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如何摧毀人體“防禦工事”的?

1981年6月13日,世界公佈首例艾滋病。說到艾滋病,你可知道,艾滋病是如何摧毀人體防禦工事的?

艾滋病是如何摧毀人體“防禦工事”的?

藉助顯微鏡可以發現,身邊的世界其實充斥著危險:致病微生物無處不在。為了對抗那些威脅生存的“入侵者”或揪出體內的“叛徒”,人體發展出一套精細而複雜的防禦和監視機制,這就是免疫系統。免疫系統擔負著捍衛自身安全的任務,在表面平靜如水的生活下,免疫衛士們始終前赴後繼,無時無刻不在與體內的敵人進行著殊死搏鬥。

白細胞就是這些免疫衛士的主力。其實,白細胞只是一個籠統的稱呼,在白細胞大家族裡面,還分為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淋巴細胞、樹突狀細胞等多個種類。它們分工明確,在不同的感染情況下發揮不同的作用。例如,在感染初期,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發揮主要作用,它們一邊發出信息招呼更多的同伴,一邊與入侵者搏鬥,爭取吞噬和消滅對手;幾天後,淋巴細胞開始擔負起戰鬥的主要責任,它們既可以分泌抗體,中和毒素,又能夠激發體內的殺傷細胞對被感染的對象進行圍剿。戰鬥勝利後,淋巴細胞還能夠保存記憶,以便下一次此類入侵者進犯時行動能更迅速更有效。

艾滋病是如何摧毀人體“防禦工事”的?

然而,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闖入大大擾亂和破壞了白細胞的工作。HIV能夠感染多種白細胞,使被感染的細胞病變死亡;HIV能引誘殺傷細胞攻擊被感染的白細胞,使白細胞數目越來越少;另外,HIV還會干擾殺傷細胞的視線,使其對無辜的白細胞發起進攻,加劇白細胞的損失。部分HIV並不急於殺死白細胞,而是選擇“潛伏”在它們體內,尋找合適的時機興風作浪。攜帶有HIV的白細胞還會把病毒帶到大腦等部位,造成腦部損害。

就這樣,隨著HIV感染越來越重,白細胞的數目和功能也就越來越差,人體免疫系統的防禦能力也就越來越低。此時,一旦有致病微生物進入體內,人體將無力阻擋;同時,一些平常安分守己的微生物也會趁機倒戈,引起一些正常情況下很少見的感染。由於免疫監視的能力下降,體內的叛變細胞也更容易逃脫,因此艾滋病患者很容易患上腫瘤。最終,艾滋病患者將死於難以治癒的感染和腫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