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回忆马克思恩格斯》——对两大伟人的个人印象

读︱《回忆马克思恩格斯》——对两大伟人的个人印象

《回忆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的女婿、女儿以及同事写的关于两位伟人的生活往事。主要回忆了伟人在困难中的奋战和努力。

读︱《回忆马克思恩格斯》——对两大伟人的个人印象

马克思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与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并称影响世界的三大犹太人。

生于1818年5月5日,逝于1883年3月14日,与妻子燕妮葬于伦敦北郊海格特公墓,不到65岁。

17岁入波恩大学学法律,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学哲学。入柏林大学时黑格尔已经去世,但其信徒分为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马克思是青年黑格尔派的积极分子。

22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25岁与燕妮结婚,生六个儿女,活下来3个女儿。

主要著作在40岁以前完成,40岁以后主要是从事《资本论》4卷的写作。

读︱《回忆马克思恩格斯》——对两大伟人的个人印象

1835年,17岁,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1843年,25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1844年,26岁,《神圣家族》《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5年,27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1846年,28岁,《德意志意识形态》:既然自己弄清了问题,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吧

1847年,29岁,《哲学的贫困》;

1848年,30岁,《共产党宣言》《1848经济学哲学手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850年,32岁,《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1852年,34岁,《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1857年,39岁,《政治经济学批判》;

1867年,49岁,《资本论》第一卷;

1871年,53岁,《法兰西内战》;

1875年,57岁,《哥达纲领批判》。

马克思是一个很聪明、很勤奋、很敬业的人,记忆力强、学识渊博,掌握多门语言,做事严谨精细。

学习上,热爱文学、喜爱演算数学、背诵小说,经常重读自己的笔记和书上做记号的地方;

生活上,平易近人、好客健谈,与家人、年轻人打成一片;

工作上,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亲自领导共产主义社团,喜欢与共产主义者来往,经常支援流亡共产主义者;

经历上,

为法国、德国所驱逐,只好到伦敦生活,非常困顿;

家庭上,六个儿女死了3个,妻子和大女儿又先他而去,65岁去世。

有人这样评价《孙子兵法》: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

马克思也一样:前马克思者,马克思不遗;后马克思者,不遗马克思。

马克思是每个读书人面临的一座山。一个独立思考的读书人,无论涉不涉及政治,都不得不研究马克思。因为不论历史、社会、哲学、自然科学,只要读书、分析、思考,最终都会绕到或部分绕到马克思主义上。马克思主义已经是读书思考之路上的一道风景、一道路障,需要去参悟、去跨越,方能前进。

读︱《回忆马克思恩格斯》——对两大伟人的个人印象

恩格斯

德里希·恩格斯,生于1820年11月28日,逝于1895年8月5日,不到75岁。

恩格斯是富二代,父亲是纺织厂老板,逼着他学经商,当兵一年后到英国曼彻斯特工厂。

1845年写下著名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描绘了资本主义兴起初期的典型现象,警醒世人。

1844年8月,与马克思在巴黎见面,从此开始近40年的友谊。

他喜欢骑马打猎。因为经济来源问题,不得不与马克思分开,回归家庭担任家族企业管理20年。

读︱《回忆马克思恩格斯》——对两大伟人的个人印象

两人的特点

马克思的特点:诗歌文艺范比较浓,经常在著作中用经典诗句收尾。

比如:在《共产党宣言》结尾,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在《哥达纲领批判》结尾,我已经拯救了我自己,等等。他与诗人海涅有过很长时间的密切交往,相互影响。

马克思写东西的要求准确,绝无差错,不到满意不出手,但是速度比较慢。后期的《资本论》一改再改,好不容易才出版第一卷,此后的二、三、四卷在生前没有出版,都是恩格斯整理出版的。好多以马克思为名写的文章,实际上因为他速度慢而由恩格斯主笔,马克思审核后发表的。

恩格斯的特点:文章通俗易懂,思想深刻,文笔流畅,并且写文章又快又好。

《反杜林论》洋洋几十万言,涉及杜林的各类文章和各个领域,恩格斯2年左右就写完了。《自然辨证法》涉及若干自然科学的学科,内容包罗万象。

共同点:都知识渊博、通晓几乎所有欧洲语言,文章充满了辛辣的讽刺和挖苦的语调。

比如:他们批判青年黑格尔派鲍威尔兄弟的历史唯心主义一书,其名叫《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马克思还加了一个讽刺性的标题——神圣家族。就是把鲍威尔比作耶稣,把他们的门徒比作耶稣的门徒,这些人合起来就是像耶稣一样的所谓“神圣家族”。

马克思的批驳多,系统立论少;

恩格斯的系统立论多,批驳少

马克思的文风比较浪漫,恩格斯的比较平实,相比之下恩格斯的文章比马克思的更好看、更好理解。

读︱《回忆马克思恩格斯》——对两大伟人的个人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