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河源——龍川、和平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河源市五縣一區,四處可見到客家傳統式的磚瓦結構的民居,或圓形或半圓形或方形,其建築風格和形式同各客家地區的模式一樣,這是古代中原的一種府第建築。建築圍龍屋或四方寶盒屋,要講究地勢、坐向,一般佈局要求以子午線為中軸,左右對稱,屋式結構一般為“三堂、二橫、圍龍(或枕頭屋)”。“三堂”是指前、中、後三個廳堂,正前面為大門及門廳;正中為正堂中廳;後廳叫上堂,一般為供奉祖先神位叫“祖公廳”。三堂的左右兩邊為廂房正間。沿左右側門進去為“橫屋”,再由兩邊橫屋向後伸延到成半月形的後圍屋稱“圍龍”。四方寶盒屋,兩邊橫屋向後伸延再建兩直槓稱“枕頭屋”。

一、蘇家圍

行知河源——龍川、和平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行知河源——龍川、和平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蘇家圍位於東源縣義合鎮,至今有600多年曆史。它是具有明清特色的方形“府第式”圍屋,現存完整的民居有19座。明成化十七年(1481)為紀念蘇家圍八世祖蘇東山而建的東山蘇公祠,主體分為三幢,沒有正對廳堂的大門,而是在兩邊開有側門。供奉蘇東山神位的廳堂,是蘇家圍人舉行祭祀、議事的地方。祠堂內陳列著100多張清嘉慶、道光年間的地契,曾掛過63個官位、學位牌匾。明末全河源縣錄取的廩生中該村佔一半,故其時蘇家圍有“蘇半縣”之稱。

二、曆書圍

行知河源——龍川、和平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行知河源——龍川、和平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曆書圍位於和平縣陽明鎮書塘村,至今已有480多年曆史。曆書圍古稱慄樹下,因慄樹繁茂而名,後為表達崇文重教之意,改為諧音“曆書廈”,復因曆書廈建築佈局是一圍形結構,又稱曆書圍,取歷世書香之意,其佈局按鯉魚形設計,祠堂建在魚的心肺部位,設上、下大門,祠堂門前有一口半月形池塘,祠堂側邊建龍衣屋,戶戶門朝祠堂。祠堂大門上,懸掛有清康熙年間的牌匾,上書“歲進士”,下有橫批“大學傳家”,左右兩側分別題有對聯:“修史家風”、“傳經世德”。屋內屏風上書有正楷“養志堂”、“長髮其祥”,篆刻:“省身念祖”、“騰蛟起鳳”;屏風兩側有對聯:“歷承聖澤,書頌昇平”、“歷承世德,書啟人文”。曆書圍設有專門讀書場所,先後有上書房、下書房、樂育軒、敬修軒等。

三、四角樓

行知河源——龍川、和平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行知河源——龍川、和平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河源市各縣區歷史上都有不少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四角樓建築。和平縣林寨鎮現存的四角樓有280座,均有近百年的歷史。其建築特色和裝飾風格顯得古色古香,古樸飛簷、幽幽廊道、雕花格扇,使高聳的角樓顯得雄偉威嚴。故該鎮被譽稱為東江客家民房四角樓之鄉。

四、興隆鎮

行知河源——龍川、和平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行知河源——龍川、和平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興隆鎮是一座客家圍屋的名稱,位於和平熱水鎮北聯村。民間傳說,明正德十三年(1518),左僉都御史贛南巡撫王陽明到和平遊覽李田巖,途經此地,看到鐵心嶂主峰有一條龍脈延伸到馬坑徑山口,連聲稱歎:“有龍也。”從此,各地的人都想來此尋龍穴定居,但難找準穴位。

五、南園古村

行知河源——龍川、和平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行知河源——龍川、和平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南園古村位於東源縣仙塘鎮紅光村,至今已有400多年曆史。30多座客家古民居建築,巷道縱橫,頗具特色,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新老衙門、大夫第。老衙門由潘氏12代,江浙溫臺鹽運司副使潘世拔於清乾隆年間所建,是其帶職還鄉的辦公居住之地,新衙門由潘氏15代潘寶忠於清光緒初年所建。新老衙門之間由一座古炮樓連接,樓原高為7層,現存3層,連同一口古井構成了南園古村嚴密的防禦體系。

六、古丘屋

行知河源——龍川、和平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行知河源——龍川、和平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古丘屋即草行丘屋,又名衍祥堂,位於源城區上城北直街116號,建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坐西向東,佔地面積3052.2平方米,建築面積1623平方米。四進三棟兩天井,左水巷,屋後有果園。三棟主屋為5間開,造型獨特,兩邊照壁,南北外側門,大門外小門,窗框及中堂圓柱均用優質花崗岩製作。主屋棟樑、簷板、屏風花窗均是彩色雕刻;廳堂兩邊牆繪有壁畫,正面牆、石柱挑頭均雕成龍頭;棟頭、簷口、內地臺,一棟比一棟高,形成了呈梯形建築群。厚重的青磚牆體、墨黑色的瓦片、精美的木雕、誇張的石刻,均成了草行丘屋的豪放與精美。“弧”形的運用是草行丘屋建築的另一特色,處處彰顯出“弧”的元素,比如石刻、門均以弧形為體;左右廂的廊道和廳堂上方都用一寸左右厚度的上乘木板彎成半月形的“弧”狀,整體排列在橫樑之上。草行丘屋曾經歷兩次“奇蹟”:第一次是抗日戰爭時期日軍轟炸河源,一顆炸彈落入草行丘屋大門前,但威力巨大的炸彈並未給其造成多大的損傷,只是門前的一條石柱被炸裂,這石柱至今依舊在支撐著古丘屋;第二次是1962年河源地區發生6.1級地震,古丘屋毫髮無損,令當時國家派來檢查的工程師連連稱奇。

七、石樓 書舍

行知河源——龍川、和平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石樓、書舍為紫金縣龍窩鎮桂山村相距不遠的兩處建築物。桂山石樓,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由主樓、正屋及內外橫屋組成一個大圍屋。外圍高近20米,4角突起,花崗岩和火磚砌成的牆體上還露出一些猙獰的炮眼。整個圍屋有130多間,佔地1.8萬平方米。正門前,掛著“文魁”和“進士第”的紅色牌匾;石樓前,築有一口半月形池塘。文明書舍,是當地富豪廖肇衍出資於清嘉慶八年(1803)創辦。嶺南第一才子宋湘所題的牌匾“文明書舍”,至今還懸掛在桂山小學(文明書舍原貌無存,新中國成立後被擴建成小學)。曾有藏頭門聯:“文章華國,明德新民。”文明書舍佔地面積200平方米,有正堂上下各7間,左右橫屋16間。中廳設有大講堂,東西兩側各有一間課室,可容納100多人就讀;在正堂天井裡,栽有一棵桂花樹,寓意學生要攀桂登科。

八、德先樓

行知河源——龍川、和平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行知河源——龍川、和平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德先樓位於紫金縣南嶺鎮,始建於清光緒二年(1876),至新中國成立仍未全面竣工,佔地面積有5000平方米。建造者是當時該邑首富鍾濟懷。此樓依山傍水而建,坐落的兩棟樓房聯成一體,4角聳峙,造型奇特,古色古香。樓房用花崗岩條、青磚瓦、木質結構而成,屋簷挑角,彰顯古樸典雅。正門坐南向北,側門分東西向;院落平房有3層,大小廳堂13間,天井7個,上下棟有122間房,廳堂錯落,井然有序。院落4角聳立著高高的樓閣,分別有7層和5層,樓閣上密佈著用來通風和防禦的槍炮眼。從正門進去,是高大的懷濟堂,正對門牆上書著一個巨大的“福”字。廳內掛著書畫,廳門和其上面的樓牌雕著各色的花鳥、建築物和人物,如一幅藝術畫卷。

九、仙坑古樓

行知河源——龍川、和平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行知河源——龍川、和平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仙坑古樓位於東源縣康禾鎮仙坑村。該村內保存著許多典型的客家方形圍龍屋。風格獨特的有:仙坑八角樓,建於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佔地面積360多平方米,分為上下左右4槓,每槓兩邊對稱建有一座碉樓,故稱“八角樓”。主體屋外建有一道高約10米的護牆,全由堅固的麻石條鑲砌而成;護牆體上設有28個炮眼,整座建築的牆上又設有80多個槍眼,用於防禦入侵者。仙坑四角樓,建於清嘉慶年間,佔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分為4棟4槓,4槓設有樓閣,故稱“四角樓”。整個建築以9天27井(又稱36井)作為排水系統,共有住房108間。

十、浰東小築

行知河源——龍川、和平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行知河源——龍川、和平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浰東小築位於和平縣下車鎮,此建築坐東向西,依山傍水,通面寬三門五間42米,每進與進之間都有天井,4角建有碉樓,稱“四角樓”。青磚砌牆,木架樑,硬屋頂;方形削角石柱承檁,三架式斗拱抬梁,斗拱和樑架上浮雕龍花卉圖案,鍍金漆。

十一、樂村石樓

行知河源——龍川、和平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行知河源——龍川、和平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樂村石樓位於東源縣藍口鎮樂村下村,是樂村開基張氏16世祖張煥騰主持建造。該樓始建於清嘉慶七年(1802),至道光十三年(1887)才告竣工。背靠青山,門前有一口面積1000多平方米的池塘,與石樓形成一個大的橢圓形結構。角樓高達10多米,從東門入,可見“武魁”牌匾;正面二道門樓上依次懸掛“大夫第”和“副魁”牌匾;第三道門樓命名為“敦彝堂”,屋樑、門柱上雕龍畫鳳,用紅、黃、青三色粉飾,圖案清晰可見。屋內正廳相連,幢幢相通,方中見圓,圓中有方,體現了古時天圓地方陰陽搭配的建築思想。石樓池塘邊,歷經200多年的兩副桅杆、8條桅甲依舊屹立,見證張氏家族由商入仕的歷史。

十二、茶壺耳屋

行知河源——龍川、和平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行知河源——龍川、和平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連平縣油溪鎮黃氏族人最具代表的建築茶壺耳屋,是圍龍屋,距今有170多年曆史。茶壺耳圍龍屋的屋頂中直線和曲線巧妙組合,形成向上微翹的飛簷,因之得名。該屋共有160多間房,三棟祖堂,大小門、馬巷、過道、廳堂、天井,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屋內有用精美小石砌成的“蓮花圖”、“太極圖”;祠堂中有栩栩如生的各種雕刻,豐富多彩,有人物故事、山水、花鳥魚及吉祥物,寓意平安、多子、福祿壽全和加官晉爵,含浮、穿、通、圓等雕刻手法,具有較高的工藝藝術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