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正確對待肺部小結節?

素罄清

臨床上,肺部結節是指肺內直徑≤75px的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病灶,可單發或多發,邊界清晰或不清晰。大於75px的病灶稱為腫塊,而小於25px的結節稱為小結節,小於5mm的結節稱為微小結節。根據結節的密度不同,可分為實性結節、部分實性結節和磨玻璃結節三種。

小結節的性質多種多樣,並且沒有典型表現,因此需要具體分析,做好定期隨訪的準備。對於大於25px的結節應當儘早確定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小於5mm的微小結節,如果沒有腫瘤病史,則大多為良性結節。一般情況下,5mm以下的肺結節每6個月複查一次;5-10mm的肺結節每3個月複查一次;10mm的肺結節應每1~2個月複查一次。

多種病因都可以形成肺結節,對於之前有過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結核等),以及吸菸或者因哮喘引起了肺部慢性炎症,做肺部的影像學檢查時出現小結節的可能性比較大。這類小結節一般不會產生明顯症狀,不需要用過激的去手段去處理,但是要定期做肺部檢查,還要有豁達的心態,堅持適量運動,均衡飲食,規律作息。


營養師團

據相關數據統計,在健康體檢時,越來越多的人被發現有“肺部結節或小結節”。

拿到這個檢查結果,很多人第一時間聯想到“我是不是得了肺癌”或者“是不是離肺癌不遠了”?

畢竟,肺癌已位列全球十大癌症榜首,大部分患者被診斷患有肺癌時,已經到了晚期。與“肺”有關的病症,讓人不得不警惕。

面對體檢報告上的“肺部結節”,是“急切就診”找醫生一刀切,還是“按兵不動”置之不理呢?

什麼是肺部結節

即醫學上所謂的孤立性肺結節。孤立性肺結節指的是單一的、邊界清楚的、影像不透明的、直徑≤30 mm、周圍為含氣肺組織所包繞的病變,沒有肺不張、肺門增大或胸腔積液表現。直徑>30 mm,我們常稱之為腫塊(惡性的概率就非常高了)。從CT上看,肺部結節分為實性結節、非實性結節(如磨玻璃結節、混合結節)。

肺結節有良性和惡性之分。一般來講,結節越小惡性的可能性越低,據報道直徑大於20 mm的肺部結節約40%是惡性的,小於8 mm的肺部小結節約90%以上是良性的。

為什麼以前很少聽說的肺部小結節,現在經常會發現?

一方面是影像設備和檢查技術越來越先進,尤其是近年來多排螺旋CT的出現,取代了傳統胸片,分辨率和薄層成像的能力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環境汙染尤其是空氣汙染也可能是導致肺部小結節增多的原因之一。

肺結節就是肺癌?

因健康體檢或者其他原因發現肺部結節來就診的患者中,有這種錯誤認識的患者居多數,就診時愁眉不展,茶飯不思。其實,大可不必這樣著急和悲傷,正如前面的數據顯示,絕大部分結節是良性的。

退一步來講,即使體檢發現的結節是惡性的,一般也是早期的,可以手術切除而達到治癒。

若無其事,置之不理?

由於肺部結節很小,一般不會引起咳嗽、咯血、胸痛等肺部症狀,部分患者也從不吸菸,因此很多人認為,“沒事,我沒啥不舒服,而且我不吸菸,不會有壞毛病的。”這部分患者和前面的正好相反,是另一個極端。

早期肺癌一般不會有症狀,這也是目前為什麼確診肺癌的患者中>80%是晚期的重要原因。吸菸的確是肺癌的重要原因,但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環境汙染等與肺癌相關。

總之,雖然大部分結節是良性的,但並非全部。

一般來講,門診遇到的肺部結節患者大部分是建議他們隨訪的,只有一小部分建議做進一步檢查或手術。究竟是隨訪還是進一步診治,我們要充分評估結節的良惡性後才能下決定。

關於隨訪,可能會讓患者3個月、6個月、9個月或者1年來複查,但有些患者心裡還是有疑問的,“那麼長時間才讓我來複查,萬一長大了、癌變了咋辦?”結果一兩個月就來複查,一年就做好幾次胸部CT。

特別提醒:

醫生給的隨訪週期是有醫學原理的(根據結節特點、自身情況、腫瘤生長相關理論等等),而不是隨意說的,而且胸部影像學檢查做多了“多吃射線”也是不好的。

雖然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筆者還是建議患者一定要冷靜,到專科醫生處就診,聽從合適的建議,不要急、不要慌。

隨訪後結節變大了就是肺癌?

這種情況在門診也經常遇到。無論是良性還是惡性結節都有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生長變大或發生形態改變。

那麼結節變大了,究竟如何區分是良性還是惡性呢?這是非常專業的問題。

首先,我們會判斷在多長時間內長大、長大的百分比是多少,這在醫學上是有嚴格定義的。一般來講,短期快速長大或者長期(如一兩年)才稍有長大的,肺癌的概率都是很低的(這裡我們不談特例)。

其次,我們還要進一步評估結節的特點(形態、密度、實性成分的多少、結節周邊情況、胸膜情況等等)。接著,我們可能要進一步採取診斷措施,如CT後處理技術、PET-CT、穿刺等。

所以,即使隨訪期發現“結節變大了”也不要慌張,應儘早就診再做評估。總之一句話,結節變大不等於癌變。

什麼樣的結節須受到重視?

1. 結節較大,比如在1~2 cm及以上,特別是形態不規則、邊上有毛刺等情況;

2. 結節在肺的上葉;

3. 有長期吸菸或被動吸菸(二手菸)史;

4. 既往有腫瘤病史或直系家屬有肺癌病史;

5. 既往或目前有肺病,如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等;

6. 年齡>40歲。

導致肺癌發生的六大高危因素

1. 吸菸

目前公認的肺癌病因中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吸菸量與肺癌發病存在劑量和效應關係(也就是吸得越多,危險效應越大)。

2. 環境汙染

城市工業、取暖及汽車尾氣導致的細微粒空氣汙染可能與肺癌發病率增加有關。室內局部空氣汙染如菸草煙霧、室內用生活燃料、煤煙、烹調油煙等也被認為是肺癌的重要危險因素。

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室內氡汙染也是誘發肺癌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而建築材料是室內氡的最主要來源。

3. 暴露

如長期接觸砷、鉻、石棉、鎳、鎘、鈹、二氧化硅、柴油和汽油廢氣及煤焦油等,或大量吸入或接觸放射性物質,如鈾和鐳等。

4. 惡性腫瘤既往史

5. 肺癌家族史

一級親屬(父母、兄弟姐妹)中有肺癌史。

6. 慢性肺部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纖維化和肺結核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