財富95%以上被從不“實幹”的金融機構獨享(中農工建四家銀行的利潤總額比中國排名前500的民企加在一起的利潤還多很多),如果不打破這種西方世界藉助工業革命加鑄在全世界人民頭上的套鎖,金融會繼續成為吸吮全世界人民鮮血的醜陋寄生蟲~互聯網革命是人類徹底打破這種局面的最大機會(具備天生缺陷的比特幣價格能不斷打破最高歷史記錄實際上是這種革命潮流的具體表現)~在新的互聯網時代,全新的金融模式必將伴隨全新的金融理論(還不成型)全面替代工業革命時代形成的舊金融模式~

又一次人類財富大轉移的風口出現了,但是,並沒有人能夠預測在互聯網時代最終出現的更高效、智能的新金融模式究竟是解救萬民於水火之中的救世主還是讓全世界萬劫不復的惡魔“撒旦”~我也不知道(努力研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