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或將損失30億美元?央媒盤點“區塊鏈+詐騙”三大套路!

金牛導讀:隨著區塊鏈加密貨幣行業的發展,相關騙局也正在增多!

或將損失30億美元?央媒盤點“區塊鏈+詐騙”三大套路!

到年底因加密貨幣騙局,投資者可能損失達30億美元

據CNN報道,加密貨幣騙局正在增多,在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U.S。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簡稱FTC)最近舉辦的一場關於“解密加密欺詐”的研討會上,FTC官員表示,今年與加密貨幣相關的騙局,或導致30億美元的損失。

提出這一說法的是FTC消費者保護局主管安德魯·史密斯(Andrew Smith),他說,根據數據顯示,在2018年的頭兩個月,消費者在與加密相關的欺詐行為中,就已經損失了約5.42億美元。在他看來,與加密貨幣相關的騙局還會繼續發生,到2018年底,這個數字將達到30億美元。

或將損失30億美元?央媒盤點“區塊鏈+詐騙”三大套路!

央媒盤點“區塊鏈+詐騙”三大套路

德克薩斯州證券委員會(Texas State Securities Board)執行董事Joseph Rotunda針對“加密貨幣相關騙局”表示,儘管問題還在繼續,但投資者對此漠不關心。

人們被捲入騙局,僅僅是因為他們渴望得到更高的投資回報。而詐騙者也是基於這種心理,策劃多種詐騙,引誘投資者上當受騙。近日,央媒根據近期發生的案件,總結了關於“區塊鏈+詐騙”的三大套路!

一、“空手套白狼”,炒高幣值再“割韭菜”

今年5月,深圳南山警方通報了一起以虛擬貨幣為名行詐騙之實的集資詐騙案。涉案虛擬貨幣為普銀幣,由深圳普銀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其官網和收購的“趣錢網”P2P平臺發行。調查發現,普銀公司通過互聯網、社交軟件等平臺對外宣稱其發佈的普銀幣是一種以百億藏茶作為抵押的虛擬貨幣,投資者所持有的每枚普銀幣都有對等實物藏茶作為抵押。

或將損失30億美元?央媒盤點“區塊鏈+詐騙”三大套路!

詐騙分子宣稱,投資者可將普銀幣放到虛擬交易平臺聚幣網上買賣,以此賺取差價。但根據警方偵查結果,價格的變動系該公司使用投資人的投資款進行操作,一度將普銀幣的價格從0.5元拉昇至10元。當大量投資人進場之後,該公司則不斷套現。該公司在發幣時稱資金將用於茶葉的投資,但在偵查中發現,投資人的錢被該公司以其他目的揮霍。據警方通報,目前普銀幣受害者超3000人,涉案金額約3.07億元,最高單個損失約300萬元。

二、“掛羊頭賣狗肉”,以科技之名行傳銷之實

今年4月15日,西安警方破獲一起打著“區塊鏈”概念的特大網絡傳銷案。據警方在案情通報會上披露,該案涉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涉案資金高達8600餘萬元。

據瞭解,該傳銷團伙打著“區塊鏈”旗號,藉助西安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等城市利好,於2018年3月28日起以聚集性傳銷、網絡傳銷為手段,以每枚3元的價格在“消費時代”(DBTC)網絡平臺銷售虛擬的“大唐幣”,並自行操縱升值幅度。同時,該團伙還組織在國內外眾多城市召開推介會,吸納會員,根據會員發展下線情況,設置28級分管代理,截止到4月15日,該團伙共發展註冊會員13000餘人。

三、洋為中用”,“出口轉內銷”

2017年9月8日,湖南省株洲縣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涉案金額達16億餘元的特大“維卡幣”網絡傳銷案。經株洲縣法院審理查明,該傳銷組織是一家“維卡幣”傳銷組織,系境外向中國境內推廣虛擬貨幣的組織,其傳銷網站及營銷模式由保加利亞人魯婭組織建立,服務器設立在丹麥境內的哥本哈根,對外宣稱是繼“比特幣”之後的第二代加密電子貨幣。

經查明,“維卡幣”組織的經營其實質是以投資虛擬貨幣為名,要求參加者繳納一定費用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以直接或間接發展人員數量作為計酬和返利依據,將上述計酬和返利以分期支付方法進行發放,以高額返利為誘餌,引誘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而騙取財物。該案中35名被告人通過網絡平臺或經人介紹先後加入“維卡幣”組織後,發展下線通過計利返酬獲得獎金或倒賣激活碼兩種方式進行非法獲利。其中,部分被告人積極發展下線會員,分別從中非法獲利1萬餘元至2000萬元不等。

“區塊鏈+詐騙”的頻頻發生,除了和區塊鏈過度炒作相關,還和投資者的心態相關,包括想要一夜暴富、想趕緊撈一把就走等,這些心態被詐騙者很好的抓住和利用,因此建議大家要理性投資。

或將損失30億美元?央媒盤點“區塊鏈+詐騙”三大套路!

從去年的“人人談幣”,到現在的“人人談鏈”,區塊鏈概念也被過度炒作,這樣既導致了投資者的上當受騙,也對區塊鏈的良性發展造成了阻礙。因此專家建議,應及時為“區塊鏈”過度炒作亂象降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