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希勒在歷史背景下審視比特幣

本週一,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以Case-Shiller指數聞名的羅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教授發表了一篇文章,談到比特幣讓人著迷的地方與以前重塑貨幣的變革相吻合。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希勒在歷史背景下審視比特幣

歷史先例

Shiller嘗試回答的主要問題是,當不斷有人說這是個大騙局的時候,加密貨幣用戶是如何保持高漲的熱情的。他沒有拿比特幣與之前的技術解決方案作比較,因為此前已經做過很多次,這次他把比特幣放在基於時代和熱情的替代性貨幣試驗的情境下進行解讀。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希勒在歷史背景下審視比特幣

他把比特幣技術與主要的政治運動放到同一水平,還將其與為改變政府和經濟運行方式所做的嘗試進行比較。雖然共產主義者和技術官僚者的構想失敗了,但是為團結早先相互敵對國家而創建的歐元仍然存在。

僅有革命熱情並不夠

回顧過去這些案例後,希勒解釋說:“每次貨幣改革都伴隨一個獨特的技術故事。但更重要的是,這一切都與某種對社會變革的深刻渴望有關。數字加密貨幣是具有企業精神的世界主義者們這個新團體的信仰,他們把自己凌駕於國家政府之上,而政府被認為是一系列不公平和戰爭的推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希勒在歷史背景下審視比特幣

不管現在只有計算機科學家才能理解加密貨幣是不是真的,顯然只有一個故事是不夠的,這就是為什麼比特幣企業家們不斷致力於研究這項革命性技術的使用場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