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太極拳中的“氣沉丹田”?

靜心亦可

太極拳,它並不僅僅是一種肢體運動,而是要將內在的意、氣、神和和外在形體動作結合起來,因此,內氣在拳術中就起到了極大的以內催外的作用太極拳在發勁時,一定要用丹田內氣噴發出,發出“哼”“哈”的聲音,這樣才能以內催外,加大擊打力度,這就叫“以氣催力”,這裡的氣,就是丹田內氣。


人辛勤練功幾十年毫無效果,甚至連氣沉丹田的感覺都沒有,很為他遺憾,實際上,如果有心法口訣,以他們的勤奮,早就該登堂入室了,每當交流時,他們常常這樣認為,你有名師指導,當然得到的快了,他們不知道,所謂得到的快慢實際上就在於那幾句心法、幾句口訣而已。

丹田在人體腹部肚臍下方一點,當做到氣沉丹田的時候,腹部有氣流下沉的感覺,周圍會有股暖意。“氣歸丹田,上虛下實,中氣存於中,虛靈含於內。”“丹田氣一分五處,其實一氣貫通。上下不可倒塌,一也。


太極拳論還提出了“氣貼脊背”,久練太極拳的人也是有這種感覺的。這些都說明,內氣通過鍛鍊,是會更加旺盛的。內氣充沛,血液運行也就旺盛。內氣“如九曲珠,無往不到”,則能促使血液周流全身,使微循環更加暢通。


所謂氣沉丹田的實質:

氣沉丹田的實質上就是松,在人體外面,“松”表現為垂肩墜肘、松襠園胯;在人體裡面,“松”表現為不執著,放得下,胸腹鬆開了,氣自然就下沉了。如果氣沒有下沉,說明沒有鬆開,體內還在用力提著什麼東西。

氣沉丹田屬於一種心法要訣,對於這種口訣的把握,主要是在於大家多加練習和領悟,才能掌握其中的奧妙。


關於氣沉丹田的感覺:

一旦胸腹鬆開了,就會感覺小腹部有微微的充實感、膨脹感,而胸部反而有空寂的感覺。鍛鍊時間長了以後還會有其他的感覺,這裡暫時不說了。


一位拳友問:“氣沉丹田是什麼感覺?”我說,氣沉丹田最大的感覺是重心下降,下盤穩固。然後我做了幾個動作來印證我說的回答。他又問,“丹田內轉是怎麼回事”?我想了想,說,一是可以按摩內臟,二是引領動作的前奏,像發動機。

氣沉丹田的心法:

上面的東西說的容易,其實很少有人做到,需要藉助某些感覺、甚至想像力進行引導。師傅教我的辦法是:


想像胃部吊著一個圓形皮囊,口朝上,當你呼氣的時候,全身鬆開,想像吊著皮囊的繩子也鬆開,皮囊鬆鬆軟軟地落到腹部(肚臍以下),同時略膨脹,以後每次呼氣,都想像從肺部出來的氣部分從鼻子出去,另一部分下行到皮囊中。而皮囊就開始膨脹。

整個過程不許用力,一切順其自然,時間長了習慣後就可以不用心法也能夠做到胸空腹實。


在練習時,要氣隨心到,心逐氣穿,心能普照,氣自周全,形體舒展自然。雖說形松靜柔和,不要妄用外形的筋勁骨力,全以內氣貫通為主要方法。


九五太極養生


赤線

但凡論氣者都是故作高深,沒氣你不是完蛋了嗎?氣怎麼沉?他說沉了就沉了?你怎麼能看見呢?丹田之說那只是前人缺乏科學的認識罷了,其實就是身架的下沉,丹田也就是身腰的統稱,只聽行家說過;這人身手不凡!卻沒見人說過;這人丹田不凡的,其實很多術語值得存凝,甚至於說糊弄後學也並不為過。


黃周子城

“氣沉丹田”好像不是太極拳獨有,傳統武術常有這種說法,其實是忽悠人的!無非就是用意識控制好重心,下沉。使身體不浮而沉穩。

還有什麼“丹田內轉”“身體無處不丹田”等等都是忽悠,實質就是意識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