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蒸酒做豆腐,到老不能稱師傅”,現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老胡侃三農

俗話說"蒸酒做豆腐,到老不能稱師傅",現實真的是這樣嗎?

在七星老農老家農村,蒸酒做豆腐不僅是一種傳統工藝,還是一門賺錢吃飯的手工活兒,凡是想蒸酒做豆腐賣的人,都必須認真跟老師傅們先學上一段時間才行。

所以七星老家同樣流轉著這樣一句俗語,叫做"殺豬打豆腐,稱不得老師傅",這說明什麼?這叫說明在蒸酒,殺豬,打豆腐的過程中,變幻莫測,稍有疏忽不注意可能造成蒸酒,打豆腐產量降底,虧本了,而豬殺不死,必須補上第二刀,肉不漂亮了,而主人不喜歡你。

蒸酒



在咱們農村,蒸酒是一道傳統工藝加工活兒,你蒸酒前必須把稻穀中秕穀用風車吹乾淨,用秤稱好重量,稻穀中秕穀多,酒麴就用得少,如果沒有秕穀那酒麴就應該剛剛好,比如說你100斤稻穀加2斤酒麴,而秕穀多了就應該減少酒麴的用量了是吧,如果100谷中你秕穀佔了10斤,你還用2斤酒麴,那說明酒麴會放多了,會造成出酒率減少,而造成損失。


所以,過去農村釀酒師傅們煮酒前,必須把好稻穀質量與重量關,然後把稻穀泡水清理掉秕穀後,再用甑去蒸好稻穀,再放在地上攤開涼透後,再堆放一堆加上酒麴粉拌勻拍緊,蓋上東西化酵,熱天化酵時間一般為3一5天,冬天發酵時間稍微長一點,也許要化酵10一15天才行。

並且蒸酒時必須掌握好火候,一開始時火可以大一點,等到谷酒真正出來時,就只能用溫火慢慢蒸了,火大了甑中溫度過高,容易使酒精揮發,造成谷酒度數太低,產量減少。

所以農村蒸酒是一門技術活兒,必須步步小心注意了。

打豆腐

說到打豆腐,七星老農過去還打過幾年豆腐賣,打豆腐必須選擇好黃豆,山黃豆漿水少,出豆腐率低,並且加工出來的豆腐沒筋力,味道不好,吃石膏粉少,難以掌握它的特性。

而大黃豆漿水一般豆漿水多而濃,產量高,同樣的10斤黃豆加工豆腐乾,山黃吃膏不到60克,產量不到26一28斤,而大黃豆可以吃膏85克,10黃豆可以產出豆腐36一38斤左右,整整相差了10斤豆腐乾了。

所以打豆腐首先必須選擇好黃豆質量,其次關鍵在於豆漿燒開後,適量加上石膏粉才行,這兩點是關鍵了,其它小問題我就不細說了。

所以,七星老農認為,農村"蒸酒打豆腐,稱不了老師傅"也有它的道理之處,這就是在告訴大家,做什麼事情都必須認認真真,踏踏實實,驕傲使人落後,虛心使人進步!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俗話說:“蒸酒做豆腐,到老不能稱師傅”,現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蒸酒做豆腐,學問大著呢?我媽每年都會在過年前一兩個月蒸兩缸糯米酒留著過年喝,我看了十多年還沒學到其中的精華,雖然蒸糯米酒的步驟流程也知道,但做出來的米酒就是沒這麼好。豆腐我媽過年前也一般會做石膏豆腐。2018年過年前,我媽就蒸了兩缸糯米酒,一桌豆腐。

1、蒸酒兩缸,兩缸的糯米酒味道相差較大

糯米酒是每年必蒸的,最少一缸糯米酒,去年我媽就蒸了兩缸糯米酒。但這兩缸米酒的口味相差很大,第一缸米酒不太好喝,有點燒喉,味道比較烈,第二缸米酒就很爽口甘甜。我媽分析了下,蒸第一缸米酒時因為天氣還比較熱,最高氣溫接近30℃,對米酒的發酵影響非常大。而第二缸米酒在去年12月底的時候蒸的,氣溫在15℃左右,是比較適合釀米酒的。她自釀米酒已經有三十多年的經驗了,在酒麴的用量,蒸糯米的生熟程度和其他釀酒的細節都有非常豐富的經驗,但農村釀米酒後,在室內不會通過空調等控溫方式控制米酒發酵時的環境溫度,環境溫度對米酒的發酵,米酒的好壞影響非常大。

2、滷水點豆腐的學問很大

我家一般都會種些黃豆(可以留種的農村本土黃豆),種的黃豆也不賣就拿來過年的時候做豆腐吃。我們做豆腐還是用傳統的方法做豆腐,用熟石膏的滷水點豆腐。豆腐做的好不好,和黃豆的浸泡時間(一般浸泡12小時),大豆磨漿的細膩(磨得太粗,豆渣太多,口感差),滷水與豆漿的比例,最重要的是怎麼看點了滷水的豆漿什麼時候出桶包紮豆腐塊。滷水的多少,放置時間不一樣,豆腐腦壓的時間長短,壓豆腐腦的重量不一樣,都會做成不一樣豆腐。

總之,我媽做了三十多年的米酒和豆腐,每次做出來的米酒和豆腐都有些差別,她也不敢稱自己是師傅。用她的話說“做了這麼多年的米酒和豆腐,技術流程早已熟記心中,現在都是靠手感看運氣了”


紅瑞農業

這句話的意思是,釀酒和做豆腐,這兩門手藝的奧妙無止境,一輩子努力鑽研,也做不到極致。這話實在。

過去的農村,釀酒、做豆腐的,是手藝人,靠這個養家餬口。那時沒有弄虛作假之說,都是鄉里鄉親,必須貨真價實,而且還要做的比人家的好,才能贏得鄉黨的信任,生意有得做。

本來做這些的手藝人,都是當地的“能人”,聰明,肯學肯幹,個人的價值就靠做出的東西,得到大家認可。可是傳統的手藝卻有個很突出的特點:①工藝不統一,十個人有十個做法;②核心技術保密不外傳;③主要靠經驗。


這就給生活中很多的製造技藝蒙上了神秘色彩,使民間的傳統手藝有了三大特色,就拿豆腐來說:①每家做的豆腐都不一個味,各有特色;②一個人不同時期做的豆腐味道也不一樣,人越老做的越好吃;③如果沒有接班人,寧肯把技術帶到棺材裡,也不傳外人。


普濟本門有個長輩,做一輩子豆腐,沒有兒子,只一個女兒,女婿是讀書人,不願接班,他老人家做到八十多歲,還是一人幹。所有的活,泡豆子,磨豆漿,煮豆漿,點豆腐,包括賣豆腐。街坊鄰居都吃他的豆腐半個多世紀,沒說不好的。可他經常自言自語:“又沒做好”。可見每次做的豆腐都不一樣,儘管在別人眼裡完全沒區別。

其他手藝一樣的“藝無止境”,就拿做菜,同一樣食材,一個人,做同一道菜,十次十個味道,說不清哪次好。


普濟

題主你好,百花雜壇希望與你交流。俗話說:“蒸酒做豆腐,到老不能稱師傅”這句話,完全符合現實情況。先說蒸酒,古法釀酒,其中一道關鍵的工序就是“蒸”,釀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豌豆小麥,甘薯乾等。發酵之前,首先 要進行蒸,蒸的火候把握,全靠經驗和感覺,沒詳細可靠的數據參數,即使老師傅,也有失手的時候,所以,對蒸的每一鍋原料都必須小心翼翼,有句成語說:不到火候不解鍋,說的就是這個。誰敢以老師自居呢。我的家鄉以前酒廠林立,父輩祖本都是釀酒作坊的工人,這個道理是本人親耳聽到的。再說做豆腐。以前春節,幾乎家家戶戶自己製作豆腐,豆腐產量高低,質量優劣,點滷是最為關鍵的一道工序。磨豆漿,煮豆漿好辦,技術含量不高,但是,點滷的時間和數量,也沒有可靠具體數字參數,靠的是經驗和悟性。做到老學到老。所以,即使點滷高手也不能以師傅自居。

本回答,是憑記憶撰寫。有沒有科學依據,敬請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