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作為“九千歲”為什麼會落入剛剛繼位的崇禎帝手裡?

說起魏忠賢,大家都知道。他是明朝時期的一個大宦官,那個時期他極其受皇帝寵信,手握大權,大家都叫他“九千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掌握著皇宮內的所有大事。所以在城中老百姓的眼裡都只知道有魏忠賢,沒有人知道有皇帝這個人。魏忠賢的名聲跟權力已經大過了皇帝。

魏忠賢作為“九千歲”為什麼會落入剛剛繼位的崇禎帝手裡?

當時,明神宗朱翊鈞在位時間已經很久了,對於政事和批閱奏摺得事情已經都很煩燥了。每天在朝堂上大臣們也分結成好幾派。

天啟三年的時候,魏忠賢魏廣微為大學士,他將軍隊增加到一萬人,在宮裡作威。而後假傳聖旨賜死了趙氏,又讓客氏陰謀殺死了妃子張氏。皇后張氏有孕,客氏用計使她流了產,導致明熹宗朱由校缺乏子嗣。被他殘害得宮娥大臣多的都數不清,而就在這年的冬天,魏忠賢接手了東廠。

魏忠賢在皇宮內的勢力越來越大,連皇帝有時都要給他面子。

但就是這麼一個殘暴又有心機得大宦官,卻被一個不到十八歲得皇帝給除掉了,這個皇帝是誰?他就是崇禎皇帝——朱由檢。

魏忠賢作為“九千歲”為什麼會落入剛剛繼位的崇禎帝手裡?

崇禎帝朱由檢,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個兒子。

朱由檢即位的時候還不到十八歲,別看他年齡小,但他心思縝密沒有任何人能猜中他的心思。而且與前面的皇帝不一樣,他對於朝政的事情都會處理的很認真。而他對於魏忠賢在身邊的人看來根本就沒有什麼“不和”得跡象,他該對魏忠賢得賞賜還是會給,他的皇兄準備賜給魏忠賢得牌匾,崇禎帝也照賜不誤,這一點讓人很琢磨不透。當時的魏忠賢真的沒有一點察覺嗎?

魏忠賢作為“九千歲”為什麼會落入剛剛繼位的崇禎帝手裡?

當然有了,魏忠賢那麼聰明奸詐怎麼可能會想不到新帝即位對他這麼好,而且自己心裡也清楚自己的一些惡行,所以他最後沉不住氣,想去試探朱由檢,但朱由檢的態度一直都很好,沒有露出來一點破綻。

在當時的情況下崇禎的處境也很艱難,畢竟魏忠賢的勢力很大,他的身邊也大多都是魏忠賢的黨羽,所以他不得不這樣做。

魏忠賢作為“九千歲”為什麼會落入剛剛繼位的崇禎帝手裡?

崇禎帝慢慢出擊,先是折斷了魏忠賢的一面翅膀——崔呈秀,又因為他這一舉動很多大臣也慢慢開始針對魏忠賢。天啟四年,魏忠賢被彈劾,他在崇禎帝的面前上演了哭訴的戲碼,崇禎帝選擇相信他,從而沒有彈劾成功,到了後期的時候魏忠賢跟瘋了一般跟崇禎帝作對,最後被被崇禎剷除。他的屍體被處以“凌遲”。

魏忠賢這一生,機關算盡還是落入了一個小皇帝的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