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回憶馬克思恩格斯》——對兩大偉人的個人印象

讀︱《回憶馬克思恩格斯》——對兩大偉人的個人印象

《回憶馬克思恩格斯》是馬克思的女婿、女兒以及同事寫的關於兩位偉人的生活往事。主要回憶了偉人在困難中的奮戰和努力。

讀︱《回憶馬克思恩格斯》——對兩大偉人的個人印象

馬克思

卡爾·海因裡希·馬克思,與弗洛伊德、愛因斯坦並稱影響世界的三大猶太人。

生於1818年5月5日,逝於1883年3月14日,與妻子燕妮葬於倫敦北郊海格特公墓,不到65歲。

17歲入波恩大學學法律,一年後轉入柏林大學學哲學。入柏林大學時黑格爾已經去世,但其信徒分為青年黑格爾派和老年黑格爾派,馬克思是青年黑格爾派的積極分子。

22歲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25歲與燕妮結婚,生六個兒女,活下來3個女兒。

主要著作在40歲以前完成,40歲以後主要是從事《資本論》4卷的寫作。

讀︱《回憶馬克思恩格斯》——對兩大偉人的個人印象

1835年,17歲,中學畢業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

1843年,25歲,《黑格爾法哲學批判》《論猶太人問題》: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1844年,26歲,《神聖家族》《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1845年,27歲,《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1846年,28歲,《德意志意識形態》:既然自己弄清了問題,情願讓原稿留給老鼠的牙齒去批判吧

1847年,29歲,《哲學的貧困》;

1848年,30歲,《共產黨宣言》《1848經濟學哲學手稿》: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1850年,32歲,《1848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

1852年,34歲,《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1857年,39歲,《政治經濟學批判》;

1867年,49歲,《資本論》第一卷;

1871年,53歲,《法蘭西內戰》;

1875年,57歲,《哥達綱領批判》。

馬克思是一個很聰明、很勤奮、很敬業的人,記憶力強、學識淵博,掌握多門語言,做事嚴謹精細。

學習上,熱愛文學、喜愛演算數學、背誦小說,經常重讀自己的筆記和書上做記號的地方;

生活上,平易近人、好客健談,與家人、年輕人打成一片;

工作上,積極參加社會活動,親自領導共產主義社團,喜歡與共產主義者來往,經常支援流亡共產主義者;

經歷上,

為法國、德國所驅逐,只好到倫敦生活,非常困頓;

家庭上,六個兒女死了3個,妻子和大女兒又先他而去,65歲去世。

有人這樣評價《孫子兵法》: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後孫子者,不遺孫子。

馬克思也一樣:前馬克思者,馬克思不遺;後馬克思者,不遺馬克思。

馬克思是每個讀書人面臨的一座山。一個獨立思考的讀書人,無論涉不涉及政治,都不得不研究馬克思。因為不論歷史、社會、哲學、自然科學,只要讀書、分析、思考,最終都會繞到或部分繞到馬克思主義上。馬克思主義已經是讀書思考之路上的一道風景、一道路障,需要去參悟、去跨越,方能前進。

讀︱《回憶馬克思恩格斯》——對兩大偉人的個人印象

恩格斯

德里希·恩格斯,生於1820年11月28日,逝於1895年8月5日,不到75歲。

恩格斯是富二代,父親是紡織廠老闆,逼著他學經商,當兵一年後到英國曼徹斯特工廠。

1845年寫下著名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描繪了資本主義興起初期的典型現象,警醒世人。

1844年8月,與馬克思在巴黎見面,從此開始近40年的友誼。

他喜歡騎馬打獵。因為經濟來源問題,不得不與馬克思分開,迴歸家庭擔任家族企業管理20年。

讀︱《回憶馬克思恩格斯》——對兩大偉人的個人印象

兩人的特點

馬克思的特點:詩歌文藝範比較濃,經常在著作中用經典詩句收尾。

比如:在《共產黨宣言》結尾,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在《哥達綱領批判》結尾,我已經拯救了我自己,等等。他與詩人海涅有過很長時間的密切交往,相互影響。

馬克思寫東西的要求準確,絕無差錯,不到滿意不出手,但是速度比較慢。後期的《資本論》一改再改,好不容易才出版第一卷,此後的二、三、四卷在生前沒有出版,都是恩格斯整理出版的。好多以馬克思為名寫的文章,實際上因為他速度慢而由恩格斯主筆,馬克思審核後發表的。

恩格斯的特點:文章通俗易懂,思想深刻,文筆流暢,並且寫文章又快又好。

《反杜林論》洋洋幾十萬言,涉及杜林的各類文章和各個領域,恩格斯2年左右就寫完了。《自然辨證法》涉及若干自然科學的學科,內容包羅萬象。

共同點:都知識淵博、通曉幾乎所有歐洲語言,文章充滿了辛辣的諷刺和挖苦的語調。

比如:他們批判青年黑格爾派鮑威爾兄弟的歷史唯心主義一書,其名叫《對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馬克思還加了一個諷刺性的標題——神聖家族。就是把鮑威爾比作耶穌,把他們的門徒比作耶穌的門徒,這些人合起來就是像耶穌一樣的所謂“神聖家族”。

馬克思的批駁多,系統立論少;

恩格斯的系統立論多,批駁少

馬克思的文風比較浪漫,恩格斯的比較平實,相比之下恩格斯的文章比馬克思的更好看、更好理解。

讀︱《回憶馬克思恩格斯》——對兩大偉人的個人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