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書法賞析—趙新月講評毛體書法

毛主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書法賞析—趙新月講評毛體書法

毛主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書法賞析—趙新月講評毛體書法

毛主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書法賞析—趙新月講評毛體書法

今天,野草書屋主人趙新月帶您一起欣賞毛主席為劉胡蘭烈士的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見下圖:

毛主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書法賞析—趙新月講評毛體書法

毛主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書法賞析—趙新月講評毛體書法

如何從書法學角度,深度解析這篇書法題詞?野草書屋主人趙新月要把兩幅作品放在一起,請大家進行一個對比欣賞,這樣更有利於我們深度理解這幅題詞在藝術上的偉大。

首先請大家看下圖:

毛主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書法賞析—趙新月講評毛體書法

毛主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書法賞析—趙新月講評毛體書法

看上圖,左邊是毛主席為劉胡蘭烈士的題詞,右邊是書聖王羲之的《姨母帖》。我為什麼說要把這兩幅書法作品並列起來欣賞才能更好地理解毛主席的題詞藝術呢?原因有五。且聽野草書屋主人趙新月一一道來。

第一,兩幅作品都是為女子悼亡而作。毛主席是為了緬懷革命烈士劉胡蘭,書聖王羲之是為了哀悼慈愛的姨母。

第二,兩幅作品都是在悲痛中寫成的。1947年3月26日,毛主席剛剛撤離延安不久,在轉戰陝北的途中,聽到任弼時講述劉胡蘭的英雄事蹟後,對劉胡蘭十分敬佩,深受感動,心情非常沉痛。據李銀橋回憶說:當時,主席輕聲念著:“劉胡蘭!劉胡蘭!”兩眼溼潤地長嘆一口氣,揮筆疾書,題寫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8個大字。後來,因為戰爭關係,題詞遺失。直到1957年1月9日,毛主席再次為劉胡蘭親筆題寫“生的偉大,死的光榮”,而這時新中國已經成立了7年多,想起劉胡蘭,主席的心情依然是悲痛的。這是毛主席題詞的書寫背景。我們再看看書聖王羲之的姨母帖。此帖寫道:“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頓首、頓首。頃遘姨母哀,哀痛摧剝,情不自勝。奈何、奈何!因反慘塞,不次。王羲之頓首、頓首。”(此帖大意是,十一月十三日,羲之突然遭遇姨母離世,心中被哀傷摧迫,悲痛之情,難以自禁。奈何、奈何!因為哀痛傷感反覆湧現,悽慘之情充塞胸間,以至於語無倫次)。史料記載,王羲之與姨母,感情十分深厚,姨母的離去讓王羲之痛徹肺腑。毛主席為失去少年女英雄而悲痛,王羲之為失去慈愛的姨母而悲痛,因此兩幅作品都是沉痛的紀念。

第三,兩幅作品在書法美學上都呈現出同一種旨趣:“古質”。在中國書法史上,人們對書聖王羲之《姨母帖》評價甚高。原因之一是,不少人批評王羲之的書法有嫵媚氣,但這幅字不僅沒有嫵媚氣,相反卻非常古拙。於是,有書評家認為,王羲之書法面貌有兩種,“流便”和“古質”。所謂“流便”,簡單說,就是書寫起來如行雲流水,婀娜多姿,甚至偏於嫵媚;所謂“古質”,就是書寫起來不大講究好不好看,而是用筆古拙、質樸,一襲纖巧穠麗之態,完全以“內美”震撼人心。

我們知道,毛主席書法,受王羲之影響最深。對王羲之的“流便”和“古質”,都有所承繼。我們看毛主席寫的行草、小草書法,很多都偏“流便”一路,但“古質”的作品,也同樣有,這幅為劉胡蘭烈士的題詞就是證明。

說“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幅題詞“古質”,是因為用筆明顯與毛體書法慣常的流暢線條不一樣,除了題詞中兩個虛詞“的”字稍微顯得“流便”外,其餘六個字,包括毛主席的題款,用筆質樸凝重,逸氣盡斂,或頓或曳,生拗峭拔。而書聖王羲之姨母帖的用筆,同樣與蘭亭序的姿魅明顯不同,“頃”、“奈何”、“剝”、“次”等字,開後來顏真卿用筆“古拙”之先鋒。

第四,兩幅作品章法都有“支離”之美。傅山“四寧四毋”有云,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於直率毋安排。這裡,所謂“拙”、“醜”、“支離”、“直率”,就是指用筆、結字、謀篇要追求一種“崇高美”、“古質美”、“古拙美”。在此,野草書屋主人趙新月提醒大家,傅山的書法美學觀和當今人們所說的“醜書”完全是兩回事,不要誤會。單就章法而論,毛主席和王羲之的這兩幅作品,都有“支離”之美。見下圖:

毛主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書法賞析—趙新月講評毛體書法

毛主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書法賞析—趙新月講評毛體書法

看上圖,毛主席題詞中,“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兩個“的”字很小,其餘六個字很大;八個字中,七個字均向右傾斜,“光”字卻向左傾斜。王羲之姨母帖中,絕大多數字很大,“奈”、“首”極少數字很小;絕大多數字沒有傾斜,但“痛”、“之”二字明顯向右下方傾斜。另外,毛主席題詞中的落款,“毛澤東”三字全部沒有傾斜,“題”字稍微向左傾斜,而右邊的“生的偉大”、“死的”、“榮”7個字全部向右傾斜。這樣的章法,盡顯“支離”、“直率”之美。

第五,兩幅作品代表的“古質”風範,都不是“孤例”。雖然“流便”是毛主席和王羲之多數書法作品所呈現的特徵,但毛主席為劉胡蘭的題詞也好,王羲之的姨母帖也好,兩位大書法家都有不少類似作品,並非只有這一幅。請看下圖:

毛主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書法賞析—趙新月講評毛體書法

毛主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書法賞析—趙新月講評毛體書法

毛主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書法賞析—趙新月講評毛體書法

毛主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書法賞析—趙新月講評毛體書法

看上面第一張圖,野草書屋主人趙新月把毛主席書寫的“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與“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放在一起,大家可以發現,兩幅字都是“古質”之美的典範。

再看上面第二張圖中王羲之的姨母帖與行穰帖,也都是“古質”之美的典範。

以上,野草書屋主人趙新月帶大家一起賞析了毛主席和王羲之兩幅作品的相同之處,那麼,兩幅作品有什麼不同呢?

簡單說,就是一句話,毛主席的題詞更加“古質”!

王羲之受到魏晉風度的影響,書法可以“流便”有餘,但“古質”卻是有限的。換句話說,“古質”與“王謝”家風不太匹配。我們的毛主席,作為人民領袖,有“書生意氣”的一面,但更多的是無比接地氣的人民情懷。因此,“古質”的流露,在為劉胡蘭的題詞中,超越了王羲之。

另外,也是更重要的,王羲之對親人的懷念,更多屬於個人情懷,而毛主席對劉胡蘭烈士的紀念,則屬於共產黨人的大情懷。因此,同為“古質美”的典範作品,你仔細看王羲之此帖,感覺書聖在悲痛中多少有點六神無主。再仔細看我們毛主席的題詞,更具正能量,是化悲痛為力量的力作,是激揚人民奮鬥的號角,是天地之間的凜然正氣,也是野草書屋主人趙新月從小就仰望著她而生活學習成長的紅色旗幟!

劉胡蘭烈士不朽!

毛澤東思想萬歲!

趙新月寫於野草書屋,本文為趙新月“毛體書法講演錄”節選,轉發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本文作者趙新月,一介書生,共產黨員,信仰馬克思主義,研究文史哲經藝,有拙著若干)

毛主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書法賞析—趙新月講評毛體書法

上圖:趙新月演講西柏坡學

毛主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書法賞析—趙新月講評毛體書法

上圖:本文作者趙新月講授毛體書法

毛主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書法賞析—趙新月講評毛體書法

上圖:本文作者學者型演員趙新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