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龍魂死業尤在",中華走向統一而西方分裂的原因!

秦帝國與羅馬帝國, 是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 世紀先後興起的大帝國。但是秦漢走向了統一而西方確走向了分裂。曾經在頭條的視頻上看見過西方人對中國這麼大領土的長期統一的羨慕和對中華民族的統一原因不解。

其實究其原因可以說是"祖龍魂死業尤在"和"百代多行秦政治"這兩句詩來概括,也可以說秦始皇是居功至偉的。

“祖龍魂死業尤在

秦始皇在政治制度的措施。秦漢同樣採取了一套行之有效地方管理的措施。秦在征服六國過程中, 大力推行郡縣制。秦建立後, 確立郡縣為地方行政單位。在郡縣制下, 地方管理層次分明, 縣下有鄉、裡、什、伍組織。各級官員職責明確,中央的政令可以比較有效地傳達到全國各地。

羅馬向海外擴張時, 將所征服地置為行省, 行省居民與羅馬人的社會地位是不平等的。羅馬人作為征服者, 擁有特權。在法律上, 羅馬公民是國家權力的主體, 有參政權, 有服兵役的權力。而無羅馬公民權的行省居民, 無論其為貧或富, 都是被征服者,無權參政,沒有資格當兵。重要的是行省的總督擁有巨大的權利,容易形成分裂勢力。

“祖龍魂死業尤在

秦始皇在文化方面的措施。中華地區自古以來就形成了以文化來區分族別標準。夷狄等少數民族只要接受了華夏文化,就能融入華夏族,並被華夏所認同。例如:楚人因為與苗蠻長期相處,自認為是蠻夷。楚王熊渠更是說:"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秦位於西方, 受戎狄的影響, 被中原諸國看作戎狄。然而當秦楚接受華夏文化後, 就沒有人視其為夷狄, 兩國也不再將自己歸於夷狄之流了。

以文化而不是以血統為區分標準的民族觀, 是中國古代文明所具有的重要特點之一, 對華夏民族的發展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秦時期, 邊地少數民族不斷地融入漢族, 各民族認同先進的漢族文化, 與這一觀念是息息相關的。

古代西方的民族觀, 強調種族血統的區分。 希臘人視非希臘人 為野蠻人。例如赫拉克利特說:" 一個具有蠻族靈魂的人, 他所看見的、聽到的都不能作為有力的證據"這就是說, 非希臘人是沒有誠信的。希臘人非常重視從血緣上與非希臘民族區別開來。 柏拉圖說:"我們的城市是多麼高貴、自由、穩定和健康。我們血統純正、沒有和蠻族混合。"

秦始皇用統一六國文字來加強文化的認同,而羅馬沒有出現像秦國那樣的情況。羅馬的東部即所謂的希臘化世界, 通行希臘文, 西部則是通行拉丁文。這兩種文字都沒有成為全國通用的文字。

正是秦始皇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保證了中華的統一,同樣使得在工業革命以前我們中華民族可以強於西方各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必能重登世界強國的頂峰!

“祖龍魂死業尤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