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這些大道理,不知不覺在傷害孩子

你的这些大道理,不知不觉在伤害孩子

1

聽管教的乖孩子

像我一樣,從小就被稱讚“乖”、“聽話”、“講道理”的孩子,在中國那可是太多了!

“講道理”被看作是通情達理的大美德,好像大人們比的就是孩子的乖巧聽話好管教。

“不聽老人言,長大找可憐”,這樣的教化恐嚇著我們長大。

然而,在“大道理”包裹著長大的環境下,青少年乃至少年兒童患心理疾病的幾率卻逐年遞增,親子關係也隨之緊張化起來。

苦口婆心的“大道理”何以不能發揮其作用,反而一點點失控,這真是我們應該思考的。

2

舊觀念

道理的本質應當是被抽象的生活經驗和認知,這也決定了它不會具有普羅眾生的效果,有著鮮明的個體特色。

也就是說,家庭不同、環境不同,講出的道理就不同。有時不同的家庭背景、語境和場合下的道理甚至是大相徑庭的。

正因為對生活的感知和過往的經驗不同,人總結出的道理就會產生差異。

換句話說,每個人所處的時代和個人經歷,造就了他固有的思維模式。

而這種獨具個體烙印的觀念,放在新的時代和其他個體身上,是否依然奏效,是要經過驗證的。

比如,我們的父母親都經歷過捱餓吃苦的年代,在他們所處的食不果腹的年代,造就了他們那一代人對食物的焦慮和不安全感。

潛意識深處他們總覺得只要孩子能吃得下,就鼓勵多吃,以吃得多吃得好為驕傲。哪個孩子在“食慾”方面表現好,就會被誇讚“這個孩子會吃、能吃”。

而要知道,現在的小孩從一出生,就徹底解決了溫飽,精細化、科學化的養育方式已廣泛傳播於育兒領域。

小小的嬰兒早已突破了飢餓的阻障,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中位於最底層的“生理需求”早已不成問題,而更多的需求體現在對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的追尋上。

你的这些大道理,不知不觉在伤害孩子

這種隔代人差異化的需求直接導致了“道理”的失衡,當老人再嘮叨著“快點吃、比賽吃、看誰吃的多”……這些道理時,與實際需求的背離使小孩處在自我擰巴的狀態,因為這些道理與他們的感受完全不同。

在三四線的城市,想必依然有一個主流就業觀念,就是認為公務員、事業單位帶編職員、國企員工等,是世界上最好的職業。

於是就會有擠破腦袋不惜代價安排孩子進入這些行業和領域的現象。

而在長三角或珠三角等發達地區,人們的需求早已從過去“旱澇保收”的認識狀態中抽離出來,人的財富自由和個性的張揚成為了主流價值觀。

而更多的創新帶來更自由的工作狀態、更豐厚的報酬,或者更有趣的人生體驗,也漸漸成為90後和00後們所追求的。

如果依然處在前輩們“鐵飯碗”、“金飯碗”的“諄諄教誨”裡,像陀螺一樣重複著上一輩人的生活,並將其視為信條,當時代繼續深入變革時,何以追得上滾滾向前的時代腳步呢。

3

要有“試錯”

香港著名的神經語言程式學大師李中瑩先生曾在“個人提升”的工作坊中講到,“一個人能把做人做到80分就實屬厲害了,那他傳人以道達到8成也很了不起。被其教誨的人,卻也最多隻能學到64分。”

這個例子很明顯地告訴我們,倘若一個人活在別人的道理中,沒有自己內化的經驗,再如何也不會超越前人。

我們需要更多的,並不是聽話懂道理,而是屬於自己的“試錯”。

道理是別人的,而感覺卻是自己的。

別人說的再對,不經自己的嘗試和辨別,也是沒有意義的。

講再多的道理,再為你好,那也是他人一生的經驗總結。

現如今很多孩子出現抑鬱、焦慮、長期的情緒低沉、無價值感,往往不是不懂道理,而是聽了太多道理。

道理太多,便會形成了壓力,產生被控制的感覺。

你的这些大道理,不知不觉在伤害孩子

太多的“應該”,應該這樣,應該那樣,不這樣就完蛋了,不那樣就沒出息,這樣的威脅、恐嚇和利誘,讓人一步步遠離自己的內心。

而人,是永遠忠於內心的,他不會忘記內心真實的感受,那隻會被壓抑下來而不是忘卻。

當內心感覺與“應該”的大道理相違背又無法言說時,情緒上的壓力進一步深化進入身體,身體的抗壓反應一旦無力抗爭,疾病也自然跟著來了。

4

有傷害的大道理

道理太多對孩子不僅不會有太多好的效果,反而會傷害孩子。

網上盛傳“陪寫作業”媽媽的牢騷,看似無奈令人生嘆,實則是強烈的控制慾和對生活的不安全感作祟。

而隱藏在對自我人生惶恐和不滿的表象上,就是對被控制者(孩子)喋喋不休的“大道理”。

“講道理”實在是一個拿的出臺面來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為你好,你不僅必須得無條件承受控制和折磨,甚至還得感激涕零。

有一箇中考的孩子,自己非常有獨立的思考,認為自己只有數學和英語需要找補習班加強,而他的媽媽卻強迫他上媽媽安排的全科補習班,認為這樣才“保險”。

你的这些大道理,不知不觉在伤害孩子

有的少年長到13—4歲,便會對人生的價值和生命的主題有所思考。

在出外被學校控制、在家被父母控制的環境下,常常會聽到有孩子發出這樣的疑問,“我為什麼要努力學習?考上了好高中,考上了好大學,再讀研讀博,然後呢?”

在太多別人的控制之下,孩子已經喪失了對自己生命的感知。

你喜歡什麼,以後想做什麼,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人生,似乎都是無所謂的。

這些真正需要一個人潛心去體會的,都被“好好學習”、“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學海無涯苦作舟”這樣的大道理所掩蓋。

5

龍應臺和尹建莉的信

有的大道理甚至被更加高級的方式演繹出來。

每當開學季,無數的家長便在朋友圈反覆引用臺灣著名作家龍應臺女士寫給兒子的書信。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你的这些大道理,不知不觉在伤害孩子

而大陸教育專家尹建莉則對這段廣為傳播的話產生了更深入思考。

尹建莉在給讀者回信的時候說到,“這段話語氣誠懇,殷殷情深,背後的潛臺詞卻傳達出兩種“高人一等”的信息:一是我和別的家長不一樣,別人都在要成績,獨有我要的是未來;二是孩子你太傻,不懂事,你不知道當下用功可以換取未來的體面生活,不知道成績和尊嚴是掛著鉤的,我要提醒你。當媽的把人人皆知的普通道理當作自己獨有的觀點來陳述,自以為高人一籌,但其中的“潛臺詞”,既輕賤了自己孩子的智商,也貶低了他人。”

我無意引發名人不同言論的爆點,以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我只是想要將不同的道理呈現出來。

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感覺,我讀到龍女士這段“讀書工作意義論”、堪稱最高水平的大道理的感覺是,壓力山大,有種烏雲壓頂的感覺,不明的自卑感湧上心頭,更談不上她想達到的自尊和成就感了。

6

“感覺”很重要

“跟著感覺走”是一首八十年代臺灣歌手蘇芮演唱的老歌,歌曲傳入內地時震撼著人們的內心。

人是否“應該”跟著感覺走,成為當時大街小巷被討論熱議的話題。

而感覺,成為了人們這麼多年被理性思維所覆蓋的可笑話柄,似乎感覺成為了“沒有責任感”的象徵。

你得為家庭負責任,為未來負責任,為父母負責任,為社會負責任……而大大忽略了,一個人,最“應該”的,是為自己所負的責任。

我們似乎一邊困在對自己過去的遺憾裡,又一邊焦慮著別人的未來,用那些大道理,用自己過往的經驗,拯救著別人。

《活在當下》是美國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的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尤金•奧凱利在人生最後的歲月裡寫下的人生感悟。

他說,“我如果能夠學會活在當下,學會體悟周圍世界的美妙,那麼我就會給自己贏得很多時光。”

你的这些大道理,不知不觉在伤害孩子

無懼未來、無憂過去、只在當下是非常高明的人生態度。

也由此可見,一個人對周圍世界的“感覺”,決定著他對事物的認知。

人的焦躁和憂慮,更多的原因是人們習慣於理性的判斷,而喪失了對事物的感覺,當真實的感覺和理性分裂時,人便陷入惶恐不安中。

道理太多、主張太多、意見太多,是把自己的手伸出去控制別人的典型表現。

這樣的大道理,對於天性熱血的孩子,便會製造憤怒和對外界的敵意;

而對於天性溫和的孩子,便會形成討好型的人格。

所以,所謂的“叛逆期”其實只是教育方向性失敗的後遺症。“頂嘴”或“乖巧”,都只是對父母“大道理”的控制的正常反擊和對自我的保護。

其實每一個人終其一生都是“討好”父母的,期待父母對自己的肯定和認可。

這一因生物遺傳衍生的自然結果,已足夠我們享用身為人之父母的存在感和價值感了,又何必苦苦追尋孩子的“懂事”和“聽話”呢。

人活在別人的“規條”裡,可想而知會有多痛苦。

有一個女性朋友在父母的逼迫下不斷相親,而每一次相親都以她一句“沒有感覺”而告終。父母也很疑惑,到底什麼是“感覺”呢?男方工作好學歷高素養好,不就是合適的結婚對象嗎,要什麼感覺呢。

“感覺”已經被矇蔽太久了,掩蓋著很多事物的真相。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找尋不到一種“感覺”,對職業、對伴侶、對興趣愛好,那怦然心動的一刻。

現在,是時候把“感覺”還給孩子,同時也把責任和後果還給其本人了。

“跟著感覺走 緊抓住夢的手

腳步越來越輕越來越快活

盡情揮灑自己的笑容

愛情會在任何地方留我

跟著感覺走 緊抓住夢的手

藍天越來越近越來越溫柔

心情就象風一樣自由

突然發現一個完全不同的我

跟著感覺走 讓它帶著我

希望就在不遠處等著我

跟著感覺走 讓它帶著我

夢想的事哪裡都會有”

這首歌現在聽起來多美好。

一個人,能用自己親身嘗試過的經驗感覺,得出屬於自己的“道理”,並以此“道理”指導自己的行為,人生通暢而自在,何嘗不是快事?

你的这些大道理,不知不觉在伤害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