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登基,十九岁病亡,既是娃娃皇帝,也是短命天子

晋穆帝司马聃(dān)是东晋的第五位皇帝,是东晋康帝司马岳的儿子。

司马岳的皇位是哥哥司马衍摄于虞冰势力传给他的。司马岳病重后,也面临和司马衍一样的问题,是传给给自己的儿子还是兄弟。

两岁登基,十九岁病亡,既是娃娃皇帝,也是短命天子

司马聃

虞冰兄弟为了能够继续掌握权利,认为东晋外敌环伺,北有后赵,西有成汉,应该由年长的人出任皇帝,劝司马岳传位给司马昱,而不是把皇位交给只有两岁的皇子司马聃。

这个意见招到中书监何充的反对,劝司马岳立司马聃为太子,太子年幼不能理政,皇后可以临朝称制辅政,而且如果司马昱继位,到时候他怎么对你都不知道。

司马岳权衡后,最终立司马聃为太子,而在前线作战的虞氏兄弟没办法赶回来,之后后已经木已成舟无法更改。最终司马岳死后由两岁的司马聃继位,太后褚蒜子临朝称制。

两岁登基,十九岁病亡,既是娃娃皇帝,也是短命天子

褚蒜子从一个后宫女子初掌朝权,只能听从何充的建议,何充因为立储之事得罪虞氏兄弟,拉出褚蒜子的的父亲褚裒当挡箭牌,幸好褚裒是个明白人,没有上何充的当,到地方掌军政去了。

虞氏不久也权利大减,何充把桓温提上来接替了庾翼的职位。为了平衡权利,褚蒜子听从他父亲的建议提拔司马昱上来。

但司马昱是个清谈家,不是实干家,在政治上根本不是桓温的对手,桓温才能逐渐掌管军政大权。

两岁登基,十九岁病亡,既是娃娃皇帝,也是短命天子

桓温

桓温,是晋明帝司马绍的驸马,晋康帝司马岳的姑父,庾冰、庾翼兄弟手下多年,极得二人器重,庾翼死后,接替了他的职位,当上了安西将军,都督六州军事、荆州刺史等要职。

桓温有类曹操之才也有类曹操之心,想借军权掌握政权。永和二年(346)十一月,桓温率军征讨盘踞在四川的成汉政权,仅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占领成都,俘获成汉皇帝李势。桓温升任征西大将军,封临贺郡公,实力大涨。此时司马昱才拉拢朝臣,牵制桓温。

两岁登基,十九岁病亡,既是娃娃皇帝,也是短命天子

司马聃七岁时,北方后赵政权发生内乱,桓温闻讯,准备北伐,但朝廷怕桓温再立功,更难压制他,未予批准。先后派褚裒、殷浩北伐,屡战屡败,损兵折将。桓温见此让十二岁的司马聃罢免殷浩,自此朝廷内外大权皆归桓温。

随后不久桓温亲自领兵北伐连战连胜,直抵前秦首都长安城下,可惜因为前秦拼死抵抗,而东晋朝廷为给桓温添堵,导致粮草补给不到位,最后被迫撤军。

两岁登基,十九岁病亡,既是娃娃皇帝,也是短命天子

永和十二年(356)七月,桓温再度北伐,收复西晋的首都洛阳,司马聃在母亲和司马昱的指导下命人赶往洛阳,整修祖坟,他自己与群臣穿上孝服,告慰先祖之灵。

第二年,十五岁的司马聃“加元服”,意味着已成年可以亲理国事了,褚太后还政国君,不过当时的大权都被桓温把持。

两岁登基,十九岁病亡,既是娃娃皇帝,也是短命天子

司马聃当政不久,桓温被封为南郡公,其弟桓冲被封为丰城县公,其子桓济被封为临贺县公。一门三公,兵权在握,权倾一时。

不过司马聃刚刚尝到掌握政权的滋味,身体却没有帮他,当政四年后,十九岁的司马聃因病去世,没有留下后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