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桶油將造“管道巨頭”

三桶油將拆分旗下管道資產成立新管網公司!

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母公司將分拆旗下管道資產,並注入一家新的管網公司,新管網公司估值在人民幣3000億至5000億元。消息稱,新管網公司獲注入資產後,擬引入約50%社會資本用於擴建管網。

此消息帶動石油股集體走強。今日,中海油(00883)漲3.87%,報13.96港元;中海油田服務(02883),漲3.07%,報8.05港元;中石化(00386)漲1.89%,報7.56港元;中石油(00857)漲1.37%,報6.64港元。

"管道巨頭"怎麼建?

國內近年大力推動油氣行業改革,在油氣中游改革方面,一直以來"三桶油"各自為政,行政性壟斷格局下,油氣中游管道和運輸成本監審和定價都存在困難。

因此,國務院早前已明確提出改革油氣管網運營機制,通過將管輸和銷售分開,令油氣管道向第三方市場開放。

據彭博信息報道,此次中央希望在冬季用氣高峰前,宣佈"三桶油"分拆管網資產的計劃,預計有關計劃分3階段進行

首先,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把旗下管道資產及員工剝離,並轉移至新公司,再按各自管道資產的估值釐定於新公司的股權比例,預計新公司估值約3000億至5000億元。

其次,在新管網公司獲注入資產後,擬引入約50%社會資本,包括國家投資基金及民營資本,新資金將用於擴建管網。

最後,新管網公司將尋求上市。

據瞭解,截至2016年底,中石油集團的油氣管道價值4388億元,當中債務佔843億元;中石油集團擬轉型至新公司的資產包括3.51萬公里的天然氣管道、9009公里的原油管道及9093萬公里的成品油管道。

中石油在國內油氣管道中的佔比最大,佔油氣總管道的68%,佔天然氣管道的76%、原油管道的69%、成品油管道的43%;其次是中石化,約佔10-15%;再者是中海油,主要是天然氣管道。

目前中石油在內地油氣管道市場佔有率來看,其佔新公司的資產總值最多約4000億元,以其油氣管道淨值計算,市帳率只有1.1倍,遠低於2014年底中石化向中石化冠德注資時的估值1.7倍。

有外資分析指出,油氣管道的收益穩定,將吸引不少追求穩定回報的長線基金投資,因此假若中石油一如報道所指以1.1倍市帳率分拆資產,相關估值為市場預期下限,勢對上市公司股價將構成壓力。

油氣管網改革歷經波折

早在2014年初,關於油氣管網是否要獨立的討論就已經開始。

同年2月13日,國家能源局印發了《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試行)》,旨在促進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提高管網設施利用效率,保障油氣安全穩定供應,規範油氣管網設施開放相關市場行為。但此後由於種種原因,油氣管網信息公開等配套文件遲遲未公佈。

幾經波折,直至2016年9月初國家能源局下發了《關於做好油氣管網設施開放相關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被視為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同年10月31日,中石化率先發布《中國石化油氣管網設施開放相關信息公開公告》,公開了旗下部分具備公開條件的原油管道、天然氣管網及LNG接收站等信息。

兩天後,中海油全資子公司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也公佈了包括8座LNG接收站在內的中海油油氣管網設施相關信息。

隨後不久中石油也公開了其油氣管網與LNG進口接收站信息:管道企業5家,包括管道分公司、西氣東輸管道分公司、北京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西部管道分公司、西南管道分公司,以及江蘇如東、大連以及唐山3座LNG進口接收站。

事實證明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油氣管網信息的公開對於油氣管網下一步的改革走向有著重大意義。

在此之前,2016年8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佈《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管理辦法(試行)》和《天然氣管道運輸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提出建立新的公開、公平的管輸定價辦法;同時出臺成本監審制度。僅半月後,發改委網站又發佈關於加強地方天然氣輸配價格監管降低企業用氣成本的通知。

在這一系列政策密集出臺以及輿論焦點都集中在要成立獨立的油氣管網公司之際,業內有不同觀點,認為成立獨立的國家管道公司並非是唯一選項,而且管網完全獨立也面臨較高的難度。

原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曾表示,"沒有必要把管道全部單拿出去成立新的公司,單拿出去老百姓付錢更多,效率更低。油氣管道不像電網,電網誰都用。天然氣到城市門站、油到煉廠,是企業用自己的管網,點對點,社會上用不了。如果在中間加一層獨立運營商,費用又高,兩頭銜接不好,供應不及時,產量就憋庫了。像管道獨立這樣的改革,理論行,實踐不一定行。"

就此看來,在不涉及產權更迭的情況下,中石油內部保留管道板塊業務,建立完善的公平準入機制,加強監管也不失是一種現實而合理的選擇。

“三桶油”管道資產整合

事實上,在公司內部對於油氣管網的改革也已經展開。以中石油為例,早在2012與2013年,中石油就以西氣東輸管道資產招募社會資產,開啟了管道資產向社會資本開放的先例。

2014年5月,中石油公告稱,擬以西氣東輸一、二線相關資產及負債出資設立全資子公司東部管道公司,並將通過產權交易所公開出讓其所持東部管道公司100%的股權。

2015年11月,中石油宣佈出售中亞天然氣管道50%的資產,此舉被業內認為是中石油天然氣管道資產重組的正式啟動。

2015年12月,中國石油發佈公告稱,將以中石油管道有限責任公司為平臺對國內三條西氣東輸管道進行整合,涉及的管道資產總額約為2500億元。重組之後,中石油持有中油管道公司72.26%的股權。

2016年年底中石油油氣管道首次向民企開放,西氣東輸管道將向廣匯能源江蘇啟東LNG分銷轉運站實行第三方開放。

此外在2016年12月中石化轉讓川氣東送管道公司50%的股份,其中中國人壽出資200億,國投交通出資28億。這也說明在石油公司內部也在不斷地整合其管道資產。

“管網巨頭”前景如何?

從目前來看,"管道巨頭"成立前景向好。

油氣管網分離改革,符合油氣體制行業改革的大方向,也是油氣改革的重點內容之一。油氣改革結合中國的油氣管網當前的實際情況,分步實施,目標是完全實現管道的獨立和市場化。

對此,中石油董事長王宜林也曾表示,對於管道拆分問題,中石油正根據國家發改委有關規定和政策做好準備。

早前,國務院已明確提出改革油氣管網運營機制,透過將管輸和銷售分開,令油氣管道向第三方市場開放。

近兩年來,“三桶油”管網改革的步伐逐漸加快。

2017年冬季,剛剛過去的"氣荒"更是凸顯了我國油氣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從而也加強了國家對"管網改革"的決心,也加速了“三桶油”對管網改革的進程。

2018年4月,中石油董事長王宜林在在參加"博鰲亞洲論壇"時提出"構建泛亞油氣管網"被認為是中石油開放管網的信號。

中石油管理層早前在股東會曾稱,中石油將積極支持和參與管道業務改革,提升集約輸送和公平服務能力,預期管道會按照市場化的資產價值入股,總體上對公司未來發展正面。

業內分析認為,三油企分拆管道而成的管網公司的進程,料與昔日三大電訊公司分拆資產至鐵塔公司相若。鐵塔公司早前已在聯交所上載初步招股文件,市傳集資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料年內完成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