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代凯美瑞遭遇强敌 雷克萨斯ES200跌破25万

你可能不知道这次关税从25%降至15%意味着什么。这将是进口汽车的喜庆之日。据了解,雷克萨斯纯进口车ES200,将会从30万降低至25万,再加上终端优惠1万元,已经没给第八代凯美瑞留多少活路了!

八代凯美瑞遭遇强敌 雷克萨斯ES200跌破25万

回国转型后的第二年,做了这份工作很多年的老板转到销售去了,暂时只留下我和小老板负责所有的车型,ta没走几天,有一天早上我俩在办公室讨论未来要引入的车型战略,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小老板开免提接,

喂,xx,你帮我看下打印机上是不有一页文件,我连的还是xx层的打印机忘改了,是机密,你赶紧帮我销毁了。

听到机密两个字儿,我俩立马就把打印机上的那一页文件拿了过来,仔细地看了又看,然后销毁了。

特别是我,还把上面儿的数儿背了好几遍,生怕记错了。

其实最近这些降关税的事儿翻来覆去说了好几遍了,进口车综合税率怎么算网上有好多讲解,按公式一算就完了,这不是我要说的。

我要说的是,你们买进口车的钱到底花在哪儿了(和综合税率不完全是一个事儿),很多人还是没有全面客观地意识到。

你知道一辆MSRP在130万的车(买到手140多万),在美国裸车(理论上存在的最低配)是多少钱么?

不到45万。

变成中国版那个车型的配置(比如xxx进取/舒适/豪华型),加十万左右,我们算55万,这是车本身的钱。

运到中国,要付出多少成本?就是运费啊,保险啊,各种手续费啊blabla。

几万?十几万?

不到六千块钱,在我们的栗子里是55.x,那就等于还是55。

之后关税(那时候还是25%),消费税(看排量),增值税(那时候还是17%)三大税一上,综合税率一算(3.0T的就是2.9999几算2.5-3.0的,综合税率66%左右),价格从55升到87左右(具体我记不清了),你没看错,不到90。

但是这三大件税改变了问题的本质,因为要在此价格基础之上计算价格和税收,

  • 卖给经销商销售公司要有利润(这样加到100万出头,利润率10-15%看不同公司),
  • 经销商还要交增值税(这样到快120万),
  • 经销商还要加他的利润(最终到130万的售价),
  • 此外,消费者买到手还要交购置税(10%),也就是130+13=143万。

也就是说,你买到车花143,有大约有一半左右是税,也就是价格增加100%,且本质上正是因为前面这三大种税太抬高了基础值,后面几个交易环节才能逐步(非线性地/越来越大幅度地)把最终消费者的成本提到非常高,而后者是大家经常忽略的。

总结一下就是,车五十多万,渠道二十多万,税六十多万。

意识到了这点,我和我小老板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去开个国家。

说实话,一般我看网上说关税,最多说到消费税关税增值税的综合税率,基本都在远低于100%的程度,根本解释不了为什么车价翻倍甚至几倍,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告诉你这三个税后面进口车销售公司和经销商的事儿,还有有些什么海关的专家使劲怼你们,说中国进口车贵,不能只怪海关,因为他知道,他这么说是没错的,但是你就是没法反驳,你可以说他坏,但是一定程度上没错。其次,也可以说明为什么经销商喜欢卖进口车(本身车贵,税收之后销售环节放大更贵,而利润是售价的固定比例)。

还有两个点,一个是平行进口便宜不一定是大发慈悲,要看他省下销售公司那步的钱,有没有都转化成车价的降低,在考虑(拉平)车配置和服务差别(如果有)的情况下。其次,你的经销商低于9折卖你车,真的(对于卖车这个行为本身)就是赔钱的,通常情况下都是经销商从其他地方自己给自己输血,售后,加装,金融,保险,延保,二手车,这些都是比较稳定的收入,或者经销商集团内,自己平衡,a品牌补b品牌。(大部分品牌都是这么操作,如果新车销售不赚钱了,比如低于9折卖,卖一台赔一台,但也得赔,不赔钱卖就拿不到完成月度,季度,年度任务。这个任务是有奖励的,可能无法弥补打折卖的损失,但也远远好于没有。但如果完不成任务,就可能拿不到更多的热销车型的资源,进而变得更不好卖,奥迪就是这么多年苦苦撑着,等年底的奥迪销售事业部的大包,宝马也有一年不就是经销商集体抗议,然后宝马最后多给了几十个亿的奖励)

说了这些,就是分享一下我对进口车价格情况的认知,感觉到现在了都还在说综合税率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了。

因为基本是相乘的关系,前面降低了9%左右,最终车价降低9%左右,当然车价是否也降低这么多就要看每家销售公司的具体情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