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的正確姿勢,你知道嗎?

理財的過程,就是通過財務管理,實現財富逐步增長的過程。

財富是流動的,有進來的錢,也有流出的錢。我們希望進來的錢越多越好,流出的錢越少越好,長此以往,財富肯定會越攢越多。所以,我們理財應該全面考慮“收入”和“支出”兩部分,才能又快又好的達到財富增長的目標。

設立理財目標

積攢了第一桶金(10萬元)以後,我們可以粗略的把理財的目標分為下面三個等級:

①初級目標:10萬元別縮水。

②中級目標:10萬元有一些增長。

③高級目標:10萬元穩步略快增長。

至於快速增長的超級目標,我覺得暫時先不要考慮,咱們目前處於財富積累的觸及階段,還是要務實一點。

財務現狀分析

理財的正確姿勢,你知道嗎?

這張圖表示了您現在的財務狀況。收入可能主要靠工資,支出可以分為主動支出和被動支出。

①主動支出:日常開銷、娛樂聚會等,花多少可以根據手頭盈餘情況來掌握。

②被動支出:暫時還沒有被動支出,但是如果遭遇疾病和意外,隨時都有可能會支出,花多少錢不由自己掌握。

首先考慮如何減少支出

減少支出就像上圖中,堵住那個蓄水池的出水口(或者說出水口水流速度可控),它是理財的基礎,對應著理財的“初級目標”,應該優先考慮,解決財富增長的後顧之憂。

①對於主動支出: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就可以了。

②對於被動支出:

  • 首先,“管住嘴、邁開腿、規律作息”可以強身健體,減少疾病發生的概率;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可以減少意外發生的概率。
  • 其次,概率降到最低仍然天有不測風雲,一旦發生風險,很可能您這10萬元搭進去都不夠,財富積累歸零甚至透支。此時最好的風險轉移方式,就是通過購買保險來把“被動支出”的風險轉移出去。

也許你會說,25歲年紀輕輕的,能發生什麼風險?現在環境汙染、食品安全、熬夜、工作節奏快、缺乏運動等問題威脅著年輕人的健康。近年來重大疾病呈現低齡化趨勢,打開騰訊新聞/今日頭條,年輕人發生白血病、猝死的新聞屢見不鮮。交通事故、火災、觸電等意外也很常見。

即使現在不發生風險,我們做理財規劃,也需要為未來考慮。年輕人買保險,身體健康可以順利承保,中年人常有小毛病投保時需要提供各種體檢報告和病歷材料,來回折騰還可能被拒保;年輕人投保保障時間長、保費便宜,中年人投保,保障時間短保費貴。

例如購買重大疾病險、醫療險、意外險。對於25歲的男性,5000元保費就能獲得30萬元重疾賠付、50萬意外賠付、100萬醫療報銷準備金,而35歲男性,則至少需要7500元。

通過保險轉移了“被動支出”的風險,發生疾病和意外時,基本不需要動用到自己的儲蓄。

其次考慮如何增加收入

咱們控制了出水口水流速度之後(初級目標達成),收入增加無論是緩慢還是快速,都踏踏實實是你自己的,再向中級目標和高級目標進發。持續精耕細作,蓄水池一定會越來越充盈。

①對於增加工資收入:實幹+巧幹,沒有太多好說的。

②對於增加投資收入:建議把資金分成若干份,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分別投入到各類金融工具中去,達到整體風險可控,收益穩步增長。

  • 貨幣基金(支付寶餘額寶、微信零錢通等):風險很低,隨時可以購買或提現流動性好,零花錢肯定是要放在裡面。
  • 定期理財產品(各大互聯網金融APP、銀行):對於短期閒置資金,可購買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根據閒置時間選擇對應的期限,以獲得最高的收益率。難以判斷閒置時間的,可以把資金分成12份,每個月投一份一年期的理財產品,這樣每個月都有理財產品到期,以便於及時調配流動資金。有的互聯網金融APP,理財產品沒到期可以在二級市場轉讓,用活期的流動性享受定期的收益率,也很不錯。
  • 債券型基金產品(各大互聯網金融APP):對於閒置一年以上的長期閒置資金,可以購買一些債券類基金,風險不高,收益率也不錯。對於小白來說,可以使用進行“基金定投”技巧,即無論基金漲跌,都定期投入一定的錢,以攤薄投資風險,獲得更為穩健的收益。
  • 股票型、混合型、指數型基金產品(各大互聯網金融APP):
    如果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可以拿出少量資金,投資到這些風險相對較高的基金中,獲得更高的收益率。這時最好具備一些選擇基金、搭配基金和投資的技巧,您可以先學習一些相關知識再去嘗試,如果覺得目前沒有把握、時機不合適,也可以只選擇前面三種穩健的投資渠道。

寫在最後

很多人認為 理財就等於投資,卻忽視了無處不在的風險可能造成的“被動支出”,常常犯下顧頭不顧尾的錯誤,最後一病返貧,多年的財富積累化為烏有。要知道,賺50萬元資金,永遠比節省50萬的流失,困難得多。

先買保險再投資,財富才能走向正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