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威震华夏的山东籍名将,只有这十位,其余都是浮云

真正威震华夏的山东籍名将,只有这十位,其余都是浮云

自古以来,齐鲁大地山东便以豪杰云集、英雄辈出而闻名。在五千年的华夏历史中,山东籍名将比比皆是,可谓将星璀璨、叱咤风云。然而,若论真正威震历史的山东籍名将,却只有以下十位:

第一位:孙武

真正威震华夏的山东籍名将,只有这十位,其余都是浮云

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被后人尊称为兵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

历史已经证明:孙武和他的军事思想享誉古今、蜚声中外,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在世界军事史上亦有着极高的地位。基于此,孙武堪称是华夏历史中最为顶级的名将,其军事才能之高,堪称空前绝后。

第二位:吴起

真正威震华夏的山东籍名将,只有这十位,其余都是浮云

战国时期卫国左氏(今山东省菏泽市)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被后人尊为“亚圣”。

吴起早期投笔从戎,为将生涯中几无败绩,能与士兵同甘共苦,在军事上造诣很深。据《吴子兵法》记载,吴起担任西河郡守期间率兵南征北战,为魏国夺取土地千里。期间共与诸侯军队大战76次,大胜64次,其余不分胜负。

可以说,一代名将吴起,既是军事理论的先行者,更是军事实践的战神级将领。

第三位:蒙恬

真正威震华夏的山东籍名将,只有这十位,其余都是浮云

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临沂市)人 ,秦朝著名将领。

蒙恬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 ,深得秦始皇的尊宠,当时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秦国统一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他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率军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

纵观蒙恬一生,最大功绩便是北逐匈奴,拓土千里,为秦朝北部边境的安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正是由于蒙恬威震匈奴,因此被匈奴人誉为“中华第一勇士”。

第四位:陈汤

真正威震华夏的山东籍名将,只有这十位,其余都是浮云

字子公,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人,西汉名将。

汉元帝时,陈汤任西域副校尉。他曾经假托圣旨,胁迫西域都护甘延寿出兵,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为安定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事实上,陈汤与甘延寿的这次征战,结束了匈奴南北分裂的局面,稳定了汉朝的西北边疆,为汉王朝立下一大奇功。

陈汤攻杀郅支单于之后,原来就归降的呼韩邪单于更加臣服,表示愿守北藩,累世称臣。在汉朝的帮助下,呼韩邪单于重新统一了匈奴。此后汉元帝又将王昭君嫁给了呼韩邪,结束了百余年来汉匈之间的武装冲突,恢复了旧日的和亲关系。这种和平局面一直持续了半个世纪,而这一切,陈汤是建立了首功的。

真正威震华夏的山东籍名将,只有这十位,其余都是浮云

不得不提的是,在陈汤攻灭郅支单于后,向汉元帝提出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情壮语。可以说,这句话是陈汤一生的写照,更是汉朝独有的特质。

第五位:羊祜

真正威震华夏的山东籍名将,只有这十位,其余都是浮云

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东新泰市)人,魏晋时期名将,著名战略家。

晋代魏后,司马炎有吞吴之心,乃命羊祜坐镇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在之后的十年里,羊祜屯田兴学,以德怀柔,深得军民之心;一方面缮甲训卒,广为戎备,做好了伐吴的军事和物质准备。

历史已经证明:西晋灭东吴的战争结束了汉末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使中国重归一统。而羊祜虽然没有亲自参加这次战争,但他为规划、准备这场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基于此,羊祜足以堪称威震历史的一代名将。

第六位:李勣

真正威震华夏的山东籍名将,只有这十位,其余都是浮云

原名徐世勣,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人。唐朝初期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

李勣一生,经战阵无数,早在瓦岗寨时,他从李密征战,就为瓦岗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归唐后,又屡从唐太宗征讨,平王世充,灭窦建德,伐刘黑闼,为大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后来在攻灭东突厥,平定薛延陀等重大军事战役中,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大唐王朝的稳定、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得不提的是,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

第七位:段志玄

真正威震华夏的山东籍名将,只有这十位,其余都是浮云

名雄,齐州邹平(今山东济南)人,唐朝名将。

段志玄早年与父亲客居太原,后从高祖起兵,隶属李世民部下,随其平定王世充,累升至秦王府右二护军。玄武门之变时,段志玄拒绝太子李建成的引诱,扶助李世民登上帝位。贞观年间,段志玄担任西海道行军总管,征讨吐谷浑,后升任右卫大将军,改封褒国公。

公元643年(唐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挂在凌烟阁,段志玄位列第十。由此可见,段志玄的功绩,的确是非比寻常。

第八位:程咬金

真正威震华夏的山东籍名将,只有这十位,其余都是浮云

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人。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隋朝末年,程咬金先后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自此,程咬金跟随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可谓战绩颇丰,被封为宿国公。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程咬金亦参与其中,成为李世民夺取帝位的有力部将。

真正威震华夏的山东籍名将,只有这十位,其余都是浮云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李世民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程咬金名列其中,位于第十九名。同年,程知节转任左屯卫大将军,检校宫城北门驻军,加镇军大将军。

第九位:秦琼

真正威震华夏的山东籍名将,只有这十位,其余都是浮云

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隋末唐初名将。

秦琼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之后,他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军领袖李密,瓦岗败亡后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

投唐后,秦琼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638)病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秦琼被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第十位:戚继光

真正威震华夏的山东籍名将,只有这十位,其余都是浮云

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明朝抗倭名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

纵观戚继光的一生,先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因此,戚继光的功绩可概括为:南平倭寇,北克蒙古。

基于此,一代名将戚继光威震中国历史,可谓实至名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