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老師,你曾給我們人生中最好的禮物

謝謝老師,你曾給我們人生中最好的禮物

9月10日是教師節,每到這個時候,我們都會想起令我們印象深刻的很多老師,這些老師是因為他們的哪些故事和言語令我們記憶猶新呢?是老師教授我們的古文、推理的公式或者解釋的單詞嗎?我想不是這些具體的知識,而是老師給我們對於人生的啟發和影響。

愛因斯坦說過:教育的真諦就是當你忘記一切所學的東西之後所剩下的東西

那麼什麼是教育剩下的東西呢?教育中“剩下的東西”,就像下面這些對話,是老師在我們成長中點點滴滴的話語給我們的智慧和鼓勵。

謝謝老師,你曾給我們人生中最好的禮物

關於犯錯

幼兒園學生:老師,我吃飯又把衣服弄髒了。怎麼辦?

老師:老師告訴你一個秘密,老師昨天吃飯的時候,筷子沒夾住丸子,然後丸子把湯汁濺到衣服上,也弄髒了衣服。但是出了問題不可怕,我們可以想想如何改進,比如今天老師吃飯的時候就用勺子,就好了。

關於學習

小學一年級學生:老師,我們為什麼要學習這些知識呢?

老師:如果我們人類和獅子打,能贏嗎?在海里遇到鯊魚,能贏嗎?人類在動物中本來是很弱小的動物,之所以今天我們的社會這樣發達,是因為我們願意學習前人傳承的知識,只有我們掌握了這些智慧,我們才能創造更好的生活

關於知識

小學三年級學生:老師,總說知識就是力量,可是我覺得我踢球更能有力量呢?

老師:知識就是力量,其實指的不是身體上的力量,身體的健康強壯不可或缺,但是你踢球哪個角度更好?你如何讓自己保持狀態和信心?這都需要研究學習,知識就是力量,指的是科學的力量,還有我們內心的力量,這些力量有時候比我們體力的力量更強大!

關於考試

小學五年級學生:老師,我很難過,這次我數學沒考好,後面的考試更擔心了,怎麼辦?

老師:你要知道學習的意義和考試的目的。其實,這些測驗都是讓我們查漏補缺的,你應該感謝這時候檢查出自己的不足,以後就可以

給我們改正彌補的機會了。後面的考試還沒有到來,不要為沒有到來的事情擔心,考試是讓我們鞏固知識和調節心態的一門功課。

關於偏科

初中一年級學生:老師,我喜歡數學,我不喜歡語文,因為我很討厭背書,怎麼辦?

老師:語文,其實不等於背書,背書僅僅是精深博大的語文學習形式的一小部分,不要因為不喜歡一朵花,放棄了整個花園。一方面,我們可以看看花園中其他的花朵,另一方面,我們先找一朵小花試著背一下,我相信這座花園有你喜歡的地方。

關於優勢

初中三年級學生:老師,畢業表演我覺得我什麼都做不好,大家舞蹈都能記下所有動作,只有我只會一半,怎麼辦?

老師:你不是什麼都做不好,你是做得慢,但是因為慢,你也記得牢,雖然你上週只記得一半,但是這一週你一點兒都沒忘。很多人學得快,也忘得快,他們需要更多時間複習,而這個時間你可以用來學習新動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我們學會利用自己的特點就好了。

關於用處

高中一年級學生:老師,我以後也不做數學方面的研究,我不明白為什麼要一直學數學,有什麼用呢?

老師:我知道你不喜歡數學,你喜歡研究心理,但是心理研究也需要用到數學知識,我們學習這方面知識,不是讓你就去選擇做這個,而是希望未來選擇專業的時候,你可以選擇得更好、範圍更廣。如果你真的不喜歡,那麼智慧的方式是用最短的時間學好這些基礎需要的知識,然後把更多精力用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而不是放棄

,你說對嗎?

關於選擇

高中三年級學生:老師,我很糾結,A學校更有名,但是B學校的專業我更喜歡,我該怎麼選?

老師有陽光的地方就有陰影,我們選擇的每一條路,都有不同的風景,也都有不同的坎坷,我們可以更客觀地分析每個選擇的利弊,但是隻要你選定了,你就要抱著“這就是最好的選擇”去努力,無論選擇哪一個,未來你都可以過得很好。

關於戀愛

大學二年級學生:老師,我有喜歡的人,不知道是否該談戀愛,如果未來不適合怎麼辦?

老師:孩子,沒有失戀的青春是蒼白的,如果發現最終不合適,那也是談戀愛給你的一種收穫,慢慢地我們會

更加認識自己,更加了解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生活是我們自己想要的,我想這比戀愛最終是否會結婚更重要

關於信仰

大學四年級學生:老師,大家總說信仰,我不知道我的信仰是什麼,是不是我沒有信仰?

老師信仰是一種“排毒”方式,我們人生中總會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難,信仰可以讓你更好地梳理、堅定自己,信仰不一定是以宗教的形式展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想想是什麼在你困難的時候經常讓你自己有力量的呢?可能那就是你的信仰。

關於夢想

大學畢業的學生:老師,您的夢想是什麼啊?

老師我的夢想,就是成就你們的夢想!

謝謝老師,你曾給我們人生中最好的禮物

俞敏洪老師說:老師把自己變成燃燒的蠟燭,照亮了學生的路。老師一句話能改變孩子一輩子的命運。在我生命中,最喜歡的老師就是能夠鼓勵我推動我前行的老師。老師應該鼓勵孩子們,尤其對於那些暫時處於落後狀態的孩子,要給他們夢想。這樣的老師就了不起。

為什麼我們常常把老師比作蠟燭,我想就是因為老師通過一點一滴的言行去照亮、溫暖學生。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而教育工作中的老師就是通過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慢慢去滋潤和啟發另一個生命。

下面這5篇文章估計你也喜歡

↓↓↓

177:別讓孩子覺得你工作只是為了賺錢

166:與孩子溝通一定要避開這些“隱形炸彈”

155:在暑假裡,別讓孩子養成這七個習慣

133:很多家長不知道的1334原則,誇孩子的正確表達方式

122:暑假“補習慣”比“補課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