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麼時候變成“社會人”的?

你是什麼時候變成“社會人”的?

《20歲,光陰不再來》一書中,有一個很有趣的比喻,她將20多歲比喻成飛機,一架從紐約飛往西雅圖西岸的飛機。剛起飛時只要一丁點的航道修正,就能決定是要降落在聖地亞哥還是西雅圖。然而,如果飛機快到聖地亞哥時讓它改分西北邊的西雅圖,就要多繞一大圈路線,還要看燃油夠不夠。

20-30歲這十年,是人生中充滿機遇、挑戰,並奠定一生走向的黃金十年。

也是在這十年裡,你從象牙塔走出來,真的變成了“社會人”。

你是什麼時候變成“社會人”的?

你是什麼時候變成“社會人”的?

這一年,你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唯一堅持下來的只有在寢室在遊戲。

那年你不怎麼重視形象,穿著很邋遢,床下頭永遠有一個盆,裡面全是臭襪子。

偶爾和室友鬥地主,輸得那個人,要替全寢室洗襪子。

你覺得勝負乃兵家常事,只有在這件事上絕不肯輸。

你是什麼時候變成“社會人”的?

你是什麼時候變成“社會人”的?

告白慘遭被拒,原因是對方想找胡一天,但滿臉胡茬的你看起來是不倫不類的吳秀波。

後來你在校園裡看見喜歡的姑娘幾次,因她身旁那個高大帥氣,一身潮牌的男孩自慚形穢。

你下定決心改變。第一件事就是把鬍子刮掉。

外表是最直觀的名片,你的臉就是你的生活。

你是什麼時候變成“社會人”的?

你是什麼時候變成“社會人”的?

家人讓你考研,但你想早日脫離學習的苦海,早點上班好工作賺錢買英雄。

為自己的決定買單,是你真正成年的第一步。

你找到一家公司做實習生,每週去兩天。最開始只能在辦公室裡打雜,複印文件或者幫取外賣,你覺得自己不得重用,和領導反應。等任務分配後,對著一堆表格發愣,才發現自己只是眼高手低。

那年你懂得了知難行易的道理,開始勤懇做人,踏實做事。

你是什麼時候變成“社會人”的?

你是什麼時候變成“社會人”的?

年輕不怕試錯,只怕將錯就錯。在半年多的試用期以後,你拒絕到手的offer,去了真正感興趣的行業。

看書上說,人生的試錯期最多隻有畢業後的五年,這五年會奠定你未來的職業規劃、人生走向。

是三十而立,還是三十不立;是春風得意,還是中年危機。

就在這五年的每一次選擇裡,而你慶幸自己早早地找到了真正熱愛的道路。

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往往是幫助你尋找定位的跳板,你從中看清自己想要或不想要的,並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與目標。

你的改變與嘗試,是為了人生不留遺憾。

你是什麼時候變成“社會人”的?

你是什麼時候變成“社會人”的?

放棄了週末和同學打籃球的習慣,選擇跟老闆一起加班出差。你脫下運動球鞋,穿起西裝配套的皮鞋。

在大城市打拼的你,加班如吃飯。每個人都在拼命時,你只怕被落下。但你累急了也會低落,會在奮鬥中迷失方向。很怕聽到老同學的消息,他們中有的人回到老家,找了個公職崗位,朝九晚五,作息規律。

和他們比,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薪水,你賺的是他們的雙倍不止,獎金喜人。

你很少有時間和他們開黑了,有時間更願意獨自學會職場技能和英語。

這一年,你和許多老朋友沒了聯繫,有人給你扣上被同齡人甩掉的焦慮帽子。

你呸了一口,心想:“我才是那個同齡人。”

你學會獨自消化不良情緒。成熟不止是外表,更是能擔起一切。

你是什麼時候變成“社會人”的?

你是什麼時候變成“社會人”的?

加班時長體現不了你的價值,核心競爭力才是你不可替代的根本。工作3年的你終於當上了小主管,手下也開始有了實習生。

新人難帶,既要立威又要立信。你像個心急火燎的老父親,又像塊左右為難的烙餅,更多時候是背鍋俠,但這就是你的職責與使命。

你也嘗試改變心態,把工作大膽交給新人。

你意識到,把自己擅長的工作,手把手演示給新人,不給他犯錯的機會,是鍛鍊自己。

看著他們搞砸了,還能心平氣和一言不發,才是培養人。

你是什麼時候變成“社會人”的?

你是什麼時候變成“社會人”的?

你不再單槍匹馬,團隊運作協調。你意識到自我能力是渺小的,但團隊合作能1+1>2。

這一年,你帶著團隊一路向前,做出業界交口稱讚的方案,傳播度很廣。

這一年的感情也逐漸穩定,女友工作起來比你還拼,但你不會再像大學那樣,覺得戀愛應該是兩個人整天膩在一起。

現實告訴你:“愛情應該是兩個強者的風花雪月,而不是兩個弱者的苦大仇深。”

你是什麼時候變成“社會人”的?

你是什麼時候變成“社會人”的?

工作快5年的你開始準備擁抱人生新階段,雖然婚慶、買房、裝修每個人每件事都壓的你喘不過氣,但你始終樂此不彼。

去見女友父母前,她特意叮囑你要把鬍子刮乾淨,你對著鏡子仔細看自己,發現眼角不知不覺也爬上了歲月的痕跡。

你終於從一個橫衝莽撞的毛頭小子,變成穩重靠譜值得依靠的男人。

女友也教會你,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是經營好自己。

你是什麼時候變成“社會人”的?

你是什麼時候變成“社會人”的?

人生的多選題,沒有標準答案,只有最優解。成家立業的你想要找工作生活的新突破。

這一年你在業內積攢了不少資源和人脈,大學時最好的朋友打算創業,找你入夥。

風險與收益永遠對等,你和妻子商量一下,決定放手一搏,你仍有改變的勇氣。

你是什麼時候變成“社會人”的?

你是什麼時候變成“社會人”的?

別讓你的肚腩毀掉身材,也別讓你的胡茬毀掉氣質。

所有改變都值於經歷, 直到你真正遇見,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做出多大改變。

回顧過去的種種,你發現失去的同時,也意味著得到。

21歲因為外表自卑不敢告白,23歲那年就利用了外在的重要性。

23歲那年放棄到手工作的同時,也找到了真正的熱愛。

29歲而立之年,放棄金飯碗打算自立門戶,也因為改變成就了一番事業。

成功的事業,同風共雨的朋友,默契相知的伴侶,身體健康的雙親,以及隨時改變的勇氣,這些都是男人想要的。

而改變是由內向外的,內在要有決心與毅力,外在也要修邊幅、保持體面。

每一次改變,最好的時間都是今天。不在今天,何談以後。

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話“尚未佩妥劍,轉眼便江湖。”

二十到三十,是每個男人找方向,打地基的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