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拯救了頻臨亡族的漢朝,卻不被歷史所歌頌,到底是為什麼?

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莫過於五胡亂華,他們趁八王之亂侵入中原後,開始了對漢族長期的迫害,其中以石虎為首的民族將達到生育年齡的婦女整體圈進,將成年男子給予苦役和殺害,妄圖達到將漢人滅族的目的。

“十室九空”“千里無雞鳴、白骨露於野”是當時的真實寫照。這片曾今產生過輝煌燦爛文明的中原土地,遭受著少數民族的踐踏和滅頂之災。

這個人拯救了頻臨亡族的漢朝,卻不被歷史所歌頌,到底是為什麼?

這時候,從羯人中站出一位英雄,他一道“殺胡令”喚醒了無數沉睡的漢人,他們揭竿而起,奮起抵抗,終於將胡人從中原的土地上趕了出去,這個英雄就是冉閔。

冉閔從小在羯族中長大,是羯族部落的大將,也正是身在其中是他看到了胡人對漢人勢不兩立的必然態度,他更加不敢輕易放虎歸山,抱著這種態度,他見胡人就殺,以絕後患。史料記載,光冉閔一人消滅的胡人就有幾十萬之眾。

這個人拯救了頻臨亡族的漢朝,卻不被歷史所歌頌,到底是為什麼?

就這樣一位為民族做出貢獻的英雄,歷史記錄少之又少,聊聊一句“中華民族大融合”一筆帶過。到底是為什麼呢?

原來,冉閔做出的貢獻其實並沒有被歷史否認,中國史學的開拓者范文瀾先生曾經在《中國通史》中寫道:冉閔的野蠻行為反映漢族對胡人的反抗情緒,胡人害怕的是漢人給予冉閔以同情心。

這個人拯救了頻臨亡族的漢朝,卻不被歷史所歌頌,到底是為什麼?

由於冉閔建立的魏國政權時間太短,只有三年,而且佔地面積狹小,在當時的情況下,這樣的政權不下20個,遠遠不如大一統王朝來的影響深遠,一般不會被正史所紀錄。

這個人拯救了頻臨亡族的漢朝,卻不被歷史所歌頌,到底是為什麼?

再者,在那個歷史時期,十室九空,能執筆之人更是少之又少,能將這段歷史記錄下來的更是寥寥無幾,魏國政權建立三年後滅亡,隨之而來的是近百年的戰亂紛爭,在戰火即使是正史資料記載能保存下來的幾率也是微乎其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