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餘,1月份汽車銷量點評

1月成績單在年前匆忙曬出,整體銷量達224.7萬輛,同比增長8.2%。

在看慣了連續幾年的微增長,或者不增長後,看到這個8.2%的增幅很多人一定很開心。且慢,這個8.2的增幅其實是假的,因為2017年的1月份恰好是農曆新年,銷量大幅度折扣,今年的農曆新年趕在了2月份,導致1月份同比有了8個點的增長,這個數字沒有什麼代表性。

年年有餘,1月份汽車銷量點評

車企,吉利進入四強

1月車市發生了較大變化,此前一直堅若磐石的四大天王發生歷史性變動,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和上汽通用依舊保持在前四。可惜此前四大天王之一的上汽通用五菱被逐出前五,取代者是吉利汽車。吉利2017年完成124萬輛的銷量,2018年乘勝提出了158萬目標,1月份實現銷量15.4萬輛,成為市場最耀眼的明星,順便將盤踞四強很多年的上汽通用五菱逐出門外。

年年有餘,1月份汽車銷量點評

此外在車企排名中,自主品牌進步非常明顯,除吉利之外,長安和長城也進入前十。更大的亮點在於上汽乘用車,1月份銷量高達69981輛,這個數據輕鬆超過了此前自主一線的奇瑞和比亞迪,排名自主第四,整體第11。廣汽傳祺同樣超越奇瑞和比亞迪,以60154輛的銷量排名自主第五,整體13。穩定多年的自主一線五虎已經成為過去。

轎車市場,捷達意外奪冠

1月份轎車銷量達到1049萬輛,同比增長6.1%,在轎車市場連續幾十個月下跌之後,這個6.1%的增幅其實也是假的。

年年有餘,1月份汽車銷量點評

具體車型部分,1月份整體市場保持穩定,一線成員發生劇烈變化,此前的朗逸、軒逸和英朗的鐵三角被打破。一直在前三之外的捷達以35737輛的銷量排名第一。主要原因是:捷達主要市場集中於縣域市場和農村,這個市場最大的特色是年中購買力集中釋放。

長期把持銷量冠軍的朗逸1月排名第二,同比去年有小幅下滑,不過今年全年朗逸就要上市,殺傷力非常強大。

年年有餘,1月份汽車銷量點評

本月另一個看點是卡羅拉上位,1月份以33293輛的銷量進入前三,此成績超過了同為日系的軒逸,同比增幅高達33.9%。主流市場中排名第一。

此前鐵三角成員的軒逸和英朗銷量雙雙下跌,不過英朗好歹保住了前五,軒逸直接排名第七,銷量同比下跌7.8%。看來卡羅拉年前促銷的能量太強大了,軒逸成為犧牲品。

自主品牌保持穩定,帝豪、寶駿310和遠景進入前15,更多生力軍還在積蓄力量。

SUV,哈弗H6王位如鐵

SUV 市場1月份銷量101.4萬輛,同比增長16.5%,相比整體市場的8.1%和轎車市場的6.1%,只有SUV市場的增幅是真實的,不過,與往年動輒幾十個點的增幅已經大打折扣,看來SUV要想超越轎車,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發力。

年年有餘,1月份汽車銷量點評

具體車型方面,哈弗H6唯我獨尊的地位依舊穩定,本來寶駿510上月已經追到了哈弗H6身後,這個月又被大幅度拉開差距,看來要想超越哈弗H6,只能等待寶駿530了,只是到時候哈弗H4也上市了,鹿死誰手還難說。

哈弗H6在SUV市場唯我獨尊,在長城內部也是一家獨大,長城1月份賣了9.65萬輛,哈弗H6幾乎佔到2/3,只能期望哈弗H4趕緊上市。

年年有餘,1月份汽車銷量點評

1月整體排名中,自主品牌佔據了絕對優勢,不但包攬了前三,在前五中僅給途觀留了一個位置。從第六到第十,也只有昂科威進入。看來合資陣營在SUV的戰略撤退已經逐漸從趨勢成為定局,失去的市場再想拿回來,恐怕千難萬難。

年年有餘,1月份汽車銷量點評

在前十五排名中,長安成為大贏家,旗下CS55、CS75和CS35全部進入前十,三款車銷量超過6萬輛,已經超過了哈弗H6的銷量。

MPV,新力量等待崛起

輛1月份MPV銷量16.11萬臺,同比下降17.9%。MPV銷量下降的核心因素是此前的五菱雙霸銷量大幅度暴跌。其中宇宙神車五菱宏光的銷量暴跌19.4%,從去年同期的6萬多臺,跌到今年同期的不足5萬臺。第二霸主寶駿730的銷量更是暴跌41%,從去年同期的3.19萬臺,跌到今天同期的1.88萬臺,銷量佔據MPV市場半壁江山的五菱雙霸暴跌,直接導致了MPV整體市場的份額萎縮。

年年有餘,1月份汽車銷量點評

但是千萬不要擔憂,在傳統低端老牌MPV車型下降的同時,大批更新銳更時尚更高端的車型開始迅速不補位,典型如比亞迪旗下的宋MAX,2017年9月上市,1月份銷量就達到14315輛,直接進入一線,距離寶駿730還有幾千輛的差距。

年年有餘,1月份汽車銷量點評

別克旗下的GL6,也是上市短短几個月,銷量就已經進入了前十,而且潛力非常深厚。

長安旗下的兩款全新MPV則表現一般,歐尚A800在1月的銷量為3828輛,凌軒為2890輛,兩款車銷量累加不到比亞迪宋MAX的一半,可見顏值有多麼重要。

結語

總之,1月份銷量貌似增加,實際沒有,很多車型相比2017年12月環比更是大幅度下降,這對於2018年車市絕非一個好兆頭,或許今年車市的競爭將會格外慘烈。

當然,不管怎麼說那也是年後的事情了,我們先準備過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