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密切关注现房销售(W1)

初探,密切关注现房销售(W1)关于武汉市房管局召开了《商品房现房销售管理》的工作指导,由于现房销售必然是未来房地产业的发展方向,但同时,开发商也更多地关注现房销售带来的企业开发成本的大幅上升,进而导致行业洗牌加剧,以及库存不足导致市场恐慌加剧,短期内对于房价控制较为乏力等问题。

武汉房协研究员彭家来指出:商品房预售是房地产行业长期以来的运行的制度,这些年来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在做现房销售的理论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

一是,从市场角度来看,如果现阶段采用现售制度的话,市场必然会经历一段时间的缺货期。一般房地产项目从拿地到预售的时间是9个月,如果改为现房销售的话,可以上市的时间会延长到3年的时间。在这个期间,市面必然会出现供货量的短缺,造成市场供求关系的进一步失衡,这个是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是,从企业角度来看,很多企业采用的是快速周转的战略。如果采用现房销售的话,无疑会增加开发企业资金占用的时间,进而影响项目的开发成本。这对很多融资成本比较高的企业来看可能是一个灾难,必将引起市场新一轮的洗牌。另外,还有对税收有较大的影响,资金成本不能算进增值税的抵扣项,这无疑会增加开发企业的税负压力,这也将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这也决定了开发企业能不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

三是,从客户角度来看,预售确实对客户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不正当的销售承诺,客户预售时看到的和实际收房的时候不一样,烂尾楼出现等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规避的。比如,万科常年坚持的所见即所得的交付标准,阳光宣言将红线内外的不利因素提前告知客户,工地开放能够让客户提前看见自己的房子等,这样的手段能够有效的保障客户的权益。

所以,对于商品房预售转现房销售其实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度阶段,我们需要解决短期内的供求关系问题。同时,也希望,在今后的讨论中,能够将税务系统,金融系统,银行系统同时纳入其中,整盘考虑。最终希望达成开发商成本不会增加,客户能够买到自己想买的房子,房地产行业繁荣发展的双赢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