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的古老打擊樂器——編鐘

編鐘是中國傳統的古老打擊樂器,由青銅鑄成,它由不同的鐘依照大小排列,並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編鐘常與編磬組合使用,“金石之聲”中的“金”就是指編鐘,“石”指編磬。亦傳至東亞其他地區。

編鐘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打擊樂器,是鐘的一種。編鐘由若干個大小不同的鐘有次序地懸掛在木架上編成一組或幾組,每個鐘敲擊的音高各不相同。由於年代不同,編鐘的形狀也不盡相同,但鐘身都繪有精美的圖案。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國就有了編鐘,不過那時的編鐘多為三枚一套。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每套編鐘的個數也不斷增加。古代的編鐘多用於宮廷的演奏,在民間很少流傳,每逢征戰、朝見或祭祀等活動時,都要演奏編鐘。

擊打原理:漢族古樂器,編鐘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編鐘的發聲原理大體是,編鐘的鐘體小,音調就高,音量也小;鐘體大,音調就低,音量也大,所以鑄造時的尺寸和形狀對編鐘有重要的影響。

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發現我國在西周時期就有了編鐘,那時候的編鐘一般是由大小3枚組合起來的。春秋末期到戰國時期的編鐘數目就逐漸增多了,有9枚一組的和13枚一組的,等等。1957年,在我國河南信陽城陽城址出土的第一套編鐘13枚,音樂家隨即用此演奏歌頌當代領袖的頌歌《東方紅》;1958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把這首《東方紅》定為開播曲,從此城陽城編鐘的聲名隨著無線電波響徹太空傳遍世界。

1978年,湖北隨州南郊擂鼓墩的一座戰國時代(約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是至今為止所發現的成套編鐘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套,這套編鐘之大,足以佔滿一個現代音樂廳的整個舞臺。曾侯乙墓編鐘由19個鈕鍾、45個甬鍾,外加楚惠王送的一件大傅鍾共65件組成。這些鍾分3層8組掛在鍾架上,直掛在上層的3組叫鈕鍾,斜懸在中下層的5組叫甬鍾,其中最小的一個鈕鍾高20.4釐米、質量為2.4千克,在演奏中能起定調作用,最大的一個低音甬鍾高達153.4釐米、質量為203.6千克,全套編鐘總質量在2500千克以上。鍾架是銅木結構的,它的外形呈直角曲尺形(如┏),全長10米以上,上下3層,高273釐米,由6個佩劍的青銅武士和幾根圓柱承託。整套編鐘和樑架氣勢宏大、壯觀無比。演奏時樂隊由幾個人組成,用6只丁字形木錘敲高、中音,用兩根長形棒撞低音。經聲學專家研究,編鐘中的每隻鍾都可以發出兩個不同的樂音,只要準確地敲擊鐘上標音的位置,它就能發出合乎一定頻率的樂音,整套編鐘能奏出現代鋼琴上的所有黑白鍵的音響。這套編鐘的定音頻率為256.4赫,與現在鋼琴上的中央“C”頻率幾乎完全相等。

材料:曾侯乙編鐘用料是銅、錫、鋁合金,全套編鐘上裝飾有人、獸、龍等花紋,鑄制精美,花紋細緻清晰,並刻有錯金銘文,用以標明各鐘的發音音調,它是公元前433年的實物。可見,遠在2400多年以前。我國的音樂文化和鑄造技術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它比歐洲十二平均律的鍵盤樂器的出現要早將近2000年。

起源: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國就有了編鐘,不過那時的編鐘多為三枚一套。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每套編鐘的個數也不斷增加。古代的編鐘多用於宮廷的演奏,在民間很少流傳,每逢征戰、朝見或祭祀等活動時,都要演奏編鐘。

在中國古代,編鐘是上層社會專用的樂器,是等級和權力的象徵。近代,在中國雲南、山西和湖北等地的古代王侯貴族的墓葬中,曾先後出土了許多古代的編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發現的曾侯乙編鐘。這套編鐘工藝精美,音域可以達到五個八度,音階結構接近於現代的C大調七聲音階。另外,編鐘上還標有和樂律有關的銘文2800多字,記錄了許多音樂術語,顯示了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先進水平。曾侯乙編鐘是目前中國出土數量最多、規模最大、保存較好的編鐘,被譽為人類文化史上的奇蹟。 編鐘音樂清脆明亮,悠揚動聽,能奏出歌唱一樣的旋律,又有歌鐘之稱。

用曾侯乙編鐘演奏的樂曲《楚殤》。樂曲表現了中國古代詩人屈原被流放時的悲憤之情。

西周編鐘:1985年8月25日楊家村出土了西周時期編鐘一架。這架大型編鐘,總重量為340公斤。它在西周考古發現中是不多見的稀世文物。這架樂器,共為4組,鑄造的時間各不同,可能為一個家族數代人的製品。它對我們研究西周“鍾”,“鍾”的演變規律將有很大的幫助。從器物的用途看,既有編組使用的,又有單獨使用的。從“鍾”來看,以前出土實物不多,傳世的有“克”,上海博物館收藏有“四虎”等,但都是單個出現。楊家村“編”,屬於西周晚期遺物,是目前已知資料中最早最完整的一套。另外,從“鍾”的銘文看,對研究西周社會史和官職制度等方面的問題,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同時充分證明編鐘無愧為我國古代眾樂之首,擊之耳邊盪漾著雄渾凝重的“金石之聲”,形象地再現了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充分顯示了我們祖先偉大的創造力,使人大開眼界,驚歎不已!

被譽為“國寶”的編鐘古樂器,從1954以來,在我省出土過多次。《隋書·音樂志》載:編鐘“各應律呂,大小以次,編而懸之。”編懸的木架,西周時叫“(xuān)”,呈“月”形。演奏時用小木槌敲擊,音色純淨,旋律優雅,音域寬廣,表現力豐富。高音昂揚,驚天動地;低音渾厚,沉雄飛揚,演奏起來八音齊鳴,古音神韻娓娓動聽。

編鐘是西周時代祭祀、朝聘、宴享、歌伎的主要和聲樂器,尤其適合於伴奏,富有中國古樂的獨特風貌。西周時還以此禮樂制度規定名位、等級。編鐘是王公貴族權勢的標誌。

西周編鐘,距今至少有3000年的歷史。那時候,地球上大部分地區還是荒無人煙,有些地方雖有人群,卻過著“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那時,我們這裡的祖先不但越過了鑽木取火的時代,而且已達到了能用火冶煉青銅鑄造編鐘的先進時期,它是中國古代科學文化高度發展的結晶。

出土情況:1957年在河南信陽地區發現了戰國楚墓中一套木質編鐘共13個。

在陝西長安縣客省莊龍山文化(約公元前28一前23世紀)遺址中發現了矩形陶鍾,現(2012年)藏北京厲史博物館。

1978年夏湖北隨縣城郊的擂鼓墩出土戰國初期的曾侯乙墓編鐘,共六十五枚,重兩千五百多公斤,皆為青銅製造,被稱為古代編鐘之王。每個鐘體上都刻有錯金篆體銘文,正面刻“曾候乙乍時”(曾候乙作)。

1985年8月25日西安楊家村出土了西周時期編鐘一架。這架大型編鐘,總重量為340公斤。它在西周考古發現中是不多見的稀世文物。

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在殷代大型王室墓葬妣辛墓中,發現了有五枚一套的編鐘,可構成四聲音階序列。

2000年山東濟南章丘市洛莊西漢墓14號樂器坑出土了樂器149件,超過了曾侯乙墓。其中有編鐘19件、編磬107件,其他還有錞於、鉦、鈴、串鈴、瑟、建鼓、小扁鼓、懸鼓和笙(未確定)等十餘種。具有很高的音樂考古價值。

2000年2月,湖北荊州戰國楚墓發掘出兩套大型編鐘,各由14件組成,青銅製造,高0.72米。

清代乾隆皇帝在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曾用黃金鑄成了一套大小相同、壁厚有別的編鐘,共有16枚,耗用黃金13647兩2錢,叫做“金鐘”。1925年它流入民間,後由陳亦侯、胡仲文收藏,現(2012年)陳列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珍寶館。

2012年2月,江蘇省宿遷市一施工工地的戰國古墓完成考古發掘,在其豐富的文物中,成套的9個青銅編鐘尤顯珍貴。9個乳釘紋青銅編鐘出土時從南到北按照大小依次排開,其高度從26釐米到15釐米不等,不僅完整成套,其鈕孔仍清晰可見。青銅編鐘的發現,不僅在宿遷屬首次,就是在整個江蘇都極為罕見。 2012年6月,湖北宜昌枝江市一工地發現11件編鐘。這些編鐘上有文字還有精美圖案。經過相關文物專家辨認,其中一個編鐘上的銘文是16個字:“楚季寶鍾,氒 (厥)孫廼(乃)獻。工公其邁(萬)年受氒(厥)福”。[7]

此外,在中國西南地區,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曾多次出土了戰國至兩漢時期具有少數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的編鐘,

例如:

雲南楚雄萬家壩古墓出士的戰國羊角鈕編鐘和廣西西林出土的漢代羊角鈕編鐘,外形似鈴,斷面呈核桃形,頂端作羊角狀。

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和牟定福土龍村出土的編鐘,上寬下窄,平口,鐘面鏤刻皤蛇紋飾。

四川涪陵小田溪巴人貴族墓出土的戰國編鐘,紋飾具有古代巴族文化特徵。

廣西貴縣羅泊灣一號漢墓出上有半環鈕的筒形鍾等。

2013年7月3日,湖北隨州葉家山墓地考古發掘中,發現了比曾侯乙早500多年的編鐘,或將改變對鐘的起源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