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作驶入“快车道”!嘉兴推进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

区域协作驶入“快车道”!嘉兴推进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

网络图片

作为打造浙江“大湾区”的重要载体和嘉兴市创建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的战略支撑,沪嘉杭G60科技创新走廊也是嘉兴市推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为提出G60科创走廊嘉兴段的具体规划思路和初步建设方案,嘉兴市组织开展课题调研,结合美国硅谷101公路和波士顿地区128公路自发形成创新走廊的实践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和构想。

“G60科创走廊嘉兴段目前构想包括‘三个带’目标定位和‘一廊三核六城’空间布局。”嘉兴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三个带”的目标定位,即创新要素集聚共享带、创新产业集聚引领带、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带。“一廊”是指G60沪杭高速嘉兴段,东起嘉善,西至海宁,全长88公里。“三核”为嘉兴科技城、秀洲国家高新区、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六城”则包括临沪科技城、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海盐科技城、杭州湾新经济园、海宁鹃湖国际科技城等6个创新要素集聚的产业园区。

在提出规划思路和建设方案外,嘉兴市科技局还联合清华大学智库中心主任苏竣教授团队组织开展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创新指数研究,借鉴国内外权威机构的创新指数研究成果,构建G60科创走廊科创指标体系框架。

在深入调研、注重规划设计外,嘉兴市还主动对接,加强合作交流。去年以来,嘉兴市科技局加强对接上海、杭州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系列交流活动,推进三地深化合作、共谋发展。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论坛、牵头部门工作对接会、知识产权执法活动等接连举办。三地还就G60科创走廊建设签署系列协议,凝聚起区域协同创新、共建共享的强烈共识。2017年7月,嘉兴市政府与上海市科委、省科技厅三方签订《浙沪科技创新券跨区域使用嘉兴试点合作协议》,有力促进沪嘉科技协同创新。同年10月20日,嘉兴首张跨区域科技创新券在上海使用,这也是浙江省首张跨区域使用的科技创新券。

在引进载体、集聚创新资源上,嘉兴市也有新突破。大力实施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战略,全市已累计引进各类共建载体305家,汇集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依托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国检”材料环境可靠性检测与评价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嘉兴市引进了通用电气全球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美国工程院院士彼特,上海交大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张乐福等高端人才。今年3月底,嘉兴市校地合作又迈出坚实一步。嘉兴市政府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在共建创新平台、加强人才交流、深化科技合作等领域展开深入务实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