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大杀器——68磅前膛炮在300码上可击坦克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大杀器——68磅前膛炮在300码上可击坦克

只要提到船舷上排列着一大排火炮的古代战舰,很多军迷的脑海里就出现了这样的情景,一长串黑黢黢的火炮安放在木制炮车上,周围有一堆粗大的缆绳围绕,后方排列着成排的实心球形炮弹和灭火用的水桶。

上图是英国朴茨茅斯港陈列的纳尔逊的旗舰胜利号的炮廊。

看着那些从炮口装球形实心弹的滑膛炮,当然很正常的就有几个关键词从大伙的脑海中浮现——“low”、“落后”。

当然,虽然今天我们的坦克炮就是发射箭型实心弹的滑膛炮,但是毕竟发射球形实心弹的滑膛炮早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如果仅谈威力的话,最后期的几种前装滑膛炮放到今天也是不小的。

我们在此要介绍的就是其中产量非常大的一种——68磅95担炮,这种火炮是英国木制战列舰时代最大威力的舰炮,服役于1846年,并在10年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分显示了其威力。下图为在第二次白河口之战中壮烈牺牲在炮台上的清军士兵。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大杀器——68磅前膛炮在300码上可击坦克

第二次鸦片战争由广州的“亚罗号事件”引发,英国方面很快拉上了拿破仑三世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在印度的1857年大起义基本平息后,两国联军迅速开始了对广州的进攻。已经吸取了1840年许多教训的广东清军改善了珠江口各个炮台的设施,但是在英军和虎门等炮台的对射中,清军却发现自己的炮台几乎全无还手之力。在纷至沓来的英军炮弹当中,有一种清军从未见过的大威力炮弹,曾经有一发击中炮台的土石后深入地下一丈有余。当地的清军军官对这种兵器感到好奇和恐怖,派人花了半天时间把这发炮弹挖出来了,连英方资料也提到在官员们向北京提交的报告中特别提到了这种“巨大的拥有极度破坏力的球形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大杀器——68磅前膛炮在300码上可击坦克

这种不但是中国,连当时的美国也基本没见过的巨大炮弹直径达到了206毫米,总重量68磅(合30.8公斤)。30公斤出头的炮弹在今天早就不算啥了,不过在1857年那时,各国的主力重炮还是在发射32磅(合14.5公斤)这个级别的炮弹,相比之下68磅炮重了一倍有余,其炮口初速也提升到了每秒1579英尺,是木制战列舰时代最大威力的舰载加农炮。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大杀器——68磅前膛炮在300码上可击坦克

下面就是68磅95担炮的真容,为什么叫95担呢?这是个英国的重量单位——英担,1英担=112磅=50.85公斤,95担炮就是重量为50.85X95=4830.5公斤中的火炮。那个时代还没有出现用倍径来描述火炮身管长度的习惯,通常用火炮重量来描述这种火炮的大小,通常也就跟倍径成正比。68磅炮在军舰上射速约2.5分钟一发,最大射程达到3300米,炮手共9-18人。除了能发射可作为穿甲弹的实心弹之外,68磅炮也配备有摧毁木制战舰非常有效的球形开花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大杀器——68磅前膛炮在300码上可击坦克

这种68磅炮在1846年开始装备英军,截止1870年合计生产了将近2000门,最初这些火炮配备在风帆和蒸汽动力木制战列舰、巡航舰和炮舰上,后来还扩展到炮台、铁甲舰。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大杀器——68磅前膛炮在300码上可击坦克

自从1858年法国的光荣号作为第一艘铁甲舰出现后,欧洲各国开始进入了疯狂扩充铁甲舰的竞赛当中,皇家海军作为法国海军的老对手,领袖群伦那是必须的。以勇士号为首的一大批早期英国铁甲舰在1859-1870年间纷纷服役(多达17艘),而在60年代初期,这些铁甲舰主要装备的就是阿姆斯特朗110磅后膛炮和68磅前装滑膛炮。

下图就是保存到今天的勇士号铁甲舰上的68磅炮复制品。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大杀器——68磅前膛炮在300码上可击坦克

从纸面上看,110磅后膛炮似乎应该比前膛炮更先进威力更大,但事实正好相反,当时的110磅后膛炮可靠性差(在萨摩-英国战争中每20次开火就会出现一次故障)另外弹丸对装甲板的侵彻力也不能令人满意。反倒是十多年前服役的老前膛炮威力十分抢眼,在英军进行的一系列对比试验中,68磅炮曾经在距离不明的试验中击穿勇士号自己的装甲(114毫米熟铁装甲板),并在800码距离上击穿法国主力装甲舰的140毫米熟铁装甲板。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大杀器——68磅前膛炮在300码上可击坦克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大杀器——68磅前膛炮在300码上可击坦克

看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清军炮台输给这种大威力火炮,也还算是不冤的吧。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大杀器——68磅前膛炮在300码上可击坦克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