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2018年:不设销售目标的“目标”

碧桂园2018年:不设销售目标的“目标”

文\潘永堂

下午香港四季酒店,碧桂园总裁莫斌表示:2018年碧桂园将不设销售目标!

  • 投资者疑惑,难道是因为2017年大涨后,2018年反而不好设目标了。

  • 更有人煞有介事的分析: 碧桂园2018年的确不好定目标,定低了没劲,定高了万一2018年小年完不成,岂不是笑话。

……

事实上,这家多年做人低调,做事高调的企业在夺得2017年中国地产销冠之后,对于后期2018年和各种公开表态,开始愈发低调。

一个可以理解的是,做地产,高处不胜寒;做到中国第一,更需低调、稳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碧桂园2018年不设销售目标,反而是一种低调和稳健作风。

不说并不意味着没有,这家5508亿的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的房企,未来的空间究竟有多大?2018年还会有什么惊喜?我们这里也可以理性推测和预估。

为此,今天老潘尝试从5个角度来解读碧桂园2018年不设目标的目标:第一,从全球楼市看中国巨头(碧桂园)高度;第二,从中国楼市看巨头(碧桂园)空间,第三,从碧桂园商业模式看碧桂园的规模高度;第四,从土地储备看碧桂园的2018年;第五,从2018年外部行情和内部经营管理看碧桂园的2018年。

同时,老潘也强调,此处只谈规模的空间和可能,并非说巨头房企只有规模,事实上,其一,做到千亿之上的房企,基本在企业经营方方面面都呈现均好、平衡的局面,甚至多个指标都很优秀。其二,且不说行业冠军,进入第一梯队的房企,肯定都是追求有质量的规模,追求安全前提下的规模,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规模增长。

第一重视角:全球楼市来看碧桂园空间

业绩发布会上,莫斌总裁确认2017年碧桂园合同销售金额5508亿。

5508亿,在中国乃至世界楼市格局中,是个什么概念和段位了?答案很官方,中国第一,世界第一,但这个虚名意义对优秀企业也就是一笑而过,碧桂园,更在意的是未来,是未来的空间,或者碧桂园未来住宅板块的销售天花板在哪里?

事实上,2017年中国房地产销售额整体13.37万亿,做个除法,碧桂园的全行业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是4.12%。

4.12%是一个什么概念?或者处于什么阶段?

行业一个共识是未来3、5年将是中国房地产行业集中,房企洗牌最彻底的3、5年。3、5年之后,中国房企的规模格局将大局已定。后期也只是局部的小调整。

相对西方经济体,中国房地产市场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城市空间,还是人口数量,以及中国人对买房的情结,都是对中国楼市巨大容量的支撑。比如杨国强就表示,加拿大、澳大利亚两个国家的人口加起来也就是六千万人口左右,但是一个中国就是13亿人口,巨大的人口数量,给了中国楼市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

目前对中国楼市未来蛋糕是高位区间微增,未来销售面积可能不会上涨太多,但销售单价随着中国GDP每年6%中高速增长,伴随人均GDP突破1万美金后持续上涨,伴随中国城市化率58.6%的未来10年上涨到接近70%所带来的城市化红利,伴随2020年就进入小康社会……可以想象,未来核心一二线城市房价也将保持合理的、受控的增长。未来中国楼市整体蛋糕或将冲击15到20万亿的整体规模。

其次,从市占率而言,与中国楼市相似度较高的,房地产成熟度较高的美国楼市相比,美国房地产进入成熟期的巨头市占率大概在8%左右。事实上,未来中国3、5年行业集中洗牌完成后,8%~10%可能是中国房企市占率的上限。

那么,中国整体以及全球成熟楼市巨头房企市占率综合测算,未来3、5年中国房企的巨头达到保守15万*8%,乐观20万*8%,即从1.2万亿~1.6万亿,应该是中国房企巨头规模的上限区间。

第二重视角:中国楼市来看碧桂园空间

中国楼市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从碧桂园业绩发布会上,你会看到两个城市覆盖的项目和销售数据。

  • 其一,从项目分布来看,截止2017年12月31日,集团已签约或已摘牌的中国大陆项目总数为1456个,分别于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0个城市,总计覆盖768个区/县,项目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 其二,从销售城市结构来看,碧桂园2017年合同销售中,来自于目标一二线城市和目标三四线城市的的合同销售分别占50%左右。

乍一看,似乎碧桂园已经通吃了中国一二三四,甚至五线、六线城市。正如莫斌总裁说强调的,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碧桂园。

但碧桂园,真的城市基本全覆盖了?或者覆盖了很大部分城市吗?

答案是NO。

业绩发布会上,有三个表态值得大家关注。

  • 其一,目前碧桂园县级市布局大概是700多个,但中国县级市大约有3000多个,显然碧桂园还有70%多县级市还没有涉足。


  • 其二,杨国强反复强调,今后碧桂园将持续聚焦城镇化红利,实现有质量的发展。碧桂园表示,截止2017年底,目前碧桂园仍有多个符合投资标准的市、县、镇未进入,碧桂园仍然认为市场前景依然广阔。


三个表态中,反复提及是“持续聚焦城镇化红利”这9个字,这9个字大有学问。

其一,中国城市化率2017年是58.6%,中国现在基本每年平均一个点的增速在增长,未来预测10年后中国城市化会整体达到70%左右。经过众多国家房地产与城市化规律来看,一个国家城市化率从30%到70%,也是这个国家房地产高速发展时期。

显然,中国目前还有10年左右。

杨国强也感叹,自己20年前去过台湾,现在再去,感觉并没有多大改变。

其二,今天谈中国整体城市化率只是一个大数参考,很难有细分聚焦意义。切开更准确的的看,中国一二线是城市化的命题,中国三四线是城镇化的命题。

同样是城市,中国一二线和三四线有着巨大的差距和不同。碧桂园今天反复提及的城镇化,正是聚焦三四线以及五六线的持续聚焦。

其三,碧桂园在一二线和三四五线采取了差异化的产品和市场策略。

  • 第一,针对一二线城市碧桂园就细分为城区和周边及卫星城,比如在一二线城市城区,碧桂园为首次购房的客户提供主流产品,通过品质,成本和速度管控超越同行;比如在一二线城市周边的卫星城开发大型项目,持续支持业绩;

  • 第二,在三四线城市核心区域,碧桂园则为改善性客户提供好房子,避免同质化产品过度供应,也因此,碧桂园在三四线城市中心开始做大户型,做改善甚至高端产品。

在大多房企认为三四线以及乡镇没有多大容量的时候,碧桂园这几年却用一个个惊艳的业绩数字给出了直接的回答。目前在碧桂园进入的一些乡镇,竟然一个楼盘能卖出10多个亿的销量。

事实上,你眼里不值一提、懒得理睬的乡镇,却可能是碧桂园眼里的香馍馍。

相对五六七线城市,这些城市的需求反而是相对比较稳定且受到政策支持的。从需求端来看,五六七线城市消费者也有享受美好生活的权利和需求,即美好人居的改善和自住,包括棚改的需求,这些是受政策支持,良性的需求、客观存在的需求。

比如一个有2万人居住的乡镇,有很多开商店、开小工厂、做小生意的富裕者,以及周围农村外出打工挣钱后。碧桂园在这样精选的乡镇上,建造单价在5000元\平米、6000元\平米,总价在70万到80万左右又便宜又好的房子,完全与他之前的老房子形成阶段反差,这样这个乡镇大约5%、10%的人去购买是有购买力和购买冲动的。

类似这样的乡镇,碧桂园屡试不爽。

第三重视角:从土地储备看碧桂园销售空间

某行业大佬说,今年的土地储备的数量和质量,就是3、5年房企的销售排名。

尤其对碧桂园而言,行业高周转做到极致的,当属碧桂园。

碧桂园一贯对土地的净地要求,高周转、小规模面积,能够快速去化等等约束的拿地诉求,决定了碧桂园的土地储备的“质量”都相对不错。碧桂园希望拿地,都是能在相对碧桂园可接受的短周期内快速变现的。

也因此,可以推测,碧桂园2017年的土地储备,往往就是2018年、2019年销售业绩的“信号灯。”

那么,2017年年底,碧桂园的土储成绩单如何了?

截止2017年年底,碧桂园已摘牌或已签约的土地储备约2.8亿平方米。按照碧桂园程光煜博士的说法,目前已在手的资源,足以支撑2018年的销售。

另外,基本锁定但尚未签约的土地储备,也就是俗称的一级土地开发,约1.4亿平方米。加起来共计4.2亿平方米。

同时,碧桂园的去化率已经较高,2017年碧桂园货量利用率在80%以上。

事实上,摩根士丹利最近预测碧桂园17年到19年的复合增长率在60%。

第四重视角:从商业模式看碧桂园的空间

作为一家5000亿巨头的房企,如何保证自己可以持续的、稳定的上升?

对此,碧桂园的商业模式也吸收了全球最大企业沃尔玛的经营哲学。

即始终专注和聚焦世界上最主流、最大群体、最大厚度的市场,即薄利多销的平价、低价模式,这一点支撑了沃尔玛多年成为世界最大的企业,并持续稳健、持续的增长。

碧桂园的房子,一个多年的特征是,碧桂园房价一直是十强房企中最便宜的均价。与之相对应的,高端产品,金字塔顶尖的少数产品,高利润的产品往往是市场厚度不够,去化速度,去化规模有限的市场。

为老百姓建造又便宜又好的房子,是杨国强几乎年年挂在嘴边的一句经营理念。便宜是一方面,关键是如何打造同样均价,同样总价下相对更好的品质,这是碧桂园非常在意的。尤其是碧桂园杨国强、莫斌都是建筑出身,对产品的品质、成本、工期、速度都是专家中的专家。

就在碧桂园跃过千亿之后,碧桂园在便宜的房子又推出了独特的SSGF工艺,这套工艺比传统建造工艺缩短工期,缩短三分之一的时间,而且成本反而是降低的。这套工艺碧桂园目前可以做到做到零签证,不扬尘,全穿插,有效的控制成本,速度更快。同时,碧桂园2017年还提出一个自信的口号,即要买碧桂园的房子,先看工地,再去售楼部。

又便宜又好的房子,薄利多销的定位,让碧桂园从商业模式支撑了自身更容易规模化发展的空间和概率。

第五重视角:从2018年策略看碧桂园空间

如何看2018年的具体市场和销售可能了?

当莫斌被问及2018年是楼市小年怎么看时,莫斌表示:我们也不认为市场是小年还是大年,我们更加注重的是,能否将我们的竞争力提升后,能否抓住机遇,将我们做的更强更好。

言外之外,貌似在述说碧桂园作为5000亿持续发展的企业,已经很难被一年的行情去左右和影响。碧桂园要做的更多是穿越行情周期,更多是提升内功,做强做好就自然能持续成长。

其次,虽然2018年不设销售目标,但碧桂园也表示三点:

  • 其一,不设目标并不代表对自己没有要求。主席对碧桂园提出了要求,即要在2017年的基础上,持续的增长。2018年具体增长的幅度,要根据市场的情况,根据管理能力,根据人才团队水平如何长时期有节奏的把握发展这件事情。

  • 其二,今年碧桂园土地储备足够,虽然没有直接销售目标,但会根据全年的政策和市场的情况,灵活的调整供货和销售策略。

  • 其三,对于2018年,碧桂园认为,2018年会有比较好及相对稳定的市场,碧桂园2018年会以销定产,碧桂园不会建好了不卖,因为碧桂园追求的是速度和效益。

    通过碧桂园的努力,2018年应该会所有所提升。

从销售角度而言,一个更值得关注的细节是,截止2017年底,碧桂园已预收未确收的金额约达5300亿元,其中约2496亿元预计可在2018年实现确收。同时,2018年合同销售中预计有约15%会于当年确收,所以,2018年碧桂园收入增长可期。

小结

碧桂园2018年:不设销售目标的“目标”

坊间传闻,2018年碧桂园销售额达到8000亿,但在碧桂园自身,杨国强与莫斌反复强调的是安全第一,是有质量的发展,是提升碧桂园自身的行业竞争力。比如2017年,碧桂园就确立2017年是品质管理年,而2018年则确立管理品质年的经营导向,即随着企业高速发展,内控的水平要跟上企业发展的速度。

其次,外界更多关注碧桂园的5508亿和行业销冠的光环效应。但真正是关注的是2017年碧桂园在均好之上的全方位利好,是规模之外的有质量的、相对安全的增长。

事实上,2017年碧桂园除了规模漂亮成绩单之外——利润上涨82%,毛利率提升4.8个点,平均借贷成本降低到5.22%,净经营性现金流为正且高达240.8亿,净借贷比率约为56.9%,碧桂园无论规模如何增长,净负债比率始终控制在70%红线以内。同时,土地储备丰厚,SSGF建筑工艺创新让碧桂园高速扩张产品反而更省,更好、更安全。

企业高速增长,只是表象,只是结果。

更重要的是,企业内在的机制、文化、平台、掌舵人为这个企业保驾护航,而后者,更是大家对碧桂园应该更多关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