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快到啦!出遊如何防春困 確保行車安全?

在萬物復甦、風和日麗的春天,人們常會出現疲乏、頭昏、哈欠連天的倦怠感覺,這是人體生理機能暫時不適應因季節轉換(引起氣溫變化)而發生的一種生理現象(俗稱“春困”)。對於自駕出遊者來說,春困會使其處理緊急情況的應變力和反應力下降,給行車安全帶來極大的隱患,應引高度重視。那麼,司機如何防止春困、確保行車安全呢?

“五一”快到啦!出遊如何防春困 確保行車安全?

以下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增強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增強交通安全意識,嚴格遵守各項交通規則,克服一切麻痺大意,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牢記手握方向盤非兒戲,來不得半點馬虎,務必做到全神貫注、認認真真開好車。這是剋制春困的前提。

積極參加體育運動提高身體素質,克服消極懶惰情結,這是驅逐春困的最佳方法。駕車之餘,多做些輕便舒緩的活動項目(如快走、慢跑、做體操、打太極拳等),但強度不宜太大(以有點微汗為度),只要達到活動關節、舒展肢體即可,以助於儘快適應春天的氣候環境,有效地改善因季節變化造成的生理差異,從而達到抵禦春困之目的。

適當調整飲食多吃些防止疲倦的食物。研究證明,缺乏B族維生素與飲食過量是引發春困的重要原因。故日常宜多吃些含維生素B族豐富的食物(如胡蘿蔔、菜花、芹菜、菠菜、大白菜、土豆等黃綠色蔬菜)和新鮮水果(如蘋果、柑橘等)。還可適當增加一些富含苯乙胺、咖啡因的食品(如茶葉、咖啡、香蕉、巧克力等),有興奮神經系統、抵抗睏倦的作用。但應避免飲食過飽,同時要少吃易傷脾胃的寒涼、油膩、黏滯食物。

做到生活規律早睡早起,保持正常睡眠時間和質量,避免通宵達旦的娛樂;有條件的話,中午也可適當休息片刻(午睡最好不要超過1小時)。因春季晝長夜短,但人體對睡眠時間縮短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為了刺激神經,振奮精神,不妨在駕車時嚼些口香糖,或在駕駛室放一個具有醒腦作用(如含薄荷、百合花香味)的香水瓶;還可不時地在太陽穴、人中穴等處抹點清涼油或風油精之類,也有良好的提神作用。

注意通風保持空氣新鮮,使室內與車內氧氣量維持在一定的程度,這樣既有利於提高睡眠質量,又能保持駕車時有旺盛的精力。不然,室內與車內含氧量減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增多,會助長春困的發生。特別是途中常打開車窗,讓車內溫度不斷變化,如停車時再能下車活動一下頭手及軀體,使全身肌肉組織得到放鬆,對驅除倦意更有好處。

適時休息儘量避免在車內吸菸。一般每行車3~4小時後就應停車休息一會兒,最好下車做做深呼吸,也可踢踢腿、彎彎腰,舒展一下身體,使體能得到調整。但要提醒的是:有人在駕車途中以吸菸來提神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煙霧中含有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尼古丁初期對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而後期起抑制作用,使人的注意力和記憶力逐漸減弱;一氧化碳則會與血液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結合,降低紅細胞正常輸氧能力,造成人體因缺氧更易發生睏倦。

講究駕車技巧在行車中可以有意識地變換車速,改變行車節奏。因為單調的車速及單調的風景是睏乏的誘因。如條件許可,在行車道路選擇上,不妨找些沿途景色多變、花紅柳綠的道路來行駛。這樣有利於激發心情,促使頭腦清醒,並可因視覺上的不斷刺激變換使駕駛員精神興奮、不易疲乏。

此外,一旦在行車途中出現打瞌睡情況,就應馬上把車輛停靠在路邊或停車場,並在駕駛室內打個盹兒,或下車活動活動身體,最好能洗個冷水臉,以刺激皮膚和神經,有利及時消除睡意和睏乏;但千萬不能開疲勞車,抱僥倖心理勉強繼續上路,否則後果不可設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